唐治平拒絕相認母親遺體....面對巨大悲傷,「否認」是第一階段!意外死亡最易促發「延續性哀傷」
最親的親人離開了,你會如何反應?
藝人唐治平的母親於6/3日下午陳屍住家頂樓身亡,警方找唐治平指認屍體,不料他在看過遺體之後,即便遺體上有著家中的鑰匙磁釦,遠親也都確認這是唐治平的母親,唐治平還是因為覺得對方的身體手腳都和媽媽不像,否認這個死者是媽媽。
(唐治平在派出所外接受東森新聞採訪。)
唐治平解釋:「我一看那就不是我母親,她穿著綠色衣服,我媽媽從來不穿綠色衣服,她的腿非常細,不喜歡綠色衣服,褲子也不是她的褲子!」甚至不排除幫母親報失蹤。
東森記者在淡水派出所外等了一天,終於等到唐治平現身,唐治平也看似情緒穩定,對鏡頭侃侃而談。
在鏡頭前,他沒有表露出失去至親的傷痛,反而半開玩笑:訪問前是不是要先喊Action?唐治平坦言這陣子承受著大家的眼光,被認為落魄。但他還是好好地過生活。過去雖然曾和母親吵架,媽媽也確實曾經離家出走過,但已經很久沒這樣了。他的回答中,看似堅強,也似乎有著武裝。他說:「我難過是我的事,也許我不難過!」
友人擔心:面對重大創傷時會出現「解離」狀態
根據《壹蘋新聞網》報導,有兩名唐治平友人在事發後陪伴唐治平,但他的精神狀況過於穩定,反而有點讓她們擔心,提起唐媽媽過世的事,唐治平的反應就變得很激動,「很像電視劇失去孩子的媽媽不讓人搶她懷中緊抱的假娃娃那種感覺」,友人認為唐治平現在可能正處於面對重大創傷時出現的類似「解離」狀態,也對此感到很不捨。
有些人會在面臨與創傷類似刺激時會出現解離症,這是人體自我調適以及防衛機制,在遭受重大創傷或壓力時發生,以保護自己造成身心傷害或是崩潰的嚴重後果。
(新聞圖片翻拍自TVBS)
面對巨大的悲傷,反應五階段
精神科醫師伊莉莎白.羅斯(Elisabeth Kübler-Ross)在《論死亡與臨終》(On Death and Dying)一書中,提到在面對重要親友逝世時,會經歷「哀傷5階段」,分別為:
1.失落與否認(Denial)
否認:拒絕接受將死的事實。處於震驚狀態當中,拒絕接納所發生的事,不願相信事情真的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不想去看、去聽、去接觸。
2.憤怒(Anger)
將內心的挫折投射至外界,想要找個代罪羔羊為整件事情負責,歸咎於他人或社會,但也可能歸罪於自己。為命運獨獨挑上「我」的事實而痛苦不堪、生氣埋怨。
3.討價還價(Bargaining)
搖擺於接納事實與拒絕事實之間,企圖修改事實,減少事實對自身的衝擊。嘗試著使死亡延後,或藉著自我欺騙式的約束、否定、祈求以及承諾來試圖改變已預測的死亡時間與事實。
4.憂鬱(Depression)
對不可避免的死亡感到絕望、斷念。發現既成的事實無法改變,但心理上還無法接受,陷入無助、無奈,但在心中也逐漸準備開始面對與處理。
5.接受(Acceptance)
建議親人能以平和的心境面對。接納失落為人生的一部份,並從中得到成長與學習,找到失落的正面意義。但這並不是要我們簡化面臨失落哀傷的複雜情緒,只是美個人生命經驗的不同,我們要尊重每個人有其獨特與個別化的哀傷反應,不能強加自己的反應在別人身上。每個失落,對於個人來說有其獨特的意義和苦痛。
而唐治平的反應,也許正處於否認的階段,處於震驚狀態當中,拒絕接納所發生的事。
遽唐治平的經紀人所稱,唐媽媽是個「友善、人緣很好、獨立的女人」。甚至和唐治平的前女友丁寧相處融洽,兒子雖和丁寧分開,這個無緣的婆婆還充當保母,讓丁寧和先生約會,把丁寧的女兒當孫女照顧。
而對於唐治平的事業,唐媽媽也是採取支持的態度。因此就算與母親間有什麼爭執,相信對於母親的離開,唐治平也是難以接受的。
(唐治平與爸媽合照,父親在泰國經營魚露生意,母親與他在台相依為命。)
「延續性哀傷」5症狀
2022年3月,美國精神醫學會把「喪親之痛」列入《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正式命名為「延續性哀傷(Prolonged Grief Disorder)」,也就是持續性的、過度延長的哀傷狀態。
而「延續性哀傷」最容易發生在至親突然死亡或非自然死亡的情況下,例如:自殺、謀殺、暴斃或意外死亡等。在世者與往生者的關係會影響症狀的嚴重程度。例如往生者的配偶、父母、子女會表現出最嚴重的情況。而與往生者的主觀親密程度也被發現是延續性哀傷反應的重要預期發生因素,特別是如果往生者沒有留下任何訊息的情境,更容易產生「延續性哀傷」的狀況。
學會也指出,若自己或身邊的有朋友正處於「延續性哀傷」中,有以下這些狀況,就要格外注意。比如:
1.自我認同崩潰(如:感覺一部分的自己死去了)
2.對於亡者的死去出現懷疑、不肯相信
3.避開任何會提醒自己亡者已逝的訊息
4.對於亡者的離開會有強烈情緒反應(如:憤怒、悲慟、苦楚)
5.情緒處於麻木狀態
6.重新回歸生活出現困難(如:社交障礙、很難培養興趣、無法計劃未來)
7.感覺到人生沒有意義
8.強烈的孤獨感(如:覺得孤單、與他人無法產生連結)
喪親之痛可能不會消失,它會成為生命中背景,心中的一個巨大黑的洞。但我們可學會將這道傷痕化為「創傷後成長」的契機,將經歷過的創傷事件轉化為正面的心裡影響,不讓生命中的遺憾成為通往幸福人生的阻礙,在親人留下的期盼下,建立一個更好的人生。
祝願唐治平的母親一路好走,而唐治平也能漸漸接受與平復喪母之痛,讓大家在螢幕上再看到他的演技與帥氣身影。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延伸閱讀:
老爸爸的祈願卡,眾網友鼻酸,父母思念過世孩子,會直到生命結束那一刻
Google地圖保存亡父站門口安靜等媽媽回家,感動70萬人!網友看到過世祖母,他也在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