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為什麼鬧脾氣!?英國最受歡迎保母傳授養育心法:這7個原因,最常讓0到3歲孩子生氣氣
對父母來說,孩子0到3歲的那段時光,可以說是非比尋常的一段光陰!除了孩子在這個階段會有巨量的學習外,他們個別的性格也會逐漸鮮明起來。
孩子人生中這段迷人的時光,有時會被形容成親子之間的意志之戰,大部分的為人父母都聽過「Terrible Two可怕的兩歲兒」這句話,英國最受歡迎的保母Gina Ford卻說道,這樣的觀念可能會影響父母面對幼兒行為時所做的判斷,預期孩子會表現出難纏的行為,事實上是可能根本不會發生。
鬧脾氣,對孩子發展來說是正常的
在孩子0到3歲的階段裡,他們會體驗到邁向獨立的頭幾步;對他們來說,世界是個令人興奮,但有時也有令人害怕的地方。Gina Ford繼續說,「以我照顧過的學齡前兒童來說,幾乎都會在某個階段以鬧脾氣來回應某個狀況,」但鬧脾氣只是孩子發展的正常部分,通常可以加以避免,而且只要用對方法,一定能減低發生的頻率。
孩子在出生第一年到第三年期間的學習,多過於他生命中的其他時光。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孩子因為不被理解,而且必須同時學習這麼多不同事物,而疲憊不堪,最後往往因為挫敗而落淚。加上這段時間家中一旦又有新生兒來報到,幼兒原本一長串的情緒,又會多了被拋棄的恐懼,以及嫉妒的感受。
創造安全、快樂的環境,提升自信心
在這個身心與情緒發展的關鍵階段,去創造安全、快樂、放鬆的環境,可以提升你家幼兒的自信。不過,有時候他還是會覺得挑戰太大,發現自己應付不來。所以發脾氣是孩子正常發展的一部分,那是他表達自己招架不了的方式。如果爸媽再用充滿壓力和苦惱的方式,來回應幼兒的脾氣,只會讓情勢更加惡化。
幼兒鬧脾氣7個原因
而孩子受挫後可能鬧脾氣的原因,包括以下7種:
幼兒鬧脾氣原因1:傳達自己的需求時遇到困難
幼兒的心智能力足以理解別人跟他說的一切,但是還不具備必要的口說技巧,來明確傳達自己的感受,或是他真心想要的東西。
幼兒鬧脾氣原因2:想要變得更獨立
這包括幼兒想嘗試超過他能力所及的肢體任務。
幼兒鬧脾氣原因3:為了滿足家長對他需求的認知
不得不再多吃一匙,事實上是吃多少才不會餓,幼兒自己就會吃到恰好的量。
幼兒鬧脾氣原因4:受到過度刺激,容易覺得無聊
擁有太多新玩具、看太多影片,或是參加過多活動課程的孩子,會停止運用想像力,如果沒有時時得到娛樂,很快就會覺得無聊。而如果他對被娛樂的需求沒有立即得到滿足,無聊很快就會變成挫折。
幼兒鬧脾氣原因5:長時間的購物行程
長時間購物行程孩子幾乎都會以淚水收場。如果真的需要購物時,請家裡也有幼兒的朋友,來幫忙照顧孩子幾個小時吧。
幼兒鬧脾氣原因6:過度使用「不……」這個字
等你認真要阻止的時候,就可能收不到想要的效果。所以,在使用「不…」以前要三思。
幼兒鬧脾氣原因7:不一致的養育方式
父母雙方應該用同一套規則,不然幼兒對於什麼是可接受、什麼是不可接受的行為,會摸不著頭緒。
書名:《0–3歲好情緒寶寶育兒術》
作者:吉娜‧福特(Gina Ford)
出版社:小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