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治平拒絕承認母親死亡,每個人喪親的悲痛階段不同,請理解:治癒悲傷的唯一辦法就是悲傷
文章目錄
會讓一個人悲傷的原因很多,但沒有人會否認喪親之痛的特殊性與持續性,與一般的痛苦不同。重要的人去世,幾乎是所有人都必須體驗的經歷,對許多人來說,那是最痛苦的經歷之一。
親人過世的痛苦強度,與以下原因有關
1.逝者在你生活中的重要性。
2.逝者去世的情況。
3.你有多少時間預期他的死亡與影響。
親人過世,影響的不只心情,還有身體
父母、配偶、孩子、伴侶,或是親密朋友、寵物的過世,都會讓人經歷一波又一波的強烈悲傷、空虛、絕望、震驚,並且摻雜了麻木、內疚或後悔。有的人也會感到憤怒,可能是對於自己未能保護對方而生氣,也可能是對醫生、其他親人,或開始否認原有的信仰,甚至因為親人離開你而感到憤怒。
喪親之痛也不限於情緒反應,也會引發身體反應,包括食欲變差導致體重減輕、失眠、疼痛,以甚至免疫系統受損,引發一連串疾病。
親人過世,伴隨而來的實際壓力
處理逝者的後事會帶來實際的壓力,例如葬禮安排、財務問題、重複向他人解釋說明親人去世的原因。
親人過世,請不要設定悲傷時間表
失去生命中重要的人時,請讓自己感受自己的悲傷。每個人都會以不同的方式表達悲傷,有些人透過哭泣來表達他們的痛苦,有些人則從不流淚——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的悲傷比較輕微。
不要評判自己,試圖為悲傷設定一個時間表。哀悼親人的去世需要時間,對某些人來說,這個時間以週或月為單位,有的人則以年為單位。
喪親和哀悼的過程可能會引發許多強烈和意想不到的情緒,但如果你忽視悲傷,悲傷的痛苦不會消失得更快。事實上,從長遠來看,試圖這樣做可能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你需要積極面對痛苦,正如喪親諮商師兼作家厄爾·格羅曼(Earl Grollman)所說:「治愈悲傷的唯一方法就是悲傷。」
悲傷的階段
悲傷的不同階段,通常是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抑鬱和接受。然而,許多人喪親的悲痛是不可預測的,悲傷可能會一波又一波地襲來,經歷並不相同。有時候,一張照片、一段音樂或一段簡單的記憶之,就會再次引發一波痛苦的情緒。
當你失去所愛的人時,想要一個人獨處是很正常的。但請盡量和關心你的人在一起,談論你的想法和感受,可以幫助你理解親人的死亡並找到紀念他們的方法,減輕喪親之痛。
因悲傷而忽略健康,可能延長悲傷的過程
當您為親人的去世而悲傷時,很容易忘了好好照顧自己,忽略自己的健康。但喪親面臨的壓力、創傷和強烈情緒,可能會影響你的免疫系統、飲食和睡眠,對整體身心健康造成嚴重損害,這可能延長悲傷的過程,讓你更容易憂鬱或複雜的悲傷。
請盡量讓自己吃好睡好,特別是夜間充足的休息,這當然很難,可以請教專業醫師,服用藥物來幫助自己度過最艱困的時候(盡量不要長時間依賴藥物),一定要避免使用酒精來麻痺自己。
當喪親之痛沒有減輕時
隨著時間的推移,失去親人的悲傷或憤怒等困難情緒會逐漸緩解,然而,如果你感覺沒有好轉,或者越來越痛苦,你需要專業的治療。但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屬於正常的悲傷?
悲傷和憂鬱症有許多共同的症狀,但有一些方法可以區分:
- 悲傷的感受是起起伏伏的,即使你正處於悲傷的過程中,仍然有感受到快樂或幸福的時刻。
- 憂鬱症則會讓你感到空虛和絕望持續存在。
其他代表你可能已經有憂鬱症的症狀包括:
- 強烈的、持續的罪惡感。
- 有自殺念頭或關注死亡。
- 感到自己毫無無價值。
- 言語和身體動作緩慢。
- 無法在家裡、學業、工作上有正常表現。
如果你或周遭喪親的人有以上的表現,持續的時間太久,請一定要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