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專欄> 焦點話題> 結婚紀念日提交離婚文件,珍妮佛羅培茲VS.班艾佛列克婚姻教我們的事:為什麼放閃的愛情,常常以分手收場?

結婚紀念日提交離婚文件,珍妮佛羅培茲VS.班艾佛列克婚姻教我們的事:為什麼放閃的愛情,常常以分手收場?

國際巨星小珍與小班的重燃愛火結婚相伴的消息曾造成全球熱話,大家再度獻上滿滿祝福,只是沒想到,在8月20日(週二)外媒報導他們已提交離婚文件,且就在他們的結婚紀念日這天!

文章目錄

「班珍戀」近年總是吸引大批媒體目光與報導,而珍妮佛羅培茲更是喜愛與粉絲分享他的此段戀情進行式,並熱愛在社群分享私密的夫妻動態!除了此段感情極具戲劇性之外,從兩人曾論及婚嫁最後破局,到20年後重燃愛火並結為連理,讓許多人感到愛情與緣分的不可思議、幸福與激情,鼓舞了許多人!

兩人卻在結婚僅僅兩年後,在結婚紀念日當天提交離婚文件,如今從過去的各式報導不難看出蛛絲馬跡,是否太過強調放閃與過度分享私人婚姻生活,而導致離婚的成因之一?值得細細探索!為什麼過度放閃的愛情,常常以分手收場?

珍妮佛羅培茲│班艾佛列克

珍妮佛羅培茲的高調式戀情!是否過度分享而重創感情?

自從「班珍戀」曝光後,就可以不斷看見小珍在媒體上積極分享他們的甜美愛情,只是也不少新聞拍到小班不耐、疲憊等等倦態,形成的反差,一開始只是讓大家覺得真實卻又自然!只是今年,珍妮佛羅培茲自掏腰包2000萬美元(約6.3億元台幣)一鼓作氣推出3項新作:新專輯、新片與Netflix紀錄片《珍妮佛洛佩茲:人生中場秀》,主題圍繞她與小班的愛情故事。紀錄片中,記錄到小珍甚至未經老公同意,拿出小班寫給她的私密情書讓工作人員作為激盪靈感的素材,讓小班當場變臉。

可見,小珍想分享的資訊,似乎並不是兩人都一致同意的「放閃」,長時間下來,有可能變成一方的忍讓,到變成雙方的矛盾甚至衝突。小珍的舉動讓身為好友的珍芳達都曾提醒:「我擔心的是,感覺就像你們過於試圖要證明什麼,但你們私下實際上就已經很恩愛了不是嗎?」

珍妮佛羅培茲│班艾佛列克

當愛情被「過度放閃」的背後心理學

根據心理研究期刊《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研究指出,喜歡在社群或現實生活中表現出超幸福甜蜜愛情形象的人,大多是為了掩蓋在兩性關係裡的「不安全感」。該研究解釋,具有「焦慮依戀傾向」的愛情關係,會需要更多的「相愛證明」以確保或證明兩人的關係,因此會藉由高調的放閃,分享兩人甜蜜時光,才能滿足並達到心中滿分的安全感。

研究人員說,當人們對伴侶的感受出現不安全感時,一方或雙方往往會讓兩人的關係透過社群或人際生活來「提高能見度」,進而產生「我們關係很堅強」的形象,但往往讓旁觀者感覺他們似乎過度放閃的感覺。而相當高的比例也顯示,過度放閃最終也容易分手收場!

放閃導致分手2關鍵:「信任度不足」、「自欺欺人」

如從心理學角度上分析,愛放閃的感情為何常以分手收場,主要為2大原因,「信任度不足」與「自欺欺人」。許多人在信任度不足的情況下,下意識會出現想要放閃的行為,希望因此穩固感情,或是向自己或他人證明主權,一旦在感情中缺乏安全感,在社群上發文放閃是想辦法證明這段感情堅固性最快速的方式。另外,明知感情有危機,卻更頻繁在社群放閃發文,這種自欺欺人的模式目的在於從外人回覆中希望找到支持和慰藉,來彌補心中的慌恐不安。但其實過度的放閃,如雙方對此沒有一樣的共識,其實對兩人戀情毫無幫助,反而會帶給另一半許多的壓力與不穩定感。

珍妮佛羅培茲│班艾佛列克

可以覺察自己「為什麼我那麼喜歡公開放閃?」

精神科醫生鄧惠文曾建議,如果有過度想透過放閃求得關注的時候,可以問問自己,「為什麼我那麼喜歡公開放閃?」是否因為和這個人在一起讓能充滿自信?或是充滿虛榮感?可以填滿自己的不安全感?或者是想要讓前任看到自己現在過得很好?誠實的面對自己內心的答案,從先解決自己的心態與情緒才能從根本解決感情關係。

最後,「放閃」這件事其實只需雙方達成舒服的共識就好,如果兩人都對公開分享感情狀態這件事沒有感到不舒服、充滿壓力、或是沒有被窺視等不當感受,其實是沒有問題的。如有一方向對方反應自己的不舒服,或是自己覺察的自己愛放閃的動機後,應該誠實勇敢的面對自己內心並與對方真誠溝通,才可能讓最真實的感情狀態有專機改變的正向可能!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Rich Mom Style」時尚態度正流行!從生活的態度,到做自己真正開心的事,你也可以是「富媽媽」

林志玲「高EQ育兒術」:反正孩子哭完情緒就過了,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氣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