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浩原醫師專欄】解讀月經迷思,適時觀察身體才能保持健康
自己常常想:女生真的十分辛苦,從十幾歲開始來初經後,每個月都為月經而煩惱,每至經期更可能會因出血、經痛、情緒等狀況而感到不適,但若經期未如期而至,又會擔憂是否身體出現異常。
從初經到更年期,女性平均會有400次以上的月經,到底該如何藉由月經的狀況、經血量等等,來及時發現身體發出的警訊,更是每位女性須注意的課題。
月經多久來一次才算正常?
月經週期的計算是,從月經來潮的第一天開始,一直到下次月經的前一天稱為一個月經週期。根據國際婦產科聯盟(FIGO)的標準指出,女性的月經週期只要在24~38天之間都算正常情形,不過,也有一些醫師會根據其他指引,以21~35天為標準。
雖然醫學上的資料指出,若是月經週期在24天內算是間隔較短的,也稱為頻發月經,但只要經期規律,一般僅為體質因素,定期追蹤即可;如若月經間隔超過38天即為次數過少,也就是稀發月經,當出現此現象時,首先便是確認懷孕與否,假設結果為陰性,就需要再檢查有無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或其他疾病。
何謂經期的正常天數?
基本上,只要月經天數在8天以內皆算正常,超過則視為過長,現代醫學認為,大多數而言,並沒有所謂經期過短一說,我們比較擔心於月經的規律性、經血量等等。
除此之外,若是經期超過8天,最好至婦產科門診就診,確認是否有子宮肌瘤、子宮息肉、子宮腺肌症、剖腹產疤痕缺損等問題。
月經以外的時間有沒有出血?
女性在非生理期間出現出血情況,便是「非經期出血」。這種出血可能是突發性或是持續的現象,並且可能伴隨著其他症狀,常見的原因包括:子宮息肉、慢性內膜炎、子宮頸外翻、子宮頸癌等等。
另外,有些女性會在排卵期前後,因荷爾蒙濃度的變化而造成少量的出血,稱為「排卵性出血」。但需要注意,「排卵性出血」是個排除性的診斷,必須經過詳細的檢查後,確定沒有其他問題時,才能以此診斷,也才不會因此延誤其他婦科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提醒女性朋友,如果有任何非經期出血,都應該到婦產科就診,確保生理情況沒有異常。
曾浩原醫師
在網路資訊與生活中,都充斥著對女性健康及懷孕的迷思、迷信。身為婦科、產科兼修的醫師,希望可以分享正確客觀的醫學資訊,讓女性活得健康、自在,同時免受錯誤資訊的危害與情緒勒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