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兒> 嬰兒照護> 喝母奶的寶寶就不會蛀牙?擔心寶寶蛀牙,你必須了解蛀牙主要6成因

喝母奶的寶寶就不會蛀牙?擔心寶寶蛀牙,你必須了解蛀牙主要6成因

母乳中的乳糖會造成蛀牙嗎?蛀牙的危險因子到底有哪些?

文章目錄

嬰兒蛀牙

很多人擔心母乳中的乳糖會造成蛀牙,但是根據醫學文獻研究結果發現,長期的哺餵母乳並不會造成蛀牙。哺餵母乳還可以減少咬合不正,顏面肌肉發展不全,及避免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

寶寶蛀牙主要6成因

 1.糖分的攝取。影響因素主要是牙齒暴露在糖分下的頻率,而不是所接受的糖分總量。也就是說,如果寶寶一天吃三顆糖,最好一次吃完,而不是分三次吃。
 2.蛀牙菌進入口中的時間。蛀牙菌可以經由照顧寶寶的人傳染給寶寶,例如親吻、共用湯匙等。
 3.胎兒發育期間媽媽的疾病或壓力。
 4.家庭的飲食習慣不佳。
 5.家庭的口腔及衛生習慣不好。
 6.家族的遺傳性。

母乳哺育和寶寶蛀牙無關

然而,完全哺餵母乳並不能保證寶寶不會蛀牙,因為還有很多其他危險因子存在。根據美國兒童牙科醫學會(AAPD)發表的幼兒早期齲齒預防策略,以下是有效減少齲齒的方式:

 1.父母及同住家人養成潔牙習慣,減少牙齒上的的變形鏈球菌數量,並避免唾液交換傳染的可能。

 2.養成良好的口腔清潔習慣,長出第一顆乳牙前就要落實口腔清潔。

 3.政府提供六歲以下兒童每半年塗氟保健服務,在嬰兒六個月大長出第一顆乳齒起,應定期由兒童牙醫評估追蹤,為孩童評估齲齒風險並提供家長諮詢與預防措施相關衛教,目前衛福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為兒童口腔健康每半年提供兒童牙齒塗氟治療補助,請家長善加利用。

 4.避免奶瓶餵食、不飲用含糖飲料。

 5.餐後潔牙,正確使用牙刷、牙膏與牙線:學齡前幼童由家長協助並督導潔牙工作,在孩童尚未能獨立將牙齒刷乾淨時,父母應幫孩子再刷一次牙。   

預防寶寶蛀牙:落實潔牙政策、定期牙醫檢查

人類乳汁中含有免疫球蛋白A(IgA)和免疫球蛋白G(IgG)可以減緩鏈球菌生長速度,乳鐵蛋白可抑制牙菌斑生長…等成分,可以保護牙齒免於蛀牙的侵害、修補受損的琺瑯質、抑制幼兒早期齲齒的發展。根據目前最新實證醫學文獻中,母乳哺育與蛀牙的風險評估分析結果發現:
 1.一歲以下的兒童,哺乳時間越長,有較低的齲齒風險。
 2.哺乳超過一歲以上的兒童,比哺乳小於一歲者,有較高的齲齒風險。一歲以上的兒童,如果夜間有哺乳且哺乳較頻繁的兒童,有較高的齲齒風險即奶瓶性齲齒。但因超過一歲的兒童,缺乏有關直接哺乳、奶瓶餵食、不哺乳也未用奶瓶餵食、頻繁哺乳、甜食或含糖飲料攝取以及口腔清潔有無與頻率的研究,導致無法找出這些危險因子間的關聯性。

嬰兒蛀牙 

醫學文獻結論顯示:一歲以下嬰兒哺乳可以減少齲齒風險,哺乳超過一歲以上的兒童,齲齒風險增加的原因尚待進一步的研究。理想的嬰幼兒餵食為純哺乳哺餵六個月,之後開始添加副食品並持續哺乳到兩歲或兩歲以上,當哺乳嬰幼兒長出牙齒後就應該落實潔牙政策、定期牙醫檢查並持續哺乳,讓嬰幼兒獲得哺乳的好處也減低齲齒風險。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幼童長期含飯,牙齒蛀整排!牙醫師教你用「BLW」養出孩子的飲食好習慣!

寶寶的牙齒健康,是爸媽的責任,做好口腔衛生清潔的「二要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