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交通意外「過馬路」比例高,3口訣避免視野死角
過去3年,就有超過2,600位孩子在道路行走過程中發生死傷。靖娟基金會指出,兒童容易因道路環境不友善、身高限制等因素,在過馬路時發生意外;建議家長與孩子透過3個口訣,減少因過馬路受傷害的風險。
作為家長,你覺得台灣的行人環境安全嗎?根據統計,近三年約有2,690名兒童在道路行走時發生死傷,靖娟基金會舉辦記者會,呼籲駕駛車輛應注意用路人並停讓、政府應完善道路規劃,也分享幫助孩子避免過馬路時視野死角的「集、轉、探」三口訣,加強兒童的自我防護。
靖娟基金會指出,交通是兒少事故榜首。根據交通部道安資訊平台統計,2021年至2023年全台灣未滿12歲兒童交通死傷人數總計2萬6,194人(死亡52人;受傷26,142人),其中,約有2,690名兒童是在道路行走過程中,發生死傷(死亡11人;受傷2,679人)。
靖娟基金會執行長許雅荏說明,進一步分析兒少交通事故原因,會發現兒童行走時發生交通事故案件的主要時間,是在穿越道路的過程;兒童容易因身高限制、視野狹窄、有時因為道路環境上的植栽或建築物等死角,導致沒有看到行駛車輛而衝到馬路上,導致意外發生。
👌本文由【親子天下】授權
文/ 兒童交通意外「過馬路」比例高,3口訣避免視野死角
更多文章請見 親子天下,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台灣真的是行人地獄嗎?4大不友善兒童、親子的交通現況【兒童行人地獄】
.台中7歲男童騎腳踏車從路邊竄出!遭汽、機車「二度撞上」,不治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