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親子> 健康百寶箱> 照顧年老父母,疲憊不堪,你該認識「長照四包錢」,已聘僱外籍看護工,可以申請哪些補助?

照顧年老父母,疲憊不堪,你該認識「長照四包錢」,已聘僱外籍看護工,可以申請哪些補助?

在台灣,每年因照顧失能家人而影響工作者,已高達230萬人……關於「老」,我們知道的太少,準備的也太少。不管是父母的,或是你自己的。面對「老之將至」,你要倉皇的摸索,還是優雅的預習?

文章目錄

長照四包錢

政府自2017年1月起,開始推動的「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簡稱長照2.0),強調建立優質、平價、普及的長照服務體系,其中,特別提供了稱為「長照四包錢」的四項補助: 

一、照顧及專業服務

依失能程度二至八級補助約每月一萬元至三萬六千元(自負額最高十六%),等於花一千六至六千元間,即可使用居家服務、日間照顧等「照顧服務」,或居家復健、居家營養等「專業服務」項目。

二、交通接送服務

失能第四級以上者,依交通遠近補助每月一千六百八十元至兩千四百元(自負額最高三○%)。

三、輔具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服務

每三年最高四萬元(自負額最高三○%)。

四、喘息服務

每年最高補助四萬八千五百一十元(自負額最高十六%),可使用於居家喘息、機構喘息、日間照顧中心喘息、小規模多機能(夜間臨托)、巷弄長照站臨托等五項喘息服務。

已聘僱外籍看護工,是不是就不能享有這些補助?

一樣可以申請補助,只是會有一些限制。

「交通接送服務」「輔具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服務」等項目一視同仁,但「照顧及專業服務」的給付額度為未聘僱家庭的百分之三十,並限用於復能服務、進食與吞嚥照護、營養照護等「專業服務」項目,不得使用居家服務、日間照顧中心等「照顧服務」項目,「到宅沐浴車服務」則不受此限制。

而在「喘息服務」部分,額度雖然相同,但申請流程仍有一些限制,除了經照管中心評估為失能程度第七級或第八級者可直接申請外;其餘聘僱外籍看護工的家庭,需於外籍看護工無法協助照顧持續三十天以上,才能申請「喘息服務」。

另外,為減輕家有中、重度失能長輩入住機構的經濟負荷,自2019年年推出「住宿式服務機構使用者補助方案」,針對入住指定七類機構且所得稅額未達二○%之住民,依稅率級距給予最高每人每年六萬元之補助;自2023年起,則針對長照需要等級達四級以上之住民,調增補助為每人每年十二萬元,並取消排富規定。

以聰明對策準備長期抗戰

根據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簡稱家總)調查,從被照顧者輕、中度依賴程度,逐漸進入到重度、完全臥床階段,照顧者將自「混亂期」「適應期」「穩定期」進入「下一次病情變化期」的循環,一段照顧歷程平均九.九年,但也有長達三十多年的案例,若家中有長輩需要照顧,可預見的未來將如長泳般,也似一場看不到盡頭的馬拉松,因此,面對長期抗戰,需有聰明的對策及方法。

長照平安五守則

衛生福利部長期照顧司及家總特別提出了「長照平安五守則」

一、備好「照顧救生圈」,找神隊友幫忙

家庭照顧者有照顧上的疑問或是不知如何尋找資源,只要一通電話,撥打「一九六六長照專線」,從照顧管理專員、A個管、B服務提供單位、C據點、家照據點、失智據點所建構的支持網絡,就像「照顧救生圈」,即使有突發狀況導致經濟困難須急難救助等問題,政府也有社安網等其他資源,希望照顧者勇於求助。

二、找到照顧替手

鼓勵家庭妥善運用政府長照資源,同時推動家庭內照顧溝通與協議,找到照顧替手,做好照顧安排與時間管理,成為聰明照顧者。

三、有人聽你訴苦

專為家庭照顧者設置的「家庭照顧者關懷專線0800-507272(台語:有您真好真好),提供線上會談服務與協助,聆聽你照顧上的大小事。

四、每天至少十五分鐘留給自己,做喜歡的事

每天留給自己十五分鐘的時間與空間,不論是運動、聆聽音樂、冥想、書寫、散步等,傾聽自己的聲音,找回簡單的平靜與快樂。

五、訂定安心交接計畫

家庭照顧者總是擔心被照顧者沒人照顧,鼓勵善用政府資源安排替手,練習做好照顧交接計畫、學習放手,找回自己的人生。

有正確的心態才能輕鬆自在

照顧長輩的過程中,人人都可能犯錯及遭受挫折,要能善盡孝道又能圓滿度過,靠的不是完人或英雄,而是在於我們是否抱持以下正確的心態,才能伴隨老人家走得順利與長久:

一、勇於表達與求助

有些照顧者礙於面子,又不知如何利用外界資源,一味把苦痛往肚裡吞,一旦到了忍受極限,常會因情緒崩潰,發生一些始料未及的悲劇。因此,不要放棄任何可以傾訴的管道,無論跟家人、朋友、志工、宗教或社會團體,甚或被照顧的長輩,都要適時訴說心中感受,勇敢提出需求與尋求支持,才能維持心理的平衡。

二、降低過去生活的標準

當長輩需要被照顧,意味家中的步調就不可能如從前一般,所以,照顧者應與長輩以及家人取得共識,就是一切得降低標準,重新調整生活重心與習慣,唯有與現實做某種程度的妥協,尋求大家的協助與諒解,生活才會變得輕鬆愉快。

三、設定合理的目標及期待

許多照顧者為了安慰老人家,常會說:「你很快就會好起來」或乾脆避談疾病相關訊息,但日子一久,失望與被欺騙的情緒反而會讓彼此更受傷。因此,照顧者在設定照顧目標時,應該要讓病患分階段了解可達成的部分,並認清自己能力的限度,訂出彼此都能接受的目標,以減少不必要的爭執。

四、充分認識疾病,盡力就好

由於老化是不可逆的,在照顧上千萬別存有太高期望,特別是一些特殊疾病如失智症,除了無法治癒,其症狀更容易讓人抓狂,若照顧者能不執著在長輩如何「變好」,而是充分理解可能的症狀後,充實專業知識與技巧,協助其「減緩」失控的行為,才能真正擺脫得失心,助人又助己。

照顧者一定要有紓壓喘息的活動

「好累、好苦」是所有照顧者共同的心聲,面對失能或失智的長輩,整天心力都放在病人身上,一點風吹草動就得忙翻天,一天二十四小時、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永無止息的值勤,對精神與體力都是極大的挑戰。因此,不論是新手還是資深的照顧者,尋找屬於自己的喘息活動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平日不妨與家人分擔照顧的責任,或是利用政府提供的喘息服務:

一、居家喘息

藉由受過訓練之照顧服務員至個案家中,提供個案身體照顧服務,包含協助如廁、沐浴、穿換衣服、口腔清潔、進食、服藥、翻身、拍背、簡單被動式肢體關節活動、上下床、陪同運動、協助使用日常生活輔助器具及其他服務。

二、機構喘息

個案至住宿式長照機構接受短暫照顧、停留,由機構工作人員提供二十四小時之照顧,服務內容包含護理照護、協助沐浴、進食、服藥、活動安排及相關服務。

三、社區喘息

個案白天至日間照顧中心/巷弄長照站或於夜間至小規模多機能服務中心,依地點提供之服務,接受照顧、停留,包含護理照護(日間照顧中心)、協助沐浴(日間照顧中心、小規模多機能服務中心)、進食、服藥、活動安排及相關服務。

無論是到府服務或暫時送到機構照顧,在一天之中,可以挪出一小段時間做自己的事,即使只是睡個兩小時的午覺、散步,運動,或聽聽音樂、喝自己喜歡的飲料、看場期待很久的電影,甚至到菜市場買東西串門子,只要是自己喜歡且能真正放鬆的方式,都是很好的休息方法

另外,多練習一些放鬆技巧,例如「腹式呼吸法」「漸進式肌肉放鬆法」「韓瑞克森放鬆法」「靜坐法」「冥想法」或「生理回饋法」,這些常用的放鬆技巧,不僅能讓自己快速擺脫緊張焦慮,減少壓力對身體健康的影響,還能帶來正向的能量,提高自己遭遇挫折時的彈性。

尋找支持團體

在歐美國家,為幫助病友及家屬正確面對各種困難與心理壓力,大多會透過成立支持團體,由有類似病症或照護問題的病友或家屬組成,以心理學的「支持療法」為基礎,透過相互支持與鼓勵,資訊與經驗的交流與分享,找出更多保健或照護的方法與資源,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促進病患身心康復。

許多醫療機構或是民間團體均有開辦所謂的「病友與家屬支持團體」,例如糖尿病、失智症等各種慢性病或鼻咽癌、乳癌等癌症病友支持團體,以及長期照護專業協會、各縣市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也都有類似的團體。主要照顧者選擇適合的家屬支持團體,處於與自己有相同遭遇的人群中時,會發現原來自己並不孤單,甚至與他人相比,自己的問題還是「小巫見大巫」,並沒有那麼嚴重。

尤其,家屬支持團體皆會有一個資深的領導者,帶領並引導成員分享常見問題、疾病知識、照顧方法以及自我紓解之道,加上團體成員們因處境相似,多會有一種患難與共的同理心,常會彼此共享資源與打氣,一起結伴就醫或遊玩,讓照顧者能有更多的支援與成長,藉此小團體的互助連結,照顧者有了新的社交生活圈,也較能以正向態度面對照護壓力,獲得更多同儕支持與情感慰藉,增進照護的樂趣。

 


書名:當爸媽過了65歲:你一定要知道的醫療、長照、財務、法律知識【全新增修版】
作者:康哲偉
出版社:先覺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新莊老翁「推水腦妻摔死」後自首!呂秋遠10點提醒照顧者,「你不是土地公,也不是媽祖婆,沒必要有求必應。」

《不夠善良的我們》林依晨掀開長照者心中的魔鬼,過來人苦勸:善用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