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MBTI和孩子一起尋找可能的「擅長領域」!——MBTI的關係相處之道
不過,MBTI官方認證講師Sherry特別強調,MBTI雖可以概括描述個人的性格,但不宜過早定調孩子「就是XXXX型」,避免因過早定調而限制了孩子還在探索、發展與變化的嘗試可能。
看見孩子獨特的學習方式:或許孩子沒發言不是不專心,考不好不是不會寫
例如E人在班上經常會立刻回答老師問題、主動分享自己想法,I人則通常需要時間先想一下,不常主動舉手不是沒反應、不參與。
《MBTI人格分類》提到,對於各種事情有源源不絕「十萬個為什麼?」的孩子很可能是N人,對詞彙的感受較強、聯想和好奇心都比較多;而S型孩子注重細節,《MBTI人格分類》書中特別提到,有不少S型孩子在考試時習慣重讀試題(避免漏掉細節),卻導致寫不完而低分,刻意讓自己只讀一次就選答案,成績立刻高十分。
MBTI幫助孩子探索的「施力點」
《MBTI人格分類》中指出,提出MBTI概念者,最初希望幫助當時的人們了解自己的職涯取向,尋找合適的工作,因此在當時的時空背景(1900年代)調查公司中員工的人格取向(華盛頓煤氣燈公司),分析得出學術領域及各行業中MBTI的佔比。
由於MBTI的第二、三碼,代表著我們感知和判斷的取向,和職涯選擇最為緊密,以下整理15種行業中最常見的MBTI的第二、三碼。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見MBTI中間兩碼為ST者,以「實際經驗」作為感知來源及「思考」作為判斷方向,較傾向務實細節及重視理性邏輯者,較多就讀財商相關科系,從事會計師、銀行員等工作;MBTI中間兩碼為SF者,以「實際經驗」作為感知來源及「情感」作為判斷方向,較傾向務實細節及照顧大家感受者,較多就讀護理與教育相關科系,從事業務或需維護客戶關係等工作。
MBTI中間兩碼為NF者,以「直覺」作為感知來源及「情感」作為判斷方向,較傾向洞察啟發及照顧大家感受者,較多就讀諮商、健康、新聞相關科系,從事創意作家等工作;MBTI中間兩碼為NT者,以「直覺」作為感知來源及「思考」作為判斷方向,較傾向洞察啟發及重視理性邏輯者,較多就讀科學研究相關科系,從事研究員等工作。
探索可能優勢,但不設限
MBTI其實會隨著人們「不斷實踐偏好」而強化該取向的發展,因此可以多多觀察孩子在不同場景與環境之下,表現出來的偏好(或許會有不同的表現),並鼓勵孩子多探索自己的不同面向。
另一方面,《MBTI人格分類》書中的案例,研究樣本與年代相隔今日較久。因此,上述內容宜著重於探索孩子的「可能」,而非在孩子還年幼時,因當下的擅長而決定了孩子要走上哪條路。
延伸閱讀
.MBTI「16 型人格測驗」,了解你是什麼類型的父母?
.你是NT理性型父母,還是SP探險型爸媽?MBTI不只了解自己,還能挑出適合孩子的汽座!?趕快來測測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