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幼兒,環境無處不亂,雜亂無章影響心理健康,請改變你看待混亂的方式
文章目錄
家有幼兒,環境常常一團混亂,不管是不懂得收拾玩具,還是因為好奇心旺盛,東翻西找,總是讓大人收拾得很累,往往才剛剛收好沒多久又凌亂不堪。但是,雜亂無章是會影響心理健康的,該怎麼辦?
網路上有許多家長的建議,像是以下:
「把他們不玩的玩具收起來,如果他們幾個月內不再要這些玩具,就把它們扔掉。」「一次拿出一定數量的玩具,將其他玩具收起來,然後每週或每月更換一次。」但不好好收拾,下場還是一樣,而且很多時候,收拾者都是母親。
首先,請先了解,這也不是孩子們的錯。孩子們會適應周圍的環境,如果有可玩的玩具,他們就會想玩,整理環境的思維也是慢慢形成的,以下是一些關鍵時期和影響因素:
家有幼兒,環境總是一團亂:設定規則並執行
建議設定規則並確實執行,只有良好的規範才有可能讓孩子有學習的機會,父母不要害怕制定規則並執行它們。當然,告訴你的孩子該如何收拾環境,常常會引起抱怨、反抗,但從長遠來看,這種親子間的爭執是必須的。千萬不要因為怕麻煩,怕破壞親子情感而總是由大人直接把玩具收起來。這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孩子不知道維護家庭整潔也是他的責任,父母則越來越沮喪。
家有幼兒,環境總是一團亂:改變你看待混亂的方式
建議改變看待混亂的方式,不要將家中的混亂視為自己的失敗,而應將其視為孩子幼年期短暫期間的生活樣貌。這是創造力、玩耍以及孩子探索世界的所有方式的標誌。你不必喜歡這樣的環境,但也不用過度認真看太這一切,減輕自己的壓力。
家有幼兒,環境總是一團亂:從小事做起
我們說「整潔的家,整潔的頭腦」肯定是有原因的。混亂可能會讓人難以承受,尤其是當混亂無處不在時。建議從小整理開始,或設定10分鐘的計時器,看看你能做到多少。小小的勝利會創造動力,有助於減少不知所措的感覺。
家有幼兒,環境總是一團亂:設置混亂區域
當孩子們玩耍時,將混亂控制在房子的某個區域可能是個不錯的辦法。讓遊戲室或客廳的一個角落成為變得混亂的地方,保留一些區域作為安靜的區域,例如你的臥室。知道你有一個整潔的區域可以好好休息,可以讓你的感受發生巨大的變化。
家有幼兒,環境總是一團亂,如何教導孩子收拾
- 以身作則:家長的行為是最直接的榜樣。讓幼兒看到您如何整理和保持環境整潔。
- 遊戲化過程:將整理工作轉化為有趣的遊戲,例如比賽誰能最快收拾玩具。
- 給予讚美和鼓勵:對幼兒的每一個努力都給予正向回饋,增強他們的信心和動機。
- 設定固定規則:例如「吃完後一定要把餐具放到洗碗槽」,這些簡單的規範有助於建立習慣。
- 提供工具:給孩子準備適合他們使用的小掃帚或垃圾桶,讓他們能夠輕鬆參與。
當面對一片混亂的居家環境,請提醒自己,養育孩子很困難,混亂只是暫時的,你已經盡力了,對待自己就像也要記得友善與體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