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老師必知!最完整的2025元旦教育教養14大新制
文章目錄
新制1:小龍年續拚「生」氣,多縣市祭5位數育兒津貼加碼
新制2:生育補助範圍擴大,凍卵、試管嬰兒經費負擔再減輕
新制3:國中生也能領文化幣,每生600點
新制4:「10歲+120公分」就能快速通關,帶小孩出國更便利
新制5:旅宿禁供一次性備品,住飯店要自備牙刷、牙膏
新制6:全民可打公費流感疫苗,幼兒照顧者也受惠
新制7:幼兒A肝疫苗間隔拉長,接種可有9成以上保護力
新制8:嬰兒食品標示更嚴,不可強調優於母乳
新制9:家有貓小孩需登記,違者最高處1.5萬元罰鍰
新制10:台灣的 SEL 元年!中長程課程計畫上路
新制11:軍公教調薪3%,約73萬人受惠
新制12:公校老師如何規劃退休金?「自主投資」新制開跑
新制13:首批久任獎金發放,8,500位偏鄉老師領得到
新制14:公托、準公托人員同步加薪,增幅逾6%
新制1:小龍年續拚「生」氣,多縣市祭5位數育兒津貼加碼
少子化持續,全台多縣市2025年再度祭出育兒津貼加碼,新北市元旦起,生第一胎獎勵金從2萬元加碼為3萬元,第二胎加碼為4萬元,第三胎(含)以上加碼為5萬元。屏東縣則加碼補助第二胎,補助從2萬元提升為3萬元。
苗栗縣明年也調高生育津貼,每位新生兒發放生育津貼2萬元。縣內通霄鎮更宣布元旦起,只要父或母設籍在通霄鎮滿一年,每生一名新生兒,可獲9萬元生育津貼。
雲林縣續辦「萬寶龍計畫」,父或母任一方設籍縣內,並住滿8個月,且在龍年(2024年)、小龍年(2025年)生產,前三胎補助金提高到每胎6萬元,第四胎後每胎13萬元。
新制2:生育補助範圍擴大,凍卵、試管嬰兒經費負擔再減輕
針對還在備孕、未來考慮生育的準家長,新北市、桃園市、新竹市等縣市,都提供凍卵、人工生殖相關補助,台北市更宣布明年起加碼3類生育補助,包括將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檢測(NIPT),納入孕婦唐氏症篩檢補助選項之一;增加補助醫療性凍卵的服務機構,助癌友順利孕育下一代;加碼補助人工生殖(試管嬰兒)療程費用,減輕不孕家庭生育負擔。
2025年起,不孕配偶雙方任一方設籍在台北市,且接受胚胎植入方年齡在44歲(含)以下者,可獲人工生殖(試管嬰兒)療程補助費用2萬5,000元,每年補助一次。
新制3:國中生也能領文化幣,每生600點
文化部2023年起發放文化禮金(文化幣),明年起除原本適用的16到22歲國人,更加碼推出13到15歲試辦計畫,每人發給600點(價值等同新台幣600元),可用於看國片或表演、買書、逛博物館、參與手作DIY或文化體驗旅程等,使用期限到明年12月31日止。
按文化部規劃,原來就可獲文化幣的16到22歲國人,可領取1,200點文化幣;針對這次加碼的13到15歲族群,只要是在民國99年1月1日到101年12月31日間出生,且具中華民國國籍,或是符合相關規定的外國人士,都能領取600點文化幣。
新制4:「10歲+120公分」就能快速通關,帶小孩出國更便利
2025年元旦起,有戶籍的國人出國旅遊,只要年滿10歲、身高120公分以上,且持有晶片護照,就可便捷快速通關。
新冠疫情落幕後,出國旅遊風氣熱絡,內政部近日放寬規定,可申請自動查驗通關的國民年齡,從12歲以上,調降為10歲以上;身高限制方面,則從140公分以上,調降成120公分以上。
內政部說明放寬規定的原因,包括參考了鄰國規定,及考量新一代自動查驗通關系統,可清楚擷取臉部影像的最低身高是120公分,因此調降申請人身高限制。
內政部另開放無戶籍國民快速通關。實施首年,預估有40萬人次的有戶籍國民,及3萬人次的無戶籍國民受惠。
新制5:旅宿禁供一次性備品,住飯店要自備牙刷、牙膏
環境部實施新制,元旦起,觀光旅館業、旅館業、民宿及其他住宿業,不得提供容量小於180毫升的液態盥洗及保養用品(洗髮乳、潤髮乳、沐浴乳、乳液),也不得在營業場所陳列個人衛生用品(梳子、牙刷、牙膏、刮鬍刀、刮鬍泡、浴帽)供消費者自由取用,鼓勵民眾響應環保,自備相關用品。
上述規定僅限客房,旅館的 SPA、游泳池等附屬設備、服務設施,或客房以外的經營設施,則不在環境部管制範圍內。
新制6:全民可打公費流感疫苗,幼兒照顧者也受惠
今年公費流感疫苗適用對象只限學齡前幼兒、長者等,而從明年元旦起,公費流感疫苗受惠範圍擴大,衛福部開放全國6個月以上尚未接種之民眾接種,直到疫苗用罄,也就是一家老小都能接種。
衛福部疾管署呼籲,學生及學齡前幼兒、65歲以上長者、高風險慢性病人,都是優先建議接種的重點族群,請盡快接種疫苗,獲得保護力。
新制7:幼兒A肝疫苗間隔拉長,接種可有9成以上保護力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幼兒公費A型肝炎疫苗接種間隔,從原本滿12個月、18個月各打一劑,延長為滿18個月、27個月施打,明年元旦上路。延長施打間隔,是盼同步其他疫苗接種時間,提升施打率。幼兒如已在元旦前接種第一劑,則應間隔至少6到12個月完成第二劑。
目前政府提供的幼兒公費A肝疫苗,是由財團法人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捐贈,接種第一劑後,就有9成以上保護力,完成兩劑疫苗接種,可維持20年以上保護力。
新制8:嬰兒食品標示更嚴,不可強調優於母乳
衛福部修改嬰兒與較大嬰兒配方食品應加標示事項,元旦起有兩項修正要點,第一是每100大卡熱量含鐵質未滿1毫克的產品,標示方式要從「3個月以上嬰兒食用時,應注意補充鐵質」,改為「嬰兒食用時,應注意補充鐵質」。
第二,產品的母嬰圖卡上標記文字要修正,原為「餵母乳的嬰兒最健康」,要改為「母乳是嬰兒最佳的營養來源」。
食藥署提醒,嬰兒與較大嬰兒配方食品,不得標示「人乳化」、「母乳化」,或任何強調優於母乳的詞句,且不能配嬰兒圖片,以及使產品更理想化的圖片、文字等。
新制9:家有貓小孩需登記,違者最高處1.5萬元罰鍰
無論你是貓派或狗派,明年起,家中的貓、狗毛孩,都是農業部規定「應辦理登記的寵物」。
2021年至今,家貓的新登記數每年明顯增長,全國家貓口數現已增加到約131萬口,僅次家犬的148萬口。為管理貓隻源頭,農業部修改相關規定,元旦起貓將比照狗,被列為應辦理登記的寵物。
農業部給飼主一年緩衝期,若到2026年元旦,飼主仍未依規定,為貓辦理寵物登記並植入晶片者,將處以新台幣3,000元以上到15,000元以下罰鍰。
新制10:台灣的 SEL 元年!中長程課程計畫上路
學生心理健康議題日益嚴峻,教育部宣布,2025年起執行為期4年的「社會情緒學習(SEL)中長程計畫」,補助地方政府將「社會情緒學習」列為生命教育必辦項目,透過學校教育與課程,增加學生社會情緒管理能力。
美國的「課業、社交與情緒學習組織(CASEL)」,30年前首度提出 SEL(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它是情緒教育的一種,包含自我覺察、自我管理、社會覺察、人際技巧和負責任的決定等5項重要內涵。
相比更為人所知的 EQ(情緒智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SEL不只強調情商、情緒,也重視人與人的互動,以及達成個人目標。
新制11:軍公教調薪3%,約73萬人受惠
行政院人事總處公告,明年軍公教員工待遇再調增3%,元旦生效,預估有73萬老師、公務員受惠。這是民國88年至今25年來,首度連續兩年調薪。今年的調幅為4%。
新制12:公校老師如何規劃退休金?「自主投資」新制開跑
年金改革後,公教人員的退休金,從政府一概承擔的「確定給付制」,改為貼近一般勞工退休金發放方式的「確定提撥制」。2023年7月1日起就任的初任公教人員,都適用「確定提撥制」(又稱「退撫新制」)。
適用「確定提撥制」的公務人員、公校老師,都會有個人專屬的退休金帳戶。目前教師的退休金,由政府統一規劃投入相關投資方案,以此提升退休金數額;明年元旦起,首度開放老師選擇「自主投資」,參與者要先在自主投資平台上,進行風險屬性評估,接著依照可承受的風險程度,選擇投資標的組合(包括保守型、穩健型、積極型、人生週期型4種),按個人意願投資。
新制13:首批久任獎金發放,8,500位偏鄉老師領得到
偏鄉教師流動率高,常有學生在期末問老師:「你(下學期)會不會回來?」
教育部為改善此議題,在教師法定薪給外,增加「久任獎金」,偏遠地區老師服務滿8年,給與第一次久任獎金;服務滿11年,給與第二次久任獎金,鼓勵校長與教師久任。
等了8年,2025年終於有第一批符合久任獎金資格的教師。教育部彙整各地方政府回報,估計約8,500人符合資格,每人至少可領7萬元。
「久任獎金」也是2025年教育部重要國民教育政策之一,預計投入超過10億元,讓偏遠、特殊偏遠、極度偏遠學校老師,服務滿8年可領一次獎金,數額7到15萬元不等;服務滿11年,再領第二次獎金,數額11到22萬元不等。整體來說,服務愈久、學校愈偏遠,可領愈多獎金。
新制14:公托、準公托人員同步加薪,增幅逾6%
衛福部為鼓勵幼教服務人員久任,元旦起提高公共化托育機構托育人員起薪,由3萬5,485元提高至3萬8,011元;另調升薪資補助,每人每月最高補助1萬11元,每年最高補助13.5個月。
準公共托嬰中心托育人員起薪將跟著調升,由3萬元提高到3萬3,200元,估計約7,500人受益;準公共居家托育人員的獎助金,則由1萬2,000元提高至1萬8,000元,受惠人數約1萬6,000人。
👌本文由【親子天下】授權
文/ 爸媽老師必知!最完整的2025元旦教育教養14大新制
更多文章請見 親子天下,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AI 教養小幫手-AI 即時支援,幫助家長成為更懂孩子的父母!
.2025如何幫孩子開戶整理包!銀行戶、郵局戶、證券戶,一次搞定孩子的儲蓄與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