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紅花X欖仁媽媽:五年級vs.七年級跨世代母職對談
文章目錄
每個世代父母都有不同的挑戰。在台灣,雖然性別平權意識已經逐漸提升,但媽媽在自我妥協上的比例仍多於爸爸。台灣婦女的勞動參與率雖有微幅提高,但30歲後呈現滑坡,許多女性經常因育兒、扶老等家庭因素退出勞動市場。同時,女性每天無酬照顧小孩和做家事的時間,為男性的三倍(2021年)。不同世代的媽媽仍用不同方式尋找家庭、工作、自我實踐間的平衡。
今年58歲的作家番紅花,原本在時尚產業擔任高階主管,掙扎10年後於43歲決定離職,成為全職媽媽,每天五點起床為兩個女兒做便當,直到女兒高中畢業(現分別為25和23歲)。她在部落格黃金年代的尾聲,誤打誤撞踏上寫作之路,著有《給孩子的人生先修班》、《看得遠的,就是好母親》等暢銷書,她書寫飲食、教育與家庭關係,成為許多家長的典範。
37歲的欖仁媽媽,同樣育有兩個女兒(7歲和3歲)。她曾任職於高科技業,開拓中東、非洲等海外市場。在2020年疫情期間,台灣 Podcast 市場爆炸性成長時,她帶著老大妞妞製作《欖仁媽媽說故事》節目,推廣閱讀,更取材生活自創童話故事,深受小孩喜愛,更成為家長們的樹洞。2024年10月,獲得廣播金鐘獎 Podcast 兒童節目獎。
圖為番紅花(左)與欖仁媽媽。圖片來源:親子天下
兩位媽媽的年齡差距20歲,都在「沒準備的情況下」成為母親後,在自己的專業和育兒中做出抉擇,開創出原本未曾想過的人生。育兒與母職沒有標準答案,兩位媽媽也為彼此打氣,「只要盡力,就是最好的媽媽。」
Q1、兩位都在生小孩後選擇離開職場,人生二選一是困難的嗎?
番:對我來說非常困難。要成為全職媽媽,我掙扎並計畫了10年。因為當時已經在時尚業做到高階主管,在那個時間點離開職場,就很難回去了。
當時職場對女性、對母親並不友善,工時很長,沒法在工作和家庭間取得平衡,我覺得社會實在不應該讓母親抱著愧疚感工作。離職的第一天,我就不斷思考接下來該怎麼辦。那個時候雖然法令上有育嬰留停,但大家不敢請啊。
回頭看,我沒有後悔做這個決定,但我不敢鼓勵所有媽媽當全職媽媽,因為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我也沒法保證,若干年後你會覺得那是值得的。想要當全職媽媽,請務必好好跟另一半討論財務問題,務必思考20年後能不能承受在這個決定裡你失去的東西。
欖:我沒有覺得自己變成全職媽媽,反而覺得像是無痛轉職,可能我運氣真的很好,就是完全照著自己的小計畫走。生完老大後,我原本不想請育嬰留停,因為那時我的工作正風風火火,不想被同事覺得我因為生了小孩就漏拍。
那時超焦慮,覺得30歲了應該要有點小成就,又想創業,結果因為開了一個刀,被迫請6個月長假,剛好就用了育嬰留停。這段時間我開始深切的反思,不需要把節奏搞得那麼快。決定要生二寶,就請滿兩年留停。那時候我已經開始做 Podcast,真的很喜歡做這件事情,也喜歡跟孩子的相處,我想好好用那兩年的時間,進可攻退可守,做不成我就回職場。
此刻我的優先考量就是陪兩個女兒一起長大,又可以「自產自銷」,雖然沒有穩定收入,但會想一輩子做下去。
Q2、怎麼看「母親」這個角色?「好媽媽」的壓力何在?
番:因為不知道如何當媽媽,所以我是「照書養」。大部分的教養書都強調親子關係對孩子的影響是一生一世的,你必須要很努力做一個好媽媽,孩子才會長得好。但《教養的迷思》這本書讓我很震撼,作者提醒我們不應誇大父母的教養力量,影響一個人成長的還包括同儕、社會的力量。如果沒注意社會共好、沒去關注到別人的孩子,不管父母再怎麼努力,孩子的成長環境都不會是最好。因此不要把重量都壓在媽媽身上。
欖:我好像沒有特別把自己放在「媽媽」這個位置,跟女兒相處,我盡量把她們當平輩,可能因為我媽以前也是這樣對我。不管選擇當 Podcaster,或者現在的生活模式,都讓我有機會用「媽媽」這個名義,做自己想做的事。以前我就喜歡廣播,喜歡閱讀,還在公司成立閱讀社團,每個月看一本書一起討論。現在終於有機會重新回來發展這方面,也可以名正言順買很多繪本,所以我超感謝孩子們。
我確實因為當了媽媽,生活犧牲掉某些部分,可是那就跟做任何事情一樣,你選擇去日本就沒有錢去泰國、選擇去美國就不會去英國,就只是這樣的選擇而已。我選擇左轉就自然不會去想右轉的風景是什麼。
不管孩子未來的職業或考到什麼學校,希望她們知道怎麼找到人生的樂趣;可以自己安定下來,這能力才能伴她一輩子。——欖仁媽媽
Q3、兩位看到同世代的媽媽需要哪些協助?
欖:我這個世代的所有女生,小時候都覺得不輸男生,跟男生是平等的。可是結婚生子後發現,很多事情還是要自己犧牲, 不一定是任何人逼你犧牲,而是自發性的願意全面退讓。
但這些掙扎反而讓女生相較之下,沒有男生那麼容易有中年危機,因為我們從小孩出生那刻起,已經跟自己妥協好多次了。現在大家最大的焦慮竟然跟我們小時候沒有太大差別。我們這個年代的父母,都想不要再送小孩去補習、不要再幹嘛,可是一旦進入小學階段,很多朋友還是照著那個模式,送去學英文……就是怕輸。但輸不會怎樣啊,學習的時間那麼長。我覺得那個焦慮感是因為台灣的人跟人關係很緊密,社群又方便,資訊雖容易取得,但焦慮感也很容易傳染。
番:我們五年級生大概是「教養焦慮元年」吧。五年級媽媽現在差不多60歲了,我們養小孩的時代是台灣股市萬點、中產階級崛起的時期,大家開始追求更民主、開放的價值觀,實行不打罵小孩的教養模式。感覺我們這一代才開始有人重視教養,又面臨網路社群媒體對孩子的衝擊。二十幾年過去,教養焦慮元年的孩子進入驗收期,後來才明白,不管怎麼努力,孩子會成為什麼樣子並不可控,我的小孩、朋友的小孩長大後,都不是我們當初想像或計畫的。
如果有機會給年輕媽媽一些建議,我會說,不要把所有心力都放在孩子身上,一定要替20年的自己好好想一想,現在就開始準備。
欖:現在少子化,我覺得除了社群帶來的壓力,最關鍵還是經濟。我身邊的人最在乎的,就是經濟跟自由度這兩件事情。我們這個世代的女生,都是被「跟男生享有一樣權利」的方式養育。小女生在成長過程中,其實享受到很多好處 ,也許在20幾歲前都是這樣,一旦進入社會、進入家庭、成為母親,那個轉折會很大。
另外,我有朋友是單身成家,就是不一定要結婚,甚至不一定要另一半,但還是想當媽媽,所以她懷孕生小孩,現在有這樣的選項。只是她就需要有很強大的後盾來一起育兒。
希望孩子正直,長大後做事有道德的底線;有同理心,否則容易變成一個憤怒的人;也希望她們有維持良好生活品質的能力。——番紅花
Q4、兩位給自己的育兒打幾分?為什麼?
番:當媽媽,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衝擊都不一樣,有時覺得孩子很棒、很貼心,但改天他們可能像拿刀在割你一樣,但都是自己的決定。所以不管小孩怎麼看,我幫我自己打90分,因為我覺得每一分每一秒我都非常努力,而且不會以「媽媽這麼努力」去情緒勒索小孩。
欖:我本來想要講100分,可是這個100分不是說「我做得超好」,而是想要鼓勵每個媽媽都給自己打100分。一定有做不好的時候, 但只要盡力了,那就是好的。一定要自我感覺良好,不然誰來救你?照顧小孩這麼辛苦,還不能鼓勵自己、不給自己打100分,太不公平了吧!不過我後來覺得100分不行,因為我們還是要在夜深人靜、洗澡的時候小小反省一下, 所以我給自己99分,已經很棒了,但永遠有進步的空間。
Q5、最想對彼此說什麼?覺得需要怎樣的加油打氣?
欖:我其實想請問,青春期萬一小孩變得很叛逆、很難搞怎麼辦?
番:現在不要擔心青春期的事,因為那太可怕了,你女兒青春期可能是10年後的事,那時世界不曉得變成什麼樣子了。所以現在好好享受跟她們在一起的每一天。青春期就是國、高中6年,每個孩子展現出來的都不一樣,沒有標準答案,但一定不會太好過,現在就把每一天都過好,儲存一些美好的幸福感。小孩進入青春期時,媽媽最需要的就是有可傾訴的對象,最好找年紀比你大一點、經驗多一點的媽媽聊聊,把那段時間熬過去。(笑)
欖:那我要超前部署,開始認識一些大我3、5歲的媽媽……
番:最好找比你大6歲、孩子已過青春期的媽媽。青春期的孩子每一個都非常不同,愈聰明的孩子在青春期反抗的力道愈大,因為你鼓勵他獨立思考嘛,他會在那個時候完全展現。但這也是他的成長過程,孩子自己也不好受,雙方都不好受,但那個過程總是會過去的。
小檔案|番紅花
本名王碧珠,58歲,親子教養暢銷書作家,關心食農教育。育有兩女。
小檔案|欖仁媽媽
本名胡致莉,37歲,Podcast 節目《欖仁媽媽說故事》製作/主持人,關心閱讀推廣。育有兩女。
👌本文由【親子天下】授權
文/ 番紅花X欖仁媽媽:五年級vs.七年級跨世代母職對談
更多文章請見 親子天下,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AI 教養小幫手-AI 即時支援,幫助家長成為更懂孩子的父母
.爸媽老師必知!最完整的2025元旦教育教養14大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