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momself> 母親群像> 媽媽一打三帶孩子走西班牙朝聖之路!38天每天走近八小時,為落腳處焦慮。超高強度旅行,卻因孩子自得其樂,更懂得欣賞沿途風景

媽媽一打三帶孩子走西班牙朝聖之路!38天每天走近八小時,為落腳處焦慮。超高強度旅行,卻因孩子自得其樂,更懂得欣賞沿途風景

一個人朝聖已經夠困難,再加上三個孩子呢?帶著三個孩子辛苦走了七、八小時甚至更久的路,卻連晚上睡哪裡都沒著落……這是一段強度超高的旅行,卻也帶給她和孩子許多的收穫。

文章目錄

「朝聖之路」又稱為「聖雅各之路」或「德孔波斯特拉之路」(Camino de Santiago),在199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為世界遺產。事實上,朝聖之路有很多條,最早以前,歐洲天主教徒認為「從你家門開始徒步出發」,沿途經過教堂便進去朝聖,最後,以西班牙西北部,埋著耶穌門徒聖雅各遺骸的Santiago de Compostela(意即「繁星原野聖地牙哥」)為終點,即是完成這趟朝聖之路。

直至今日,朝聖之路以發展出數條經典路線,從最古老的原始之路(Camino Primitivo,160公里)、最長的銀之路(Via da la Plata,約1,000公里)、北方之路(Camino del Norte,約800公里),到最熱門的法國之路(Camino Frances,約800公里),歷年來總是吸引許多朝聖者與或徒步愛好者,前仆後繼走上這條漫長的思索自我之路。

母子朝聖

每個人出發的理由各有千秋:有人追尋上帝腳步、有人遭逢生命低潮,有人挑戰不可能,也有人把這視為放空再充電的壯遊之舉。不管你心懷什麼理由,走在朝聖之路,人人平等,沒有國籍、性別、貧富或體力高下之分,每個人專注在自己的每日腳程與吃喝拉撒等基本需求,遭遇相同的體能與意志考驗。

不過,就臉書粉絲頁「布蘭西與三寶的生活旅遊記趣」板主布蘭西來說,也許她和其他朝聖者有些許不同。去年(2024)八月,她帶著三個兒子(老大十歲、老二八歲、老么五歲)飛到歐洲,從法國西邊的SJPP(Saint Jean Pied de Port)出發,第一天就得翻過庇里牛斯山,進入西班牙境內,開始八百公里的長征。

出發前一週才準備

 母子朝聖

「雖然這次倉促的決定,卻也是疫情後一家人首度出國旅行,孩子都非常興奮,他們也希望趁這趟朝聖之旅,為爺爺的健康祈福。」布蘭西說。

她在出發前一週才抓緊時間搜尋資料和規劃,但這並不表示她輕率面對──事實上,她已帶孩子在台灣進行媽祖遶境,讓孩子提早適應長途步行。此外,她也是背包旅行的能手,經常帶著三個孩子到各國上山下海,四處旅行,不管在體力和經驗值來說,甚至是許多隻身旅行的人望塵莫及的程度。

正因為過去經常母子三人一起旅行,基本裝備都有,這趟只添購睡墊、毛毯等寢具,每個人小背包裡裝著三套換洗衣服就出門,盡力保持行李輕省。

一起朝聖.比過往的旅行都困難

母子朝聖

「其實出發時,我也是蠻挫的,我不確定自己和孩子是否真能適應。」布蘭西笑說。

的確,每趟旅行都是獨一無二的,有些挑戰還是要上路才知道箇中眉角。布蘭西上路後,很快就發現朝聖和以往出遊的不同處,在於旅行的強度與長度。「以往的旅行即使總天數很長,但多半是定點式或間歇移動式,不像朝聖是為期三、四十天的高強度行走,甚至到後來強度愈來愈高。」

另一個挑戰是與民生相關的「住宿問題」。「我本以為可以在網路上預訂住宿,但後來發現許多住宿只接受現場排位,這對經常很晚才到達當日下榻地點的我們很不利,很多地方甚至並不接受小孩,導致住宿安排變得很困難。」(沿路有許多專為朝聖者設置的公立庇護所Albergue,價格優惠,但多數是以多人房型態為主)

有孩子自娛娛人.朝聖之旅一點也不「無聊」

母子朝聖

請想像,當帶著三個孩子辛苦走了七、八小時,甚至更久的路,卻連晚上睡哪裡都沒著落,而就算到了定點,還要打起精神去超市買食材、回庇護所煮飯,對體力實在是大考驗。

另一個考驗則是無聊。雖然孩子對此行充滿期待,但日復一日重複相同的徒步、找旅館、洗澡、吃飯、休息,隔日再出發,這對成人來說都是一道坎,更何況是年幼的小孩?

「生完小孩後,我深感體能不如以往,但走上朝聖之路後,發現原來人的潛能是可以被激發的,原本以為我要負責督促他們前進,後來的我們卻是互相拖舉、互相推對方一把。一開始,我希望孩子多走一點,後來是孩子在推我前進。」

三個孩子在路上會自娛娛人,有時進行扔樹枝比賽(把棍子往前丟,作為下一個目標,再走去拾起)、有時打松果大賽、有時是故事接龍,總之,三個體力用不完的男孩彷彿嫌徒步還不夠累人似的,總能想出新的體能花招來,讓她好氣又好笑。

艱難旅程中.孩子能力大升級

母子朝聖

而她也發現,被激發潛能的不只是媽媽自己,在朝聖之路這樣「易於常態」的旅程中,孩子也各自展現出自己人格特質的升級版。

例如老大在一路上展現超齡的成熟和樂觀,總能自得其樂地用獨特角度看待事物,不受他人評價的影響,在她為今晚落腳處感到焦慮時,安慰她:「急也沒用,事情會水到渠成的。」

而老二則展現出井井有條的自律,每天第一個起床,每到一個地方就率先把床鋪好(相較於自在的老大並不執著於鋪床),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自我管理能力。

而老三年紀雖小,卻展現出超乎預期的毅力,一路默默跟著哥哥腳步,沒有抱怨,並從哥哥設計的遊戲中得到前進的動力,讓布蘭西看到他堅韌與不服輸的個性。

在旅程中.更欣賞孩子的長處

母子朝聖

該說這是過往布蘭西帶孩子上路旅行,培養他們累積出「旅行體質」,或是她懂得欣賞孩子的長處呢?

或許可以歸功於,布蘭西不論處在什麼情況下,都懂得適時發揮機會教育,引導孩子觀察生活,讓他們迅速應變前方的未知。「例如去超市採買時,我會讓他們學習比較價格、規劃預算,從裡頭獲得成就感。」

當孩子看到其他朝聖者一路看手機,認為這樣朝聖不夠「虔誠」時,她會引導孩子同理他人需求,理解到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放鬆方法,不必執著於把自己的價值觀施加到他人身上。

旅行中聊生死.所見都是機會教育

母子朝聖

在一次途中,他們見到前方一位單車騎士意外猝死在路邊,眾人急於進行救援時,布蘭西也沒有迴避死亡議題,而是藉此讓孩子討論生命脆弱,進而珍惜當下。

「一路上,我們聊到生死議題,讓孩子知道阿公阿嬤或爸爸媽媽,未來都會先行離去,也和他們分享電影《一路玩到掛》裡的遺願清單。有天,孩子對我說:『媽媽,你以前常帶我們去旅行,等我們長大賺錢也要帶你去玩。』我說:『可是媽媽到時可能太老走不動,或者不在了。』老二說:『那我可以帶你的相片或骨灰一起去。』」

「我跟他說,是可以不必這樣啦,那些形式上的東西都不重要,我只希望你們好好過好生活就可以。」就這樣,他們一邊走路一邊聊天,生老病死、人生價值與目的,該如何獲得幸福快樂。這既是一場長達一個月的體育課,也是超越一個月的哲學課,在這場一打三的徒步旅行中點滴創造了屬於家的回憶。

懂得欣賞沿途風景.比達標更珍貴

帶孩子朝聖

經過三十五天的徒步加其中三天的放空休息,他們一行交了好多朋友,也進行深度的親子交流,終於浩浩蕩蕩抵達這條朝聖之路的終點Santiago大教堂。

被問到布蘭西怎麼「走過來的」?她笑說:「保持彈性的心態,試著用孩子的視角去看待事情。」

比如說,大人常會以生活壓力為藉口,而無法停下腳步,但孩子卻會因為著迷於路邊一畝美麗的向日葵或一隻微小的蛞蝓,而久久無法自拔。

「我們徒步,但不是要趕路。雖說每日目標要達到,但欣賞路上的風景,其實遠比達標還重要。」這樣的態度不管放到親子教養或個人生活哲學,都是非常珍貴的。

母子朝聖

布蘭西給帶小孩走朝聖之路的建議

你也像帶小孩走朝聖之路嗎?布蘭西有以下建議:

.做好體能訓練,出發前從短路線開始嘗試。

.確認朝聖是全家人都想要參與的活動,而非單純出於父母的意願。

.保持彈性與開放的心態,並用孩子的視角或速度看待事物。

.享受旅程中的過程,而非執著於抵達終點。

布蘭西與三寶的生活旅遊記趣 粉專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母親群像】三寶媽一人帶孩子獨闖10多國旅遊!郭銘蘭 : 關於旅行這件事,大人準備好了,就相信孩子 !

【母親群像】妮妃雅背後推手!詩人吳俞萱帶孩子脫離框架,「玩」出自由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