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備孕期的營養!不孕治療補充營養須視個人需求,推薦可均衡攝取營養的地中海飲食享好孕
過去,大家的飲食普遍是粗茶淡飯,營養品質不算好,可是孩子一個接著一個生,對照現代人吃得好,怎麼反而容易為不孕所困擾,旭陽診所副院長許沛揚表示,「雖然現代人吃得好,但往往營養過剩,而且飲食偏向不健康,熱量取得源頭錯誤,加上多吃少動,容易有肥胖的問題」。
體重過重過輕.都影響懷孕
許沛揚醫師指出,「目前科學上已知營養的失衡可能導致一些孕期併發症,光是體重過多或過少都可能造成問題」。
就肥胖(在亞洲人的建議是BMI≥23 kg/m2就是過重、≥25就是肥胖,以160公分的女性為例,超過64公斤即符合「肥胖」的定義)而言,與第二型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健康問題有關,同時也會增加不孕症的風險,「在不孕個案中,約有10~15%因肥胖所致」。他強調,「即使接受不孕症治療,肥胖的狀態也會導致治療成功率下降。此外,肥胖個案若懷孕,孕期併發症如早產、死產、妊娠糖尿病、子癇前症等風險也顯著較高」。
體重過重不好,過輕也不好,BMI<18.5 kg/m²的女性會增加不孕的風險,孕期併發症如早產、低出生體重、胎兒異常(如腹壁裂)的風險則會上升。
雖然肥胖與基因有關,但仍可藉由改變飲食習慣、適度運動控制體重,「如果成效不彰,必要時,需要以醫療方式介入」。許沛揚醫師提醒,「若年齡允許,及早控制體重,除了對身體有益,對備孕及孕期都有好處」。通常建議肥胖者先減重再懷孕,「臨床上,常見超過35、36歲因肥胖而不孕的患者,沒有時間等減重成功,但這樣又會降低懷孕的成功率。因此,最好在33歲前完成減重,否則將隨年齡增加而降低減重效果」。
均衡營養可減少不孕的發生
許沛揚醫師強調,「備孕期的均衡營養可減少不孕的發生,其中有較強研究證據支持的是地中海型飲食,也有研究顯示減少反式脂肪、飽和脂肪酸(動物性脂肪或熱帶油,如棕櫚油、棕櫚核仁油與椰子油)、速食、含糖飲料的暴露,可增進懷孕機會」。
他表示,地中海型飲食由均衡且多樣化的營養素組成,可預防先天性異常、早產、高血壓疾病及妊娠糖尿病,類似的飲食模式(富含蔬菜、堅果、魚類和穀物)不僅能提高受孕機率,還可透過其抗氧化特性,對後代的口面裂、先天性心臟和四肢缺陷具有保護作用。
反觀西式飲食,以加工食品為主且水果攝取量低,其促進發炎的特性會降低生育能力,增加流產率,即使補充葉酸,神經管缺陷的風險仍較高。但許沛揚醫師指出,「在台灣,要力行地中海型飲食似乎有困難,國人喜愛麵食,而許多麵食正是加工食品」。
地中海型飲食主要特點
針對地中海型飲食主要特點,許沛揚醫師說明如下:
.高比例的植物性食材:以新鮮蔬菜、水果、全穀物、豆類和堅果為主,提供豐富的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
.健康脂肪來源:大量使用橄欖油(不飽和脂肪)做為主要烹飪油,並適量攝取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魚類和堅果。
.適量的蛋白質:蛋白質來源主要來自魚類、海鮮、家禽和豆類,紅肉的攝取相對較少。
.低加工食品:少用高糖、高鹽及加工食品,飲食更貼近天然形態。
.適量乳製品:以乳酪和優酪乳為主的乳製品,適量攝取。
.紅酒適量(視個人健康狀況而定):少量的紅酒被認為有益健康,但並非必要,「不過,備孕不建議飲酒」。
一般備孕.重視葉酸與維生素D
許沛揚醫師指出,「許多營養素的缺乏可能與孕期併發症及胎兒異常有關,其中最常被提及的就是葉酸(維生素B9)及維生素D」。他分別說明如下:
葉酸
葉酸是水溶性維生素,「對DNA合成和細胞分裂至關重要,特別是在懷孕早期,是胎兒發育神經管的階段,最需要葉酸。科學證據顯示,在胚胎發育的器官形成關鍵期,補充葉酸能有效預防至少70%的胎兒神經管缺損(如脊柱裂和無腦畸形)」,故在備孕期即應開始補充葉酸,避免在最需要葉酸的時候,體內濃度卻處於低下狀態。
葉酸的天然來源包括豆類、綠葉蔬菜、柑橘類水果。除了飲食,建議備孕女性每日攝取0.4毫克(400微克)的葉酸。
維生素D
維生素D是脂溶性維生素,對鈣和磷的代謝及骨化有重要作用。「維生素D缺乏與流產、早產、胎兒骨骼健康、氣喘、語言障礙和自閉症的較高風險有關,懷孕期間補充維生素D可減少子癇前症、妊娠高血壓、早產的發生率」。
維生素D可通過日曬由皮膚產生,也可從膳食中獲取,如牛奶、富含脂肪的魚類(鮭魚、鯖魚)及蛋黃等。許沛揚醫師指出,「美國婦產科學會建議每日攝取400~800 IU的維生素D3,備孕期則建議每天可補充2000 IU的維生素D3」。
其他維生素的重要性
除了葉酸和維生素D之外,其他的維生素也重要,例如:維生素A的缺乏與胎兒心臟缺陷、口面裂、胎兒生長遲滯和肺功能損傷有關;維生素E的缺乏與早產、胎盤早期剝離、胎兒先天性心臟病、口面裂、新生兒氣喘有關;維生素B12的缺乏與胎兒心臟缺陷、生長遲滯、神經管缺損、早產及流產有關。
許沛揚醫師表示,「整體而言,建議備孕期即開始補充以葉酸為主的女性專用或是孕期專用的綜合維生素,減少各種維生素缺乏的機會。同時,補充綜合維生素還能提供部分的重要礦物質,如鐵、鈣、碘,對懷孕的準備也有幫助。
他補充,「除非有不足的狀況,再考慮吃單方劑型」。
不孕治療.視個人需求補充
至於正在接受不孕症治療的個案,會更強調健康飲食的重要性。許沛揚醫師指出,「目前已知身體的慢性發炎對於不孕症治療有負面影響,因此,在飲食上更建議要減少『發炎食物』的攝取,例如:紅肉類、加工肉品、各式糕點餅乾、精緻澱粉製作的食物、油炸物、高糖食物及飲料等」。
即使受不孕症困擾,營養補充建議與一般備孕者相同,然而,他強調,「針對不同狀況導致不孕的診斷個案,有些補給品可能有好處。不過,補充過量可能引起反效果,因此,建議在使用這類補給品前,應與不孕症專科醫師討論」。
許沛揚醫師舉例如下:
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女性.可考慮補充「肌醇」
肌醇是一種天然存在於人體和多種食物中的化合物,屬於糖醇類,具有多重功能,在體內負責細胞訊息的傳遞及細胞結構的建置。此外,肌醇也會影響卵巢顆粒細胞的增殖和成熟,對卵子生成有一定的影響,由於在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患者,卵泡中的肌醇轉換平衡受影響,補充肌醇可能有幫助,但科學證據有限。
卵巢存量低下的女性.可補充「DHEA」
DHEA在體內主要由卵巢及腎上腺所分泌,是男性素的前趨物,而女性體內的男性素主要是作為女性荷爾蒙的原料,是卵泡澡期發育的關鍵因素。過往有一些研究討論補充DHEA對於接受試管嬰兒治療的個案可能可以增加成功率,尤其針對卵巢存量低下的狀況。雖然有零星的科學證據,但現今實證醫學都講求高品質的證據力,他強調,「DHEA對於增進試管嬰兒成功率的證據力等級較低,也就是使用後的療效不確定,使用前,最好還是跟生殖醫學科醫師討論過利弊後,再考慮是否使用」。
高齡或卵子品質低下.可考慮補充「Q10」、「褪黑激素(在台灣是處方用藥,不當作營養品)」
Q10是一種類似維生素的輔酶,是一種天然存在於人體內的抗氧化劑,對於細胞線粒體能量產生相當重要。
女性隨年齡增長,線粒體功能降低和體內氧化壓力的增加,都會影響卵子的品質與功能。因此,過往的研究就試圖補充Q10來改善卵子品質和促進胚胎發育,「零星的科學研究指出,接受試管嬰兒治療的女性,補充Q10也許能提高卵子數量、胚胎品質及植入成功率,但這些科學研究的證據力等級普遍較低,無法確切證明Q10的效用,所以,Q10的使用並沒有被納入標準的生殖治療建議中,僅能做為一種附加治療」。
褪黑激素是一種由腦內松果體分泌的激素,主要調節人體的生理節律;褪黑激素本身也具有抗氧化的作用,能夠中和自由基,減少卵巢和卵母細胞受氧化壓力的影響。
「根據一些研究顯示,在試管嬰兒治療過程中,補充褪黑激素可改善卵巢功能,藉以增加取得卵子的數量和質量。褪黑激素對於卵巢儲備功能下降的女性或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可能有幫助,不過,褪黑激素的相關研究仍舊受限於研究的設計與規模較小,證據力等級偏低,同樣僅能做為附加治療的手段」。
調整陰道與內膜環境的益生菌
益生菌是指對人體健康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女性的陰道及子宮內都有益生菌的存在,「目前的研究顯示,補充陰道益生菌可能對提升試管嬰兒成功率有些許幫助,尤其對於反覆陰道炎或是子宮內膜慢性發炎的狀況可能有幫助,但科學證據力等級低,同樣僅做為一種附加治療」。
使用營養補充品增進健康,是許多現代人的養生方式,特別是在有狀況時,更想要寄望營養補充品改善問題,例如為不孕所困,許沛揚醫師提醒,「吃營養補充品無可厚非,但應把握兩大原則:成本不能高、有適當的科學證據」。他再次強調,「針對不孕症需要額外補充的營養品,除了要進行個體化的評估,還必須監測反應,就像補充DHEA,過量可能造成男性素過度上升,反而可能有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