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丸醫師的媽媽經】月子坐得好.一生沒煩惱,全家身心靈平衡比高價更重要!
對於坐月子,每個人在意的點不同,魚丸醫師認為產婦需要休息,但也不是什麼都不能做的病人,過往強調產婦多躺著休息的習俗,有其時代背景,如今,應審時度勢,依媽媽的需求客制化坐月子內容,才不會「好意被雷親」,反而成了媽媽的壓力來源和對媽媽的情緒勒索,其實坐月子真的沒有那麼多禁忌。
不論月子中心、月子餐,或9小時、24小時月嫂,魚丸醫師剛好都體驗過,這期就以消費者媽媽的角度,來跟大家分享快樂坐月子的經驗吧!
方式.依各產家的形態和特質選擇
不管是選擇月子中心、自己訂月子餐在家,還是選擇月嫂來幫忙,魚丸醫師認為,應該「以整個家庭(當然包含媽媽)最大健康利益化來考量」,當然「符合安全法規」最重要,而不是攀比誰家的月子中心比較貴,或是誰家有附的寶寶滿月照比較漂亮。
有了寶寶後,生活絕對跟兩人世界不一樣,伴侶必須合作,不可能完全AA制,彼此應該互相尊重、合作、共同迎接和學習照顧這個新成員的技巧,而不是單方面由媽媽或爸爸承擔責任,伴侶的愛也不是用出多少錢住月子中心來衡量。
魚丸醫師的四胎坐月子,沒有把找家人幫忙坐月子列入選項,第一、我覺得照顧嬰兒還是交給專業人員;第二、媽媽婆婆對於照顧小嬰兒的印象早已是20~30年的事了,體力也大不如前;第三、我不想在產後需要休息和荷爾蒙需要調節的時候,還要心靈溝通,也不想麻煩長輩。
所以,當初生大寶後,選擇月子中心,首要考量是「合格立案」、母嬰照護人員專業度、地理位置(先生上班的通勤距離),當然,還有房間空間舒適度和一些媽媽教室課程等,最後才是價格。
現在目前提供產婦產後照顧機構分為:
.產後護理之家
依「護理人員法」向衛生主管機關申請並核准立案,提供「護理服務」。
.坊間坐月子中心
提供膳食及住宿,沒有護理人員不得執行護理服務。
在衛福部的網站可以查到產後護理機構的立案資訊和評鑑結果,還有為了保障產婦及嬰兒安全及權益的契約範本參考,選擇產後護理機構的時候,除了看裝潢、環境,內在的安全、專業度、護嬰比等也很重要。
.月嫂
現在有月嫂平台,也有月嫂單獨接案,我覺得要優先考量合法和有托育資格認證,再來就是能不能溝通調整,還有如果預產期有變化或是媒合適應不合拍,能怎麼補償替換等。最後,就是隱私,別人的經驗固然可以參考,但別人的蜜糖可能是我的毒藥,如果講太多以前服務個案的隱私小故事,其實也是我的警示紅旗。
不求完美.但求互相尊重
魚丸醫師的第二胎是選擇24小時月嫂,純粹就是不想跟大寶分開,將二寶誕生造成大寶生活上的異動降到最低,我是先找推薦的月嫂媒合平台,再預約面試。
基本考量不外乎就是照顧寶寶的專業知識,以及與月嫂互動的感覺。照顧寶寶的知識部分,我建議爸媽也要有基本概念,大方向可參考寶寶健康手冊,就手冊內容和月嫂討論,來評估自身的接受度,還有基本一些證照和進修證明加分等。至於面試的互動,當然是看人與人的連結對不對盤,習慣不同時好不好溝通,例如:菜色口味、照顧寶寶習慣,如果真的不合,平台有無配套方案等等。
合拍的月嫂帶你上天堂,但我覺得還有一個關鍵,就是互相尊重,月嫂很專業但不應該過於強勢,仍應尊重產家;產家也應該要尊重月嫂,月嫂再怎麼專業和俐落,畢竟沒有三頭六臂,不可能全程24小時顧寶寶、顧媽媽,又要煮三餐加點心,還要熬大風草,做家事到一塵不染。沒有完美的媽媽,當然就不要求完美的月嫂,一些基本的底線不踩雷,安全第一最重要。
魚丸醫師提醒「不要為了訓練作息而趴睡,這真的是風險」,還有1~2個月大的嬰兒半夜會起來喝1~2次奶是正常,「寶寶主導式瓶餵、觀察寶寶的飢餓反應,依照寶寶需求餵奶」,這不管是餵母奶還是配方奶,不管是瓶餵還是親餵,都是家長、月嫂、保母要學習的事。
媽媽心情好最重要
不過,不管是住月子中心或請月嫂,魚丸醫師想提醒,出了月中才是見真章,有人幫忙多休息很棒,但還是要未雨綢繆,規劃習慣一下之後的生活模式,離開月子中心或是月嫂要離開之前,至少利用3~5天或一週,了解寶寶作息,熟習寶寶的飢餓反應,怎麼抱寶寶大人小孩都舒服,寶寶哭怎麼安撫等等,可以讓媽媽╱爸爸和寶寶儘早培養默契,與其之後回家有從天堂跌落地獄之感,不如一開始就在人間。
生三寶、四寶的時候,因為想全親餵,我只找9小時月嫂,阿姨在白天時,煮各式好吃的料理和幫我打點家務(人口數多的家庭,衣服摺起來真的有點多),還有幫寶寶洗澡、洗屁股。另外,在其他孩子歡的時候,幫我照顧嬰兒,默契建立起來後,合作很愉快,媽媽順心就是坐好月子呀!
育兒本來就是一條學習之路,「做中學,磨合調整」是育兒旅途的核心,家庭成員需要的是合作呀!
四寶媽魚丸醫師
「魚丸醫師的媽媽經」是一個兒科醫師&四寶媽咪分享育兒經驗的小天地,望可以增能父母,也增能自己。Empower parents, empower myself.
#月子坐得好不好媽媽心情很重要
#依循古法也要與時俱進
#坐月子媽媽適時休息很重要,但也要記得儘早和寶寶培養感情和默契,因為月子結束後才是見真章的開始
#更多母乳哺育和育兒資訊歡迎追蹤FB:魚丸醫師的媽媽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