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專欄> 焦點話題> 小S在家中放置大S骨灰罈,想隨時跟姐姐說說話。這些國外藝術家把骨灰作成花器、畫作、飾品….日本還有「手邊葬」把牌位變家中擺飾

小S在家中放置大S骨灰罈,想隨時跟姐姐說說話。這些國外藝術家把骨灰作成花器、畫作、飾品….日本還有「手邊葬」把牌位變家中擺飾

大S驟逝令家人不捨。若小S想要把骨灰留在家中,有什麼方式呢?來看看國外藝術家怎麼做。

文章目錄

大小S

大S的死訊來的太突然!家人一時之間都無法適應,她這麼快就不在身邊....目前大S的骨灰已回到家中,小S也證實,不會替姊姊舉辦告別式。要用她一貫的低調方式,安安靜定地送她離開。

據悉,目前骨灰罈還是放在家中,原因是小S想要每天看到姊姊,不要讓大S孤伶伶地放在靈骨塔。小S現在還是每天以淚洗面。骨灰在家,小S有空就可以去跟姊姊說說話。

如今大家對於骨灰放家中的禁忌,已經不再這麼傳統,尤其許多國外藝術家,更嘗試把骨灰作成藝術品,成為身邊永恆的陪伴。如果想把骨灰放家中,可以怎麼作? 

骨灰可以怎麼陪伴1.化為花器

骨灰花器
(圖片翻攝自Marianna粉專)

美國旅遊攝影師 Marianna Jamadi,因為花了五六年的時間,都找不到適合存放親人骨灰的容器,因而陷入苦惱。直到後來她跟陶器工作室一起合作,把骨灰罈變成花器、燭台或是陳架上的裝飾品,才發現:這就是她想要封存思念最適合的方法!而她自己也因此多了一個身分:骨灰藝術家。


(圖片翻攝自Marianna粉專)

Marianna說:「時間可能會讓悲傷變得不那麼急切,但我們對親人思念還是無限。藉由這樣的方式,我們可以把最難受失落的感情,化為幾乎可以觸摸的容器,我們學會愛這些疤痕,這也時時刻刻提醒著我們,愛確實存在。」

骨灰可以怎麼陪伴2.化為畫作

骨灰畫作
(圖片翻攝自:ABC News)

32 歲的亞當布朗 (Adam Brown) 在密蘇裡州堪薩斯城外格蘭德維尤的一間工作室裡創作了這幅藝術作品,他使用親屬送來的火化殘餘物並將其與顏料混合,創作出了一幅“永恆記憶”的作品。

布朗斯的構思來自於他的一位朋友,對方請他為自己已逝的愛人畫一幅肖像,並且提出肖像要有不同尋常的紀念性,布朗斯便產生用骨灰作畫的想法,進而創作出「骨灰肖像」。

灰燼的質地類似於沙子。他把骨灰與油漆、工藝膠和樹脂混合,融入紀念肖像、風景或抽像作品的設計中,同時融合了死者最喜歡的顏色和個性。

這些骨灰畫作放在壁爐架上,當你把當作藝術品,這也是你可以緬懷他曾經活過的好方法。

骨灰可以怎麼陪伴3.化為水晶球

骨灰水晶球
(照片翻攝自:Artful Ashes)

來自美國西雅圖的藝術創作公司Artful Ashes,卻把逝者的骨灰製作成一件件玻璃藝術品,老闆格雷製作時會依照客戶需求,先收集少量骨灰作為玻璃球的中心,在經過一系列吹製和塑形,使玻璃球更加圓滑,同時還把客製化文字鏤刻在上面,讓每一件藝術品都是獨一無二的回憶。

骨灰可以怎麼陪伴4.化為飾品

其實早在14世紀就有「治喪戒(Mourning Ring)」出現,是當時未亡人紀念離開世上的親人,一般以女性戒指比較常見,當時是用親人的頭髮作為戒指的一部份。

現有還有鑽石公司可以承作,把骨灰變鑽石,利用超高壓和高溫技術以及催化劑等配方,製作鑽石戒指。

骨灰鑽石
(圖片翻攝自:www.everdear.com.tw)

前幾年藝人艾成因意外逝世,妻子王瞳在他辭世後選擇些許骨灰製作成項鍊與戒指,將這些紀念物送給父母與自己,分別將項鍊送給父母,將戒指送給自己,這就像是他仍在身邊陪伴一樣。

但建議佩戴者需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備和情感承受能力。對於無法接受親人離世或對此類飾品有心理障礙的人,應避免佩戴。

骨灰可以怎麼陪伴5.日本手邊葬,把牌位變成家中擺飾

手邊葬
(照片翻攝自:Inori Orchestra)

日本喪葬用品品牌Inori Orchestra倡議了「手邊葬」這個概念,把牌位變成像小房子造型的佛壇。一改過往佛壇沉重的視覺印象,使用溫潤的木頭製作,底座還可以拉開當成抽屜使用。放在家中玄關,就像一般置物櫃。

2001年,美國911事件造成重大傷亡。有孩子將媽媽生前的照片放在墜子裡,紓解失去至親的悲傷。Inori Orchestra品牌負責人山崎就從新聞當中得到靈感,在2005年成立「手邊祭祀推廣協會」協會,積極推動這種嶄新的喪葬觀念。

小骨灰
(照片翻攝自:Inori Orchestra)

Inori Orchestra把供奉逝者的牌位變得親切又可愛,祖先牌位也可以變家中擺飾,讓牌位自然地成為居家陳設的一部分。家中的親屬也可以常常去找祂說說話。這也是紀念逝去家人,一個很棒的方式!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