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上一個生意腦!媽媽斜槓網路開店很難嗎?從這3點看懂趨勢,收入倍增指日可待
產業瞬息萬變,如何看懂趨勢?
乾拌麵、涼感衣、髒髒包、韓國壓扁可頌⋯⋯在這個瞬息萬變的電商市場中,爆紅商品關鍵字以極快的速度不斷更新,而要怎麼做才能培養看準趨勢的能力,避免變成只是跟風?
這個問題聽起來雖然困難,但其實可以從幾個簡單的步驟開始,逐步建立起敏銳的市場嗅覺和靈活的應對策略。
看懂趨勢這樣做1:追蹤產業龍頭動態
龍頭企業通常擁有豐富的資源進行市場評估和預測,因此,在品牌還沒有太多資源可以運用時,可以透過觀察龍頭企業的戰略動向,來推估未來市場趨勢。不過,觀察產業龍頭,不代表是要盲目跟隨龍頭的策略,而是要思考在龍頭看準的市場以外,自己還有哪些利基點可以進攻。
看懂趨勢這樣做2:了解市場動態
想了解市場動態,需要從大趨勢出發,結合小現象的觀察。
大趨勢分析,包含政府機關發布的產業報告、產值、產業上中下游的股票變化等,透過觀察年增率、月增率等數字,都可以看出現在產業走勢是往下還是往上,並可進一步思考數據變化背後的深層原因,以及這對公司本身會帶來什麼影響。由大型市調分析公司所發布產業分析報告,有一定的指標性,這些都能做為判斷未來布局的指標之一。
而小現象觀察,則可以關注論壇、社群等平台的討論,包含像是PTT、Dcard、Facebook 社團等,從中推論這類型的問題和狀況,是否會造成整體性的影響。如果某些健康食材的搜尋量在短時間內急劇上升,那這就很可能是下個暢銷品出現的指標。
看懂趨勢這樣做3:關注新聞時事
除了產品痛點,商家也可以觀察是否有因應新的生活方式帶來的新消費趨勢。
舉例來說,疫情過後,市場出現了幾個顯著的新趨勢,反映了消費者行為和需求的改變。首先,混合工作模式與靈活生活方式成為常態,許多企業在疫情後仍保留了部分遠端工作的彈性,這使得家用辦公設備和雲端協作工具等需求依舊強勁。
同時,數位遊牧的生活方式逐漸興起,許多人選擇在不同的地點工作,進一步推動了短租市場、共用工作空間和相關服務的成長。
體驗型消費逐漸復甦
疫情期間人們的旅行和娛樂需求受到壓抑,隨著限制解除,消費者開始投入更多在旅遊、餐飲和戶外活動上。體驗型經濟,從音樂會、健身到沉浸式活動,成為後疫情時代的一大趨勢。這表明消費者越來越注重生活品質,並尋求超越物質的體驗。
數位健康與心理健康的需求,也顯著成長
疫情讓人們更重視健康管理,數位健康應用和遠程醫療服務因此迅速發展。除了身體健康,心理健康也成為焦點,現代許多消費者開始使用心理健康App、冥想工具等,反映了人們對於身心整體健康的需求增強。
永續與道德消費的意識日益普及
疫情後,消費者更加關注產品的環保性和企業的社會責任,對於使用再生材料、碳中和生產技術等永續發展的產品需求不斷增加。這種趨勢延伸到多個領域,包括時尚、食品和科技,企業如果能夠在產品設計中融入永續理念,將更具競爭力。
最後要提醒的是,有這麼一句話:「市場唯一不變的,就是它不停地在改變。」今天分析出來的結論,很可能明天就過時,也因此,我們要追求的不是百分之百的預測準確率,而是應該要時時保持開放和勇於試錯的精神!
書名:打造快速獲利的電商生意腦:6大面向╳23種經營思維,讓35,000家公司接軌成長引擎的實戰攻略
出版社:采實文化
作者:CYBERBIZ電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