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喊無聊?專家說:讓孩子自己想辦法避免無聊,比家長出手解決更有益處
「我好無聊!」身為家長,你上次聽到孩子說他無聊是什麼時候?一小時前?五分鐘前?你的反應是什麼?大多數父母都擅長用各種方式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例如藝術和手工、遊戲、出遊,讓孩子不感到無聊。
但這完全是家長的責任嗎?英國精神科醫生兼作家卡爾馬西博士(Dr. Carl Marci)說,讓孩子自己想辦法避免無聊,比家長出手解決更有益處。例如,當他的孩子告訴他他很無聊時,他會告訴他們無聊對他們的大腦有好處。然後他會敦促他們去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但不要使用科技或任何與網路相關的東西。
馬西博士說:「他們會對我生氣,但幾分鐘後,他們就會開始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或者通過玩耍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孩子總是喊無聊?家長別擔心,因為無聊有好處
馬西博士表示,讓孩子感到無聊也有一些好處,主要的是自我調節和情緒控制。他說,幼年時期過度使用媒體和螢幕時間的主要問題是,孩子學會將媒體用作「情緒調節器」,這樣一來,孩子們接觸網路和螢幕的機會就會越來越多。數位網路內容不所不用其極想吸引大眾的注意力,讓人盡可能長時間參與其中,成年人都無法避免這種漩渦,更何況是孩子。但這卻是他們學習的關鍵期,該進入深度思考的時候,所以影響甚鉅。
孩子總是喊無聊,千萬別讓他栽進數位世界消磨時間
這對孩子調節情緒的能力也有關鍵影響,過於頻繁沉溺在數位世界,更容易產生負面情緒,像是沮喪、孤獨和憤怒。馬西博士提到大腦調節情緒的能力就像「要嘛使用要嘛失去的肌肉」。當孩子們沒有學會如何透過表達、玩耍和其他健康行為來管理自己的情緒,與他人交流,而是學會忽視自己的情緒,或用螢幕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後果令人擔心,這也是當孩子感到無聊又無法接觸螢幕時,會有一系列反抗或難以忍受的表現。
孩子總是喊無聊,父母可以做什麼呢?
那麼當孩子在長途旅行中,感到無聊時,不讓他們看電子螢幕,可以怎麼辦?並不是說孩子絕對不能接觸電子產品,目標應該是控制使用的時間和質量。如果孩子在車上容易暈車,不適合低頭玩玩具或看書,則可以準備一些音樂、有聲故事或兒童Podcast,讓孩子閉上眼睛放鬆聆聽。
孩子感到無聊,是因為覺得自己只是「被帶著走」,可以透過「任務挑戰」,讓他們變成旅行小幫手!可以準備幾個簡單又有趣的旅途挑戰。像是讓孩子計算,「看到幾台紅色車子」、「經過幾座橋」等;或是給孩子簡單的地圖,讓他幫忙「指引」下一站在哪裡。也可以給孩子一台小相機,請他幫忙拍下旅途中有趣的風景,讓孩子畫圖或寫下旅途中的特別時刻,如「我今天看到了什麼?」、「哪一刻最開心?」
當孩子感到無聊時,家長不需要急著填滿他們的時間,而應該視之為培養創意、獨立思考與探索能力的機會。透過適當的引導、活動建議,以及創造豐富的環境,孩子將能夠學會如何自己發現樂趣,並享受獨立遊戲的樂趣。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明白「無聊」並不是一件壞事,而是一個發現新樂趣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