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兒> 嬰兒照護> 全台首例!一個月女嬰染腸病毒重症「伊科11型 」,出現嗜睡、活動力下降及餵食困難等情形

全台首例!一個月女嬰染腸病毒重症「伊科11型 」,出現嗜睡、活動力下降及餵食困難等情形

不只是流感,首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伊科11型 」病例,更出現在一個女嬰的身上。

文章目錄

腸病毒感染為幼兒常見的疾病之一,而腸病毒包含小兒麻痺病毒、克沙奇病毒、伊科病毒及腸病毒等種類,每一個種類還可分為多種型別,總共有數十種以上。

2025年首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為南部1個多月女嬰,1月31日出現嗜睡、活動力下降及餵食困難等情形,2月3日有低體溫情形,2月4日因出現呼吸急促、血氧下降及心搏過慢,急診就醫收住兒科加護病房,經通報並檢驗確認感染「伊科病毒11型」。

女嬰染腸病毒重症,「伊科11型 」

腸病毒

今年首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個案為居住於高雄市的1個月大早產女嬰,出現嗜睡、活動力下降及餵食困難等情形,急診就醫進入兒科加護病房,確認感染伊科病毒11型。而女嬰1月31日出現精神不佳、餵食困難等情形,2月3日低體溫,4日因呼吸急就醫,5日醫院採集腦脊隨液檢出腸病毒陽性,11日判定為感染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重症確診個案,目前已出院返家,

今年累計1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與2021年至2024年同期病例數當;另外2021年至2024年累計重症病例分別為0、3、11、12例,其中個案感染年齡未滿1歲幼童分別為0、1、4、8例。呼籲父母留意幼童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

嬰幼兒,最容易因疏於防護被傳染

預防腸病毒

腸病毒感染全年都可能發生,尤其在家庭以及人口密集的地方更容易傳播。

一般來說,成人感染後通常症狀較輕微,但是容易因為疏於防護 ,而將病毒傳播給免疫系統尚未發展成熟的嬰幼兒,尤其家長及托育機構務必隨時保持警覺,留意嬰幼兒健康狀況 ,落實個人及幼童手部衛生與環境清潔。尤其大人出外返家後,務必先更衣,在摟抱、餵食嬰幼兒前,應以肥皂正確洗手,並時常清洗及消毒嬰幼兒常接觸的物品及玩具,以降低嬰幼兒感染腸病毒的機會。

勿輕忽嬰幼兒重症前兆病徵

而5歲以下的幼兒為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請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長庚醫師團】面對腸病毒大流行,請父母務必提高警覺,一起守護孩子的健康!
腸病毒來勢洶洶,腸病毒單周停課的班數達到329個 ! 破解5大腸病毒迷思 ,「不是只有夏天才流行」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