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百貨因男童尖叫大哭,引發爸媽與路人火爆衝突!出門前、出門後,7方法幫助避免孩童在公共場合哭鬧
新竹某百貨公司15日發生糾紛,影片在網路上流傳。一名男子因為逛街時聽到年約4歲的男童,尖叫約10餘分鐘,於是出言斥責,父親不忍孩子被罵,也與男子大吵起來!雙方你來我往,大聲怒吼,引來許多路人圍觀,兩個孩子也站在一旁觀看。
火爆衝突影片引來兩派網友論戰
男子說:「自己逛街是來放鬆的,為何要承受沒家教的結果?他聽到對方家長只是說:3、2、1……但是根本沒有做有效的處置。爸媽不教,那就讓被打擾的人來教。」
這一事件引來兩派網友論戰。有人認為小孩沒辦法控制,當下就應該馬上抱離現場。
但也有人認為,家有情緒難以控制的孩子,那痛苦是旁人無法體會的。更何況男子大聲怒吼,情緒控管的能力,是否也跟孩子差不多?
孩子公共場合哭鬧,7方法應對
生兒育女已經夠累了,相信在路上又被指著鼻子罵「沒家教、沒規矩」,爸媽也會受傷。
教養專家單中興表示:「若想讓孩子建立有禮貌、有教養的好品格,父母的堅持極為重要」,需要長期地堅持並做好構通,適時接納孩子的情緒,日積月累地經營下去,就能讓孩子在公共場合表現愈來愈好!
如果要孩子在外能夠守規矩,爸媽可以這樣做:
1.出門前心理健設
要出門之前,可以跟小孩先解釋這次的行程:比如去哪裡?要逛多久?會看到什麼?
並且約法三章,如果做出什麼樣的行為,就會馬上回家,或是做出怎麼樣的懲罰。讓孩子有心理準備,而不會用大吼大叫的方式,跟爸媽表達想要回家。
2.讓孩子有參與感
有時候爸媽顧著逛自己的,卻沒發現到:小孩其實很無聊!爸媽要記得跟孩子解釋路上看到的事物,或是讓孩子一起參與意見討論。如果孩子認為自己也是在逛街,而不是只是跟著爸媽逛,就會比較有耐心陪伴爸媽完成接下來的行程。
3.注意孩子的需求
當孩子餓了、累了、尿布濕了,若不知如何表達,就常以尖叫的方式表示。爸媽可以詢問孩子的需求是什麼,並且也要準備好點心、玩具等小物,確保孩子能在過程中感到舒適。
4.先帶離災難現場
因為有時候小小孩陷入某種情緒後,就要花上好一陣子才能冷靜下來。這時爸媽也不用太執著一定要利用「機會教育」,在這個場合惡狠狠地罵他一頓。在公共場合的壓力下,不管大人或小孩都不太能冷靜討論。
爸媽可以先把孩子帶到一個不會妨礙到別人的空間,等孩子發洩完情緒,並協助他發洩完自己的情緒,冷靜下來之後,再繼續你們的行程。
5.不管是威脅還是規定,說出口就要做到
而當孩子哭得天翻地覆,爸媽也很容易心軟讓步,讓孩子認為自己能掌控父母,哭鬧可以達到目的。
所以如果爸媽在當下說:再哭就帶你回家、再哭就不買玩具…..就一定要做到,千萬不能反反覆覆。
6.切忌無效溝通,要做積極處置
另外當孩子哭鬧時,我們常常看到爸媽已經累到放空,嘴巴上只說:「No No、不可以喔……」但是卻已經無力再做更多的處理。
我們明白爸媽此時一定很累,但當在公共場合吵鬧的情況發生,爸媽時一定要做積極處置。如果孩子看自己哭鬧尖叫,還是無法引起爸媽積極的處理作為,那麼尖叫可能就會持續更久。
7.別忘了鼓勵做到情緒控制的孩子
如果經過講理之後,孩子終於能在哭鬧後做到情緒控制,冷靜下來,爸媽也不要忘了給孩子言語的肯定和鼓勵。這對提升小孩的自信非常有幫助。也能夠幫助他了解,他的行為,為你們帶來了一場美好的旅程。
延伸閱讀:
【培果教育專欄】小孩愛尖叫怎麼辦?傾聽他們內心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