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活動力不佳,小心可能是腦膜炎作祟,及早預防是王道!避免嬰幼童傷殘威脅找上門
嬰幼兒容易受到感染性疾病的侵襲,是因為免疫系統還不成熟所致1,然而並非每一次的感染都能讓孩子安然度過,有些具致命危險的細菌性感染,在孩子的抵抗力尚未成熟之前,很容易在症狀不明顯的狀況下5,隨著病程的變化快速而演變為重症,甚至危及生命2。臺中榮總兒童醫學中心嬰兒科主任許雅淇指出,「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侵襲性腦脊髓膜炎2,就是需要父母多認識,並加強預防措施的疾病」。
侵襲性腦脊髓膜炎來勢洶洶.未治療致死率高達5成3
許雅淇醫師表示,侵襲性腦脊髓膜炎與一般常見的呼吸道疾病一樣,主要由飛沫與接觸傳染,感染後約2~10天會出現症狀2。「初期症狀很類似感冒,包括發燒、咳嗽等2,5」,一旦細菌侵犯血液和腦部時,可能會造成敗血症、腦膜炎,導致出現劇烈的頭痛、頸部僵硬、噁心嘔吐、甚至會昏迷2,也有患者會產生肢端末梢壞死、出血性紫斑等5,18,19。」
許雅淇醫師提醒,「特別要注意1歲以下的嬰兒,由於臨床症狀不典型,很容易讓父母以為只是一般感冒。若出現發燒、嘔吐、躁動不安、活動力差等症狀時,請務必儘速就醫,否則隨著病情急轉直下,可能變成重症2,5」。
她表示,「侵襲性腦脊髓膜炎若未及時治療致死率可高達50% 3,即使及時治療,還是有8~15%的死亡率6。幸運存活者也有20~30%的機率留下影響一生的後遺症2,7」。後遺症包括:聽力與智力受損、癲癇、截肢等4,甚至國外研究有近一成半的孩子會出現學習障礙8。此外,曾經罹患腦膜炎的兒童及其家庭也可能面臨精神健康問題,包括孩子承受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症狀(PTSD)、母親罹患精神疾病風險增加9等。
24小時內可能死亡5 侵襲性腦脊髓膜炎早期症狀難發現 2,5
侵襲性腦脊髓膜炎的初期症狀容易與普通感冒或流感混淆,孩子可能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2,5,讓許多家長難以察覺病情的嚴重性。然而,隨著病程的快速發展,孩子可能出現嘔吐、躁動不安、活動力差等異常反應2,5,都是家長須留意的警訊。
侵襲性腦脊髓膜炎的威脅在於其高致命率與病程變化快速,病程可能在24小時內從無症狀快速進展至死亡3。若未能在關鍵時間內接受治療,細菌可能侵入中樞神經系統進而引發敗血症等致命併發症12。對於嬰幼兒和免疫力較弱的孩子來說,延遲治療的危險尤為顯著,極短的時間內便可能對生命構成威脅。
許雅淇醫師表示,「台灣就醫方便,當父母察覺寶寶有異狀,若能及時就醫,即使是診所,醫師也多有相當的敏感度,會儘速幫助轉診到大醫院,降低重症的發生機會」。
因此,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該特別留意孩子的身體狀況,當孩子出現異常症狀時,必須提高警惕,並細心觀察。
侵襲性腦脊髓膜炎好發於免疫力較脆弱的嬰兒
疾管署曾於2024年3月19日公布當年首例本土侵襲性腦脊髓膜炎確診病例,個案為年僅4歲的女童,出現咳嗽、鼻塞等呼吸道症狀,一週後咳嗽加劇,並陸續出現發燒、嘔吐、全身無力等症狀,雖多次至診所就醫,但未見改善,之後,因四肢出現紫斑至醫院就醫,醫師評估收住加護病房,住院當日即出現痙攣及意識改變,經檢驗確認感染侵襲性腦脊髓膜炎13。
許雅淇醫師表示,侵襲性腦脊髓膜炎是一種全年齡層都有可能感染的疾病,尤其好發於免疫力較脆弱的嬰兒10,以及群聚生活者11(面臨校園群聚的幼兒2,12、住校或在軍營中的青少年2)。「根據英國研究指出,嬰兒在5個月大時是發病率高峰期10;美國研究資料則顯示0~4歲以下幼童都是死亡率高峰14,值得注意的是,若不及時給予抗生素治療,致死率將高達5成3」。
她解釋,「未能及時給予抗生素治療的難處,在於疾病一開始的幾個小時,就像感冒一樣的症狀,可能讓父母不以為意而未及時就醫,或是醫師當下就症狀給予感冒初期的處置」。由於病程變化快速且兇猛,必須要及時給予抗生素治療,否則可能在24小時內從非特殊症狀進展到腦膜炎、敗血症、休克,甚至死亡5。
及早採取預防措施勝於治療
面對此一兇猛的疾病,是否有方法可預防?許雅淇醫師表示,「由於每10~20人就有1人為無症狀帶菌者,哪怕是菌量多又強也可能無症狀,但仍會傳染給其他人,且時間可從數天到數月之久,實在難以防範2,18」。不過,仍可從兩方面著手:
日常預防.養成良好個人與環境衛生
由於疾病的傳染方式是透過直接接觸患者的喉嚨和鼻腔分泌物,或是吸入患者咳嗽和打噴嚏而產生的飛沫而感染,疾管署提醒,維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衞生為預防侵襲性腦脊髓膜炎的方法2。
許雅淇醫師強調,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始終是預防感染性疾病的必要之舉,如:勤洗手、戴口罩等,避免觸碰口鼻、儘量少去或久待人多的公共場所,尤其避免與有呼吸道症狀的人共處在密閉的空間2,15。許雅淇醫師指出,「減少感染呼吸道病毒,能避免繼發性細菌感染的機會」。
當前,不少父母會帶著寶寶出國旅遊,她提醒,「在機艙的密閉空間,盡可能做好全套的防護措施」,如:非用餐時間戴上口罩,多洗手,建議隨身攜帶抗菌溼紙巾,適時擦拭手部或可能會觸摸到的餐桌、公共設施。
積極預防.避免憾事發生
每逢流感季,疾病管制署總會大力呼籲民眾踴躍接種流感疫苗,雖然流感疫苗無法完全避免感染,確實是世界衛生組織建議降低重症和死亡最有效的手段16!許雅淇醫師表示,「如同預防流感一樣,預防侵襲性腦脊髓膜炎的有效方式就是接種疫苗,以減少感染與併發症的發生機會」。
孩子的未來充滿無限可能,但侵襲性腦脊髓膜炎卻可能在瞬間奪走一切的美好。
身為兒科醫師的許雅淇醫師,對於孩子年紀小小卻要承受截肢、腦損傷的結果6,也感慨地道出心中的不捨。
許雅淇醫師強調,認識疾病並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對每個家庭而言都是至關重要的。透過日常的健康防護與積極的預防措施,父母可以為孩子的健康築起一道堅實的屏障,別讓疾病成為阻礙孩子追逐夢想的絆腳石,也別讓期待的未來因腦膜炎而永遠缺席。
許雅淇醫師
現任/臺中榮總兒童醫學中心嬰兒科主任
經歷/臺中榮總兒童醫學中心嬰兒科主治醫師.臺中榮總嘉義分院小兒科主治醫師.臺中榮總兒童醫學中心住院醫師、總醫師
學歷/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畢業.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高階醫務工程與管理碩士.東海大學高階醫務工程與管理學系博士班進修
NP-TW-MNU-SMP-250005 | Date of Preparation:FEB 2025
更多疾病相關資訊,請諮詢專業醫護人員
The content is intended for Taiwanese.
References:
1.S. Kingsley Manoj Kumar, B. Vishnu Bhat, Immunology Letters,Volume 173,2016,Pages 42-54,
2.Department of Disease Control of the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2019;1-13
3.WHO;2024;1-3;Meningitis
4.Viner RM;The Lancet Neurology;2012;11;774-783
5.Thompson MJ;Lancet;2006;367;397-403
6.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Meningococcal meningitis fact sheet. Available from: https://www.afro.who.int/health-topics/meningococcal-meningitis [accessed Sep 2024];
7.The 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 Journal 33(7):p 777-779, July 2014.
8.Olbrich KJ, et al. Infect Dis Ther. 2018 Dec;7(4):421-438.
9.Judge, D., Nadel, S., Vergnaud, S. et al. Psychiatric adjustment following meningococcal disease treated on a PICU. Intensive Care Med 28, 648–650 (2002).
10.Ladhani SN;Vaccine;2012;30;3710-3716
11.Spyromitrou-Xioufi P;Eur Journal of Pediatrics;2020;179;1017-1027
12.Marshall H;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20;382;318-327
13.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_國內出現本年首例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確定病例,籲請民眾注意呼吸道衛生,出現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_ https://www.cdc.gov.tw/Bulletin/Detail/Msf9bjIPo8FzNpjMdjjqmA?typeid=9 [accessed May 2024]
14.Sharip A, et al. Pediatr Infect Dis J. 2006 Mar;25(3):191-4
15.CDC;2018;1-2;Meningococcal Meningitis 2018 Health Education Leaflet
16.WHO;2023;1-6;Influenza (Seasonal) [accessed Feb 2025];
17.台灣急診醫學會_台灣急診醫學通訊,第二卷第一期, 2019 [accessed Feb 2025];
18.Stephens DS;Lancet;2007;369;2196–210
19.JOHRI S;Med J Armed Forces India;2005;61;369-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