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醫美術前術後一次問!醫美讓肌膚更年輕,還是更依賴?權威皮膚科醫師詹育彰來解密:術後修護絕對是關鍵!
文章目錄
隨著醫學美容的普及,讓越來越多人心存「做醫美比較快,甚至可取代保養」的觀念。
其實,每一次的醫美療程,即使很多時候肌膚表面看不出變化,但是肌膚底層卻真真切切經歷著「復健期」,既然「進場維修微調」已經成了不可逆的趨勢,但是長遠看來,真的可以取代保養?讓肌膚長久處理「微發炎」狀態真的好嗎?做了醫美,反而「更」需要保養嗎?如何在保養與醫美之間取得平衡,綺顏診所皮膚科主治醫師暨湖光皮膚科診所主治醫師詹育彰醫師,給了我們最完整的解答!
Q1:日常保養與醫美術後保養,這兩者的主要差異?
基本上,日常保養主要著重於清潔、保濕和防曬,目的是防止皮膚受到日常傷害;而醫美術後的保養則更強調「修復」,尤其是針對治療過程中對皮膚造成的破壞,幫助皮膚盡快恢復,並減少修復時間及副作用,比如雷射反黑現象。
一般的防護概念跟醫美後加強修復不同,前者讓它不要受傷,而後者已經受傷了讓它趕快修復回來,這就是兩者的差別。
Q2:醫美術後修復過程中,不同類別療程有何差別?
醫美術後修復過程可分為注射類和光電療法類。
注射類治療通常無明顯創傷,術後保養與日常保養相似不需要特別,著重清潔和加強保濕;光電療法類,又可分為表層沒有開放傷口和有微細傷口肉眼難辨。
有開放傷口包括前者如電波、音波拉皮、皮秒鐳射等,能量波長長、瞄準比較深層的真皮層/脂肪層,術後保養也無需特別去改變。而有微細傷口包括如淨膚雷射,或能量較弱的皮秒雷射或脈衝光,比較沒有明顯的開放傷口,這類治療後照顧有兩個重點。
第一:雖然沒有明顯傷口但仍趕快修復,卻需要溫和型的修復成分,比如神經醯胺。
第二:使用高機能成分,加強皮膚修復和吸收效果更好。
Q3:如何避免醫美治療後的刺激傷害?
避免刺激傷害的關鍵是檢視保養品成分,尤其是防腐劑、乳化劑等可能引起刺激的賦形劑。
對於有開放性傷口的情況,首要任務是保護傷口防止感染,前三天應乖乖使用醫囑藥膏並不要碰水,3天後結痂癒合皮膚上,有多一層保護可逐漸加大保養力度,謹慎使用高機能成分加強修復速度。
7天之後結痂剛掉落時,表皮才剛長好仍算修復期,7〜1個月之內仍可加強使用高機能成分,待表皮層基本恢復正常(約28天代謝週期)後,可恢復正常日常保養。但要注意不同治療間的恢復間隔,密集治療後要有足夠修復期,以免皮膚受損。
Q4:倘若使用醫美是有次數,如何聰明適當使用醫美?
每一次做完都要有修復期、不要太密集外,修復需要多長要看破壞力多強,沒有明顯傷口、微細傷口、開放傷口都不一樣。比如雷射磨皮至少要半年一年之後才能再行醫美治療。
另外,修復期的時間是根據個人的修復能力來定的,通常年紀越大需要更長的修復時間。建議在做皮膚保養治療時,不要太頻繁,並考慮到個體差異,煥膚一類都要好幾個禮拜一次。
Q5:新手媽媽考慮醫美時,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新手媽媽在哺乳期應避免進行注射類治療,理論上有透過血液傳遞給嬰兒機率非常非常低,但仍不建議增加不必要的風險。
此外,雖說沒甚麼大禁忌,但因為所謂的皮膚修復,很大的時間是在睡眠中進行。一般生理運作上白天清醒狀態下,身體能量主要用於抵禦外在傷害;夜間則著重修復受損部位。由於新手媽媽可能壓力大、睡眠不足,這時候身體修復力比較弱,此時進行治療可能效果有限且修復期較長。所以,不建議在產後立即進行美容治療,效果可能會大打折扣。
Q7:打音波當保養可行嗎?
音波聚焦於點的能量真的很強,是需要足夠的恢復時間。現在常見的音波都打到深層跟淺層,淺層大概打在真皮層的深層;深層音波是打在所謂筋膜層。
筋膜層的修復比上層皮膚更慢。因為筋膜層就像吃雞肉時與骨相連的那層筋,修復能力是需要時間。甚至也有醫學報告提到,打太多筋膜整個被打斷,根本來不及被修復,斷掉以後就會整個垮下來。建議音波不要太過密集施打,尤其是深層的音波。如果第一次是深/淺齊發,第二次通常只會掃淺表層。
Q8:敏感肌怎麼選擇保養?
敏感問題好比是連續性的光譜,並非二分法!每個人都有可能存在輕微〜嚴重不等狀況,各人的肌膚耐受度不一而定,即使是同一款針對敏感肌膚的產品,也可能有人無法使用。
因此,同一個人今天跟明天的敏感程度也可能不同,尤其是乍寒還暖的時候最易顯現(天氣冷時血管收縮不紅不癢,不知已受傷;天氣變暖血管擴張症狀盡出,正是敏感顯現高峰)。所以,在嘗試任何醫美計畫之前,最好先在敏感部位試用一小塊區域,觀察幾分鐘是否會出現紅腫、刺癢等不適反應,確認產品適合性確保安全後,再大面積使用。
醫美能取代保養嗎?答案是,術前術後選對保養更重要
當醫美蔚為顯學,許多人以為醫美更勝日常保養。不只是面對環境的傷害,或是醫美術後的破壞,一旦肌膚受傷了就要好好保養,才會讓皮膚能盡量維持在最好的狀態,不只如此,也才能夠更有健康肌膚的本錢減少對醫美治療的依賴。
尤其詹醫師提醒,日常生活中就算只有紅紅的,還沒有痛,也還沒有腫,或者說只有一點刺刺的,可是你也沒有發熱到紅腫起來的程度,這些狀況都代表已經輕微發炎了。肌膚只要發炎就是受傷,這時候就必須更加注意保養的選擇。
但是,醫美能取代保養嗎?DR. BARBARA STURM給出了解答,發現術後肌或熟齡肌不止於保濕舒緩,關鍵在於積極修護,日常保養與術後修護兩者都要做到,才是決定肌齡狀態的關鍵。「極緻抗老修護雙精華」可以「及時」舒緩紅腫與不適的膚況,同時「續航」修護,深入作用於肌膚,幫助屏障修復、促進自我更新,減少後續損傷,讓肌膚真正恢復健康。
加上精準雙管設計配比瞬間融合,讓每一次使用都是黃金比例1:1,水相滲透、乳相滋養,讓肌膚不論是平日保養或是術後醫美都健康年輕。尤其術後脆弱肌膚成份越單純越好,這款雙精華降低界面活性劑而引起的敏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