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透視鏡】慎選副食品調理機,讓寶寶吃得健康又開心
根據台灣兒科醫學會建議,等到嬰兒4~6個月大時,家長便能夠給予副食品,藉此補足他們的多元化營養,降低缺乏營養素的情形。營養師廖敏涵表示,在給嬰兒餵食副食品時,不論是哪一種食材,可以先以少量提供的方式為主,觀察嬰兒接受度、身體有無不適反應再繼續餵食,較為妥當。
而嬰幼兒副食品的種類多元化,該怎麼製作總是困擾許多父母,不妨善用副食品調理機吧!廖敏涵營養師指出,市面上副食品調理機品項眾多,各式主打功能皆不一樣,找到自己習慣使用的模式才是關鍵所在。
製作副食品前先認識副食品型態
一般來說,副食品主要分為糊狀、泥狀與半固體、塊狀與固體狀,在不同的年紀所食用的質地大相逕庭,因此,在準備副食品前,爸爸媽媽更得先了解,才能給予嬰兒當下最適合的副食品形態。
1.嬰兒4~6個月大
此時的嬰兒尚處於剛接觸副食品的階段,主要讓嬰兒已習慣食物的味道為目的,所以,可讓嬰兒以食用糊狀、半流質的副食品為主。
2.嬰兒7~9個月大
等到嬰兒7個月大之後,逐漸能夠利用下顎和舌頭壓碎食物,父母可以試著將半流質食物的型態,轉變為泥狀、半固體的質地,讓嬰兒慢慢訓練咀嚼能力。
4.10個月大~1歲
10個月大以後的嬰兒,已經發展出不錯的進食能力,牙齒也已長出來,能夠開始咀嚼食物,可試著準備便於壓碎的軟固體,比方說,馬鈴薯等塊狀便於拿取的食物,也能考慮用調理機打成較大塊的碎狀質地,讓嬰幼兒熟悉固體食物的狀態並練習吞嚥。
5.1歲以上
1歲以上的幼兒消化、整體口腔功能都更為成熟,副食品已然成為正餐,應以固體食物為主,並讓他們習慣與大人食用煮熟的原型食物。
廖敏涵營養師特別提醒,由於一歲以前的嬰兒容易受到外在過敏原的刺激,因此,家長在準備副食品的食材時,應儘量避免關於蜂蜜、花生、鮮奶、蛋白等等,以免誘發嬰兒的食物過敏與危險。此外,嬰幼兒器官發育尚未健全,因此,副食品的基底應避開加工食品、罐頭等等有過多鹽分的食材來源。
副食品調理機挑選有訣竅
不管是將食材磨碎或是打成泥狀等等,皆需要透過副食品調理機進行製作,面對琳瑯滿目的副食品調理機,該如何從中挑選適合的機型,廖敏涵營養師提出以下說明:
1.方便拆卸清洗
雖然爸爸媽媽透過副食品調理機的幫助,能夠隨時輕鬆、省時的為嬰幼兒準備副食品,若是選購過於繁雜、難清洗的設備、款式,長久使用仍恐增添家務的負擔,廖敏涵營養師建議,家長可在購買前,先於樣品區試著拆卸副食品調理機的配件、攪拌刀等等,親自感受是否易於拆卸、每一個零件是否皆能清洗到位,以防死角滋生細菌,而讓嬰幼兒染上腸胃道疾病。
2.安全認證
在食安問題充斥的當前,基本的飲食安全辨識最為重要的地方,而製作食物的機器更是食安的一環,對於生理免疫系統機制尚未發展成熟的嬰幼兒,假若於飲食中時常接觸到關於塑化劑、雙酚A等物質,恐讓他們未來出現性早熟而影響生殖、發育,對於危害健康的疑慮不可不慎,所以,在購買時應檢查是否具有國家安全認證標章等等,做好全方位的防護。
3.多功能性
不同的調理機皆具有各式功能,若是不知道該從何挑選,也可考慮具有多功能設計的品項,能滿足蒸煮、攪碎、壓泥、加熱等等的功能。此外,具有多功能的調理機使用方式也較多元,不僅可協助爸媽方便準備副食品,也能讓全家製作各項食物時使用,增加產品的CP值。
4.簡單操作
若倚靠長輩協助育兒,程序過於複雜的調理機恐讓長輩難以使用,建議選購介面相對簡單、易上手的調理機,減少長輩與自己的麻煩。
5.材質耐高溫
有些副食品調理機會進行蒸、煮,甚至消毒的功能,因此,父母在購買前務必詳閱說明書,確保材質耐高溫可達110°C以上為佳。
廖敏涵營養師指出,在尚未明確嬰幼兒的過敏原時,最好將大人與嬰幼兒的器具分開使用,避免因為接觸到未清洗乾淨的殘渣過敏原而誘發過敏,影響他們的身體健康。
編輯精選副食品調理機
1.德國百靈.MQ5035
21檔單手調速搭配Turbo按鈕,輕鬆快速調理或備料。金鐘罩防飛濺設計,食材不飛濺不弄髒環境,不含雙酚A食品級材質,寶寶吃更安心。
尺寸 5.7X5.7X40cm
容量 攪拌杯:600ml;切碎盆:500ml
本體材質 攪拌棒機身:PP&橡膠;攪拌棒:不鏽鋼;攪拌杯&切碎盆:SAN樹脂
耐熱溫度 80°C~100°C
清潔方式 清潔勿插電;主機請勿清洗,用微濕布擦拭即可。切碎盆上蓋正常清洗,勿用洗碗機。其他配件皆可用洗碗機清洗,勿使用腐蝕性清潔用品。
營養師廖敏涵【兔子營養師】
📍學歷:嘉南藥理大學保健營養系、台灣大學醫學院生理學研究所
📍經歷:醫院營養師、長照中心營養師、護理之家營養師、品牌專欄營養師、健康網站營養師、生技公司合作營養師、品牌營養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