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丸醫師的媽媽經】孩子為何挑食?有科學認證是遺傳plus環境的綜合結果,把握大原則,磨合自家的方式,我們可以從3%俱樂部畢業的!

先破題,絕對不是說小孩偏挑食就放任,父母絕對有責任要以身作則,做好「均衡飲食」、「引導孩子進食」、「關注孩子的成長」,但我們也要接受孩子會有部分個人喜好(例如:我就是討厭香菜嘛!但我吃其他的菜也是菜啊!)
成長百分位3%以下或是成長幅度觀察掉了1~2個區間,都還是要特別留意,建議要找兒科醫師進行整體評估,先排除生理疾病,再從飲食習慣去調整,但如果都已經盡力了呢?那也只能父母轉念和等待孩子長大成熟的那一天!
挑食,來自遺傳plus環境的綜合結果
我是3%俱樂部大家長,雖然小弟還是瘦小,但都從3趴畢業囉!而且「身高體重的數字是參考」,有照正常速度長才重要(2歲以上,青春期以下身高每年長4~6公分身高,體重每年增加2~4公斤),更重要的是少生病、精力旺盛、發展符合里程碑,至於其他的,就是我們從旁陪伴孩子長大吧!
根據The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一篇觀察研究(註1),異卵雙胞胎挑食的相似度遠低於同卵雙胞胎,顯示遺傳因素對於孩子的挑食程度有很大的影響;另外,「環境」也會影響孩子的挑食程度,研究結果顯示:在「幼兒期」的影響較顯著。
其實我一直認為來自遺傳的影響,本來就占比達7成以上,畢竟龍交龍,鳳交鳳,老鼠生的孩子會打洞(懶得想,我就會用這個理由捏緊我的手和憋住我的嘴),沒想到連挑食也有科學實驗結果認證,但一切都很符合邏輯和合理啊!小孩是爸爸媽媽生的,再彈性包容小孩自己的演化,不正好就是飲食多樣性嗎?環境影響幼兒期較顯著,因為幼兒期就是吃照顧者準備的食物,例如我就是不愛香菜派,所以,我家的餐桌上就不會出現香菜,小孩外食時,自然就會把不習慣的味道挑掉,因此,多種類的嘗試從副食品期就要開始而且重要。
「雙親共同合作」,全家「一起」培養健康均衡的飲食習慣
不過,總不能放任「過度的挑食」到影響身體健康,每餐都外食也很傷荷包(又比較重口味),根據Nutrients雜誌(註2、註3)緩解孩子挑食的兩大原則:「鼓勵孩子嘗試新食物」、「親子吃給孩子看」,不覺得這就是似曾相似的BLW(Baby-lead-weaning)精神嗎?但要怎麼兼顧小孩自主又不會太過偏挑食?魚丸醫師提供自己家的生活實踐給大家參考:
✅沒看過的新食物
媽媽先介紹食材、簡略講營養成分、最重要就是「開心快樂吃給小孩看」,然後請小孩先吃一口,再決定要不要吃完,也容許他有選擇的權利,當然,研究也有指出……可以每隔一段時間反覆嘗試特定食物,但我覺得不喜歡就是不喜歡,如果太強硬的強迫會本末倒置。(我就是不喜歡吃苦瓜派,如果一直強迫每三天吃一次苦瓜,我還是不會喜歡苦瓜,只會更討厭它。)
✅直球對決講道理
可以用繪本引導,國健署的「健康餐盤」是大人小孩都適用,豆魚肉蛋一掌心,飯跟蔬菜一樣多,為了健康、為了長大、為了可以玩遊樂設施(喂~);不要只是扁平的「我是為你好」,小孩真的聽得懂!
✅不用零食當獎勵,餐前不吃零食
我家很偶爾有零食的surprise,由於大孩子會識字了,我會和他們一起看成分表、產地;弟弟妹妹還沒發展到這階段,當然,媽媽必須負責控管來源和份量。
還有可以嘗試變換調味方式,或運用讓孩子更有參與感(註3)的親子烹飪,我家的實作經驗是我用黑啤九宮格手帳,記錄全家人的喜好,以排列組合決定我要煮什麼,所以,至少一道料理會有兩個以上的人能接受,蛋白質和蔬菜會各有兩種,這樣就可以替換。我常用的調味方式:清蒸、拌炒、燉煮、氣炸烤箱、涼拌醃漬,台式、韓式、西式、日式混搭,增加豐富性,到了週末,偶爾外食打牙祭,變化一下。
當然,民以食為天,用餐對我來說,應該是享受,所以,餐桌氣氛很重要!「父母」以身作則,手機離開餐桌(要辦公去旁邊辦完再來吃,通常都是在滑社群平台啦!哪是辦公);小孩不看平板(其實放下一定要餵食多少的執著,真的不用3C餵食,小孩需要自己學會餵食自己的技能,而生物本能也不會把自己餓壞,真正在吃東西十,雙手都不夠用了,哪有手滑平板呢?(而且平板會髒啊!再者,吃飯不專心也會增加噎到的風險。)
最後,舒服的用餐氣氛一定不能有壓力,「不念功課!」、「不要一直叫小孩吃飯加油」、「不要一直夾菜到小孩面前,堆滿滿」、「不要負面攻擊」(你不吃飯會矮冬瓜喔!改成正向鼓勵:多吃肉有蛋白質,會長肉長高喔!)
父母不是完美的化身,偶爾不小心被小孩踩到底線,即使心情爆炸且想法負面了,仍要記得要把自己拉回來。看到小孩在那裡要吃不吃的時候,就真的是吃飽了啦!希望孩子們都能快樂吃飯,健康長大。
資料來源參考
註1:J. Child Psychol Psychiatry,2024 Sep 19.
註2:Nutrients. 2024 Mar 20;16(6):898.
註3:Br J Nutr. 2023 Sep 14;130(5):793-826.
四寶媽魚丸醫師
「魚丸醫師的媽媽經」是一個兒科醫師&四寶媽咪分享育兒經驗的小天地,望可以增能父母,也增能自己。Empower parents, empower myself.
#副食品添加少量多種類嘗試是通則
#當吃東西很有成就感的時候因為喜歡小孩會願意吃更多
#大人是供應均衡餐食,小孩決定吃飽的量,真的沒有小孩會餓到自己,但也不是去餓小孩讓他不吃飯
#更多母乳哺育和育兒資訊歡迎追蹤FB:魚丸醫師的媽媽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