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親子> 健康百寶箱> 積極推動2030年消除子宮頸癌願景,推行抹片篩檢、HPV疫苗,成功降低子宮頸癌發生率與死亡率逾70%

積極推動2030年消除子宮頸癌願景,推行抹片篩檢、HPV疫苗,成功降低子宮頸癌發生率與死亡率逾70%

台灣自1995年推動抹片篩檢,2008年補助國中女生HPV疫苗,成功降低子宮頸癌發生率與死亡率逾70%。2025年起,篩檢對象擴至25-29歲女性,35、45、65歲提供HPV檢測,並納入國中男生HPV疫苗,力求達成WHO「90-70-90」目標。臺灣積極貢獻國際,與APEC夥伴攜手推動女性健康,邁向2030年消除子宮頸癌願景。

文章目錄

台灣子宮頸癌防治成效斐然,發生率及死亡率大幅下降,並於今(114)年起擴大篩檢對象及納入國中男生HPV疫苗接種等新措施,積極與國際合作,為實現全球消除子宮頸癌願景而努力。國民健康署今天(21日)與APEC合作舉辦國際研討會,匯集13國專家,聚焦子宮頸癌篩檢、治療照護與HPV疫苗等議題。

子宮頸癌是全球女性第4大常見癌症,我國子宮頸癌防治成效斐然

子宮頸癌是全球女性常見癌症之一,根據WHO統計,2022年有超過65萬新發病例並造成近35萬人死亡。我國自1995年起提供30歲以上女性每年1次子宮頸抹片篩檢,自2008年起公費補助國中女生人類乳突病毒(HPV)疫苗接種,在我國的努力下,自1995年至2020年間女性十大癌症排名顯示,子宮頸癌發生率從第1名下降至第10名,死亡率亦從第4名降至第8名,整體降幅超過70%。

自2025年起,擴大子宮頸癌篩檢對象,提供25-29歲女性每3年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35、45、65歲女性當年度1次HPV檢測服務,以及將國中男生納入HPV疫苗接種對象,以達成WHO 2030年「90-70-90」的目標。

國際專家齊聚,分享子宮頸癌防治經驗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今日於臺北市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與APEC合作舉辦「APEC消除子宮頸癌國際研討會」,邀請來自澳洲、美國、日本、馬來西亞、菲律賓、韓國、泰國、越南、印尼、墨西哥、秘魯、新加坡及我國專家與官員代表,分享各國子宮頸癌防治與治療的執行狀況與進展,並交流推動消除子宮頸癌的策略;共計13個APEC經濟體代表與會,並吸引達200人與會。

共商「消除子宮頸癌」作法,主題涵蓋抹片篩檢、疫苗接種及治療照護

本次研討會是我國在積極推動子宮頸癌防治的卓越成效下,獲得APEC經濟體支持舉辦,研討會聚焦世界衛生組織(WHO)「2030年消除子宮頸癌」目標的三大主題:子宮頸癌篩檢、人類乳突病毒(HPV)疫苗以及子宮頸癌治療與照護,邀請來自各經濟體官員代表與專家分享推動經驗。綜合討論中,由我國與其他代表深入探討各經濟體為消除子宮頸癌所面臨的困難、挑戰與因應策略。

 

世界衛生組織(WHO)引領全球邁向2030年消除子宮頸癌

為有效防治子宮頸癌並促進女性健康,WHO於2020年提出了「消除子宮頸癌全球策略」,希望各國在2030年達成「90-70-90」目標,包括「90%的15歲女孩,於15歲前接種HPV疫苗」、「70%的婦女到35歲之前接受高效能子宮頸癌篩檢,並到45歲之前再次篩檢」及「90%被確診為子宮頸癌前病變或子宮頸癌的婦女能夠得到治療及照護」,朝 2030年消除子宮頸癌的願景邁進,使各國長期致力於子宮頸癌發生率降低在每10萬人4人以下。

透過本次研討會,我國不僅能夠展示在子宮頸癌防治的努力與成就,也深化與APEC經濟體的合作與交流,為促進女性健康及區域經濟成長作出貢獻。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曾浩原醫師專欄】異常出血的四大結構性原因,有異樣應儘快就醫
胎盤剝離有感覺嗎?胎盤剝離症狀為何?哪些人是胎盤早期剝離高危險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