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女被侵犯280次!為什麼不說?當「第一個不舒服的訊息」出現時,一定要尋求幫助,因為你值得更好的關係、更安全的世界
最近有一則新聞,讓很多人感到難過。一位14歲的女生,被逼著拍了超過200部她不願意拍的影片,這件事不是突然發生的,而是一個長期、緩慢發展的過程。在那段時間裡,她一個人承受著外界不知道的壓力與害怕。
很多人會問:「她怎麼不逃?怎麼不說?」
但如果你曾經在某些情況下也覺得難以開口,你就會懂,那種「不是不想說」,而是「真的不知道怎麼說」的感覺。
這篇文章不是要責怪誰,也不是要讓你害怕,而是希望陪你一起多了解一些可能出現在生活中的陷阱,好讓你有能力分辨、保護自己,或幫助你關心的朋友。
陷阱一:看起來像夢想的邀請
你也許曾經想像過,有一天站上舞台、成為網紅、進入表演圈。有些人會看準這樣的夢想,對你說:「你真的很有潛力」、「你是我見過最有明星氣質的人」、「這只是潛規則,沒人會知道的」。剛開始,他們給你很多肯定,讓你覺得好像自己真的很特別。但慢慢地,他們可能會要求你做一些你不太舒服的事。
你可能會想:「我都走到這裡了,再撐一下就好」,或是「我不想讓他們失望」,但請記得,真正支持你夢想的人,不會要求你犧牲自我尊嚴或安全去換取未來。夢想的路上,也應該是有界線、有尊重的。
陷阱二:看起來像關心的陪伴
有時候,那些讓人最放下心防的,反而是陪你聊很久、傾聽你煩惱的人。他們可能會說:「我才是最懂你的人」、「你家人根本不理解你」、「這是我們之間的小祕密」。這樣的關心一開始很讓人感動,但如果這份「在乎」,讓你覺得你不能說不、不能拒絕、不能離開,那就不是健康的關係了。
真正珍惜你的人,會讓你保有自由,而不是讓你陷入愧疚或壓力中。
陷阱三:用害怕控制的勒索
有些人,一旦握有你的私密照片或訊息,就會開始威脅你:「不照做,我就傳出去」、「反正妳已經拍了,再多一點也沒差」。這讓人非常恐懼,覺得好像已經無法回頭,只能繼續配合。但親愛的,你要知道,真正做錯的是對方,不是你。
你不是沒有路走,而是還沒有人陪你找到那條路。這世界上,有願意保護你、理解你的大人,只要你願意說出口。
陷阱四:看起來像禮物的交換
還有一些人,會先送你東西:點數、手機、衣服、好吃的、或說要幫你繳費。他們讓你覺得「他對我真好」,然後開始說:「這麼照顧你,你也該幫我一點忙吧?」、「就幾張照片而已」、「你拿過我的東西,不該拒絕我吧?」
如果你曾經因為收下東西而感到不好意思說不,請你記得:禮物,不應該變成壓力。收下某樣東西,不代表你欠對方任何東西。真正在乎你的人,不會用「我給了你什麼」來綁住你。
如果你心裡有這些聲音……

- 「我是不是太笨,才會相信他?」
- 「我已經拍了,我是不是壞掉了?」
- 「我說出來,大人會不會罵我?」
請你停下來,深呼吸一下。你不是壞掉了,也不是笨。你只是很想被肯定,很想有人懂你,很想有人站在你這邊。這些渴望是人之常情,而錯的是那些利用你渴望的人,不是你。
那我可以怎麼做?
一、當你覺得不舒服,你可以說不。
不管是聊天的話題、身體的界線、拍照的要求,只要你覺得哪裡怪怪的、不自在,你就有權利說不。不需要理由,更不需要害怕被說「太敏感」。
二、就算你曾經答應,也可以改變心意。
我們每個人都會改變想法,尤其當你發現某件事讓你心裡不安的時候。你有權利說:「我不想再繼續了」,而真正尊重你的人,會聽見這句話。
三、你不是一個人,總有人會聽你說。
學校的輔導室、信任的老師、家人、社工,甚至是青少年保護的電話,只要你願意開口,就會有人陪你。不會罵你、不會怪你,只會陪你一步一步走出來。
寫在最後
這篇文章不是寫給「曾經犯錯的人」,而是寫給每一個正在學習保護自己的你。不是為了指責誰,而是希望你知道:你值得被理解、被保護、被善待。
當你還在掙扎時,我們希望你知道,你可以改變方向、可以說出口,也可以找人幫忙。人生不是只有一條路,而是有很多條可以重新出發的岔路。
我們不希望再看到「第228部影片」才知道事情有多嚴重。我們希望你在「第一個不舒服的訊息」出現時,就能知道:你值得更好的關係、更安全的世界。
你不是孤單的,真的不是。
本文由【親職講師趙逸帆】授權,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facebook:趙逸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