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生產> 產後> 【從人類圖看親子】成為母親時人類圖接住了我,媽媽的自我和解

【從人類圖看親子】成為母親時人類圖接住了我,媽媽的自我和解

成為父母後,增添了一份重任,每個人都是第一次面對家長的角色,在這個新身分上,我們該如何自我和解,重新找回自己的人生方向?

文章目錄

人類圖│勇敢媽媽│決斷力

一直都覺得自己是勇敢的人,獨自在世界旅行冒險、上山下海皆無所畏懼,更不用說在工作中,設定目標並持續向前邁進。對於人生的體悟便是,努力就會有結果。然而,成為母親的這條路,徹底顛覆了我的認知。

懷孕像是一場闖關遊戲

首先,產檢過程是抽了一管又一管的血、羊膜穿刺、空腹喝糖水……再來還得面臨生理上的諸多變,包括水腫腳痛到半路買鞋、半夜催生被壓肚子導致分娩時出現嘔吐等等,這些都是媽媽鍛鍊心志的前菜。但等到分娩後才知道,原來生產時撕裂的疼痛、痔瘡坐墊的羞辱,根本遠不及育兒面臨的種種挑戰。

或許對自身太有自信,也可能是由於懷孕期間碰到疫情,讓所有媽媽課程停擺,等到孩子生出來,才發現對育兒一無所知,例如:為何健康教育從來沒教過每四小時需要餵一次奶?荷爾蒙不平衡可能帶來產後憂鬱症?若能具備這些基本知識,應該能減少許多路人的白眼、增加對父母的同理心吧?但自己的情況卻如同學齡前兒童直接被推入職場送死,育兒的每一瞬間都足以抹殺前半生所有累積的自信。

人類圖│勇敢媽媽│決斷力

有胸部.沒母乳?

最令人感到挫折的莫過於母乳!只要感應到孩子哭聲就產生泌乳反應,明明胸部一點動靜都沒有,但護理師仍堅持地說:「新生兒一定有吸到,媽媽要相信自己。」但事實上,我相信自己,但卻被認為不相信自我,結果就是導致女兒出生後兩天都沒有喝到奶,以至於黃疸而被送至加護病房照光,直至出院,她還得留院,這是自責的第一件事。

生完三個月後幾乎不敢踏出家門。以前盡情冒險犯難的我,現在莫名擔心起,如果獨自帶新生兒出門,萬一她大便、餵奶、哭鬧怎麼辦?整個腦袋被新生兒和環境的恐懼淹沒,莫名把自己關起來。素來追求自由的自我,甚至無法讓孩子進入托嬰中心,不由自主思考三個月大的新生兒就要離開大人身邊,是不是過於殘忍、缺乏母愛?會不會發生危險?這些是自責的第二件事。

透過人類圖找回方向

那段日子,過去的勇氣和決斷力都被產後的恐懼吞噬,不再是那個對世界充滿熱情的女人,而是變成了一個困在家中、被恐懼支配的媽媽,直到再度打開了自己和女兒的人類圖,彷彿開啟了一道找回自我的大門。

沒人能與嬰兒溝通,但可以利用自身所學,透過人類圖來了解如同外星人般小孩的設計,她的情緒中心空白容易被媽媽的情緒影響,那麼,我就可以留意自己的情緒起伏;女兒是三分人,需要在自由的環境中與各式各樣的人互動,感覺能量的流動,把她送進托嬰中心是或許個好方法。

而自己的人類圖如果進入了一個非自己難以控管的狀態,就會被空白的脾(直覺)中心、空白AJNA(邏輯)中心的恐懼把持,身為二分人,在關係中相對比較需要對方,所以,其實不願把小孩送到托嬰中心的是我,有分離焦慮的並不是女兒。至此,將近10年的人類圖知識能夠學以致用,化為人生應用給我力量,在無法與孩子溝通的時候能有所參考、理解女兒的需求,讓她在成長過程中,學習與不同的人互動,釋懷讓襁褓中的她進入托嬰的決定。

人類圖│勇敢媽媽│決斷力

父母仍然是獨一無二的自己

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設計,父母的責任並不是把小朋友塑造成符合自身的期望,而是應該理解他們與生俱來的特質,準備最適宜的發展環境,這個認知重新給予了我心方向從恐懼中解脫,做好家長的角色並不意味著犧牲自己的一切;相反的,是更加了解自己和孩子的本質,並做出對彼此都有益的決定。

想對正在走在育兒路上掙扎的媽媽說:「你並不孤單!」大家都可能感到無所依循,不過,人類圖中可以在育兒的路上提供參考方向,幫助我們在獲得「父母」角色時,安然的找到定位。成為爸爸媽媽不代表失去自我,而是在這個嶄新的角色中,重新認識、定義自己。

 

小姐非常有事CLAIRE

小姐非常有事CLAIRE

人類圖專業認證分析師,同時專研人類圖與芳療領域,擁有IHDS人類圖二階講師及瑞士芳療師認證。期待透過為人母的自身經驗,幫助大家在教養路上能了解自己與孩子的獨特性。

官網/小姐非常有事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苦盡柑來遇見你》大結局,愛純感謝寬植:「多虧了你!我一天都沒有感到寂寞,一天都沒有,這樣的人生要到哪裡去找?」

「當演員,是一段自我和解的過程!」52 歲于子育享受過半百的自在,發揮熱情、專注志業勇敢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