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兒> 嬰兒照護> 寶寶眼部常見問題,適時觀察才能及早治療

寶寶眼部常見問題,適時觀察才能及早治療

眼睛是靈魂之窗,更是認識、接觸世界的重要途徑,而對於尚不會言語的寶寶來說,爸爸媽媽更得在日常生活中觀察他們的眼部情況,如此,才能及早發現並做正確的治療。

文章目錄

眼睛│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先天性眼瞼下垂│新生兒結膜炎│鼻淚管阻塞│青光眼

事實上,大人常見的結膜炎、青光眼等等,也有機會出現在嬰幼兒的身上,國泰綜合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黃楚軒表示,嬰幼兒眼部疾病包羅萬象,具體原因包括先天性基因、胚胎發育過程、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細菌感染……面對諸多小兒眼疾,爸爸媽媽最重要的便是得細心觀察,把握黃金治療時間,以免釀成更嚴重的疾病。

問題1.早產兒視網膜病變

通常多發生在出生體重愈低(小於1,500公克)、妊娠週數愈小(小於妊娠31週)的嬰兒身上。

胎兒的視網膜發育應等到接近妊娠週數40週時,才會發育完成,胎兒在子宮生長階段處於較為低氧的環境,當早產兒出生後,視網膜過早接觸外在高濃度的氧氣,加上有可能因早產而長時間接受高濃度的輔助用氧,便會使得發育未成熟的視網膜血管停止生長,而周圍的視網膜在缺氧的環境下,便會進而刺激眼睛內視網膜血管不正常增生及纖維化,引起早產兒視網膜病變。

由於初期早產兒視網膜病變的情形,無法透過外觀發現,所以,高風險族群的新生兒,需要進行早期視網膜篩檢,眼科醫師會根據具體狀況,評估是否需要定期篩檢、治療。大多數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僅需定時就診篩檢,少部分較嚴重的新生兒會需要接受眼內藥物注射,甚至進行手術以挽救視力,因此,在建議的時間內接受眼科檢查,是確保眼部健康最重要的一環。

問題2.先天性眼瞼下垂

因為幼兒的眼瞼肌發育不良,導致上眼瞼無法睜開至正常高度。由於胎兒在母體內發育時,上提眼瞼肌發育不全導致上提眼瞼肌無力,產生先天性眼瞼下垂。

這種問題的外在表現為單眼或雙眼無法上抬或是上抬不足,而讓幼兒出現將頭部提高後仰,下巴呈現往上抬的動作。一般來說,若是先天性眼瞼下垂的情形輕微,可持續追蹤觀察情況,不過,假若上眼瞼下垂嚴重,甚至已到了遮蔽瞳孔、眼睛完全張不開的地步,將會妨礙光線進入眼球進而造成弱視。此外,也可能因眼瞼長期壓迫眼角膜,引發屈光不正(最常見為造成散光)影響視力發展,面對這種情形便得即時就醫治療,以免耽擱黃金救治期。

眼睛│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先天性眼瞼下垂│新生兒結膜炎│鼻淚管阻塞│青光眼

問題3.新生兒結膜炎

新生兒發生結膜炎的原因眾多,包括直接接觸(產道)、間接(手部、衣物)的細菌感染而發生。此外,新生兒因為抵抗力較弱、淚腺發育未完全,所以更容易發生結膜炎。

通常新生兒罹患的細菌性結膜炎,最嚴重的便是「淋病雙球菌」所感染的相關病症。黃楚軒醫師表示,假設孕婦感染淋病,胎兒便會在分娩的過程中,受到產道細菌感染而引發。淋病性結膜炎多會發生在新生兒出生後的五天內,一旦感染疾病,眼睛便會在短時間內呈現水腫、充血,同時合併大量的化膿性分泌物,若此時未積極治療,恐引發角膜潰傷、穿孔惡化成失明。所幸現今的婚前、孕前檢查十分普及,此種眼疾問題的案例已大幅降低。

問題4.鼻淚管阻塞

正常情況下,眼淚會從淚腺持續、適當地分泌,再經由鼻淚管引流至鼻道排出。而發生鼻淚管阻塞最常見的原因為,在鼻淚管末端接近鼻腔的位置有一層薄膜,部分新生兒在出生時尚未打開,但多在一歲以前便會自行打開,薄膜未開啟便可能會導致淚水逆流回眼睛,有兩眼淚汪汪的情形。若有鼻淚管阻塞的人,會出現眼屎多、黃白色的分泌物、眼瞼有結痂等表徵。嚴重的鼻淚管阻塞,甚至會引起淚囊的分泌物發生細菌感染,產生黏稠性黃色分泌物,造成急性淚囊炎。

大部分鼻淚管阻塞的問題,會在嬰兒4~6個月大時消失,假設嬰幼兒淚汪汪的狀況,只有流出透明淚水,爸爸媽媽可在家中透過一些按摩手法用拇指或食指,以指腹按摩嬰兒的鼻根及眼睛中央的部位,藉由按摩的力道排除淚囊內的分泌物,降低發炎的可能。若已產生發炎感染等併發症,則需盡快至眼科就診,處理阻塞問題。


睫毛倒插.鼻淚管阻塞傻傻分不清?

除了鼻淚管阻塞會發生一系列兩眼淚汪汪、多分泌物的狀況,事實上,當嬰兒有睫毛倒插時,也會出現兩眼淚汪汪的情形,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尚無明確表達能力的嬰兒,很難明確表達出不適感,請家長注意,若是嬰兒頻繁出現揉眼、眼睛充血、未哭鬧仍時不時流淚的情形,不論是否懷疑為睫毛倒插或鼻淚管阻塞,最好先就醫治療。否則倒插睫毛持續摩擦眼角膜,可能會造成角膜破損,讓角膜破皮會增加感染的風險,不可不慎!


眼睛│早產兒│視網膜病變│先天性眼瞼下垂│新生兒結膜炎│鼻淚管阻塞│青光眼

問題5.嬰兒型青光眼

原發性先天性青光眼,是新生兒由於眼前房水排流管的構造有先天性的異常,導致房水(眼內透明清澈之液體)排出受阻造成眼壓升高,因嬰兒的眼球組織較具彈性,在高眼壓的狀態,眼球壁會不斷被撐大,形成如同牛眼般的眼球增大症狀。

若是父母發現嬰兒出現畏光、流淚、眼瞼痙攣、眼球大、黑眼球看似模糊不清澈的情形時,就得提高警覺即時就醫治療,控制眼壓以免加劇視覺神經損傷的情況。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早產兒常見視力危機,定期追蹤不輕忽
【育禾健康事】不可忽視的新生兒常見傳染病,掌握辨別不適原則與照顧要點,讓寶寶遠離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