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兒> 嬰兒照護> 寶寶呼吸道感染.居家也能Pro級照護|噴霧治療給藥化痰一次OK

寶寶呼吸道感染.居家也能Pro級照護|噴霧治療給藥化痰一次OK

小寶寶感染呼吸道疾病很常見,但也因此令人甚感擔憂,因氣管口徑較小,如有痰很容易堵塞、不易咳出,而讓病情變得嚴重。建議適時提供噴霧照護,讓寶寶順利排痰。

文章目錄

冬季氣溫低,正是呼吸道病毒活躍的時候!年紀小的嬰幼兒由於免疫功能運作還不到位,很容易感染各種呼吸道病毒,一般症狀多為發燒、咳嗽、打噴嚏與流鼻水,不過,這些看似平常的症狀,卻可能潛藏大危險!

呼吸道感染必須住院的狀況

這也是同為呼吸道感染疾病,為何有的孩子必須住院治療的原因!三寶媽賴貞吟醫師表示,因呼吸道感染而收住院的原因有二:

1.在家照顧可能有生命危險,需要醫療專業人員的觀察監測照顧

賴貞吟醫師提醒父母,「若看到孩子呼吸出現很費力的樣子,或是聽到有奇怪的聲音,務必緊急就醫,避免有生命危險」,因為孩子的肌肉力量差,喘著喘著呼吸肌肉累了就沒辦法好好呼吸出現缺氧的狀況。收治住院可監測血氧濃度,了解肺泡交換氣體的狀況,以做為治療的參考。她補充,「因為急性細支氣管炎而呼吸困難的嬰幼兒收住院後,多住在氧氣帳內,除了供給氧氣減少呼吸肌肉的負擔,也因置身在溼潤的空氣中,有助稀釋氣管中的痰液,再搭配家長幫孩子拍痰,就容易將痰咳出」。

2.無法在家照顧,需要醫院裡有才有的服務

無法在家照顧包含指孩子喘到不能吃喝或咳到頻繁嘔吐而有脫水現象,此時必須住院打點滴補充水分與營養,也方便給藥,「餵孩子吃口服藥物不是容易的事,特別是抗生素治療需要精確的劑量與固定的服藥間格,一天要吃好幾次藥,利用注射到體內的方式可以確定孩子有確實接受藥物治療」。

居家自備霧化器.提供給藥排痰的Pro級照護

賴貞吟醫師表示,若孩子的情況沒有嚴重到要住院的程度,但有給藥不易或痰難咳出的困擾時,居家照護該怎麼做?「建議可自備霧化器,利用噴霧治療,將吸入型的藥物透過噴霧讓孩子吸入,同時讓潮溼的空氣滋潤氣道,進而稀釋痰液」。

當小孩抗拒吃藥時

對於抗拒吃藥的孩子而言,噴霧治療可說是另一種給藥的管道!「給藥效率高,特別在面罩密合臉部的狀態下,有助藥物更為完整地被吸入肺部,發揮治療效果」。

她指出,孩子拒絕吃藥很常見,父母若強行灌藥或直接由醫護人員採打針注射的方式,很容易讓孩子情緒激動,增加生病時的照顧難度,若能利用相對不侵入的噴霧治療給予藥物,既能達成治療目的,也使孩子不再排斥。「若是1歲多的孩子有抓握能力,可讓他自己用手拿著面罩,彷彿在遊戲一般,不知不覺完成給藥。尤其材質觸感像矽膠奶嘴一樣的話,相信會有不錯的配合度」。

比起讓孩子在哭鬧中被逼著吃藥,父母卻又無法掌握吃進的劑量是否足量,相信噴霧治療給藥的方式可讓父母省心不少。

當小孩咳不出痰時

賴貞吟醫師指出,噴霧可溼潤氣道,讓痰液不那麼黏稠,而容易藉由拍痰或咳嗽排出,進而協助支氣管擴張,減輕黏膜發炎程度。「畢竟孩子還小,氣管的管徑細小,痰容易卡住難以排出,利用噴霧治療,有助分泌物容易移動以排出體外」。

她補充,噴霧治療對嬰幼兒的幫助很大,除了給藥方便外,因孩子的力氣不夠,難以藉由咳嗽方式排痰,也不會擤鼻涕,透過噴霧治療協助分泌物自然排出,改善卡痰或鼻塞的不適,可以好好進食須,幫助早日恢復,賴貞吟醫師強調,「鼻竇炎、肺炎或中耳炎,都是感染病毒後容易併發的細菌性感染疾病,避免病程拖長,將可減少併發症的發生」。


(圖:心誠鎂行動醫電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使用噴霧治療的注意事項

為了讓噴霧治療發揮最大效果,針對使用霧化器,賴貞吟醫師有以下提醒:

  1. 使用和人體黏膜滲透壓相近的等張生理食鹽水最舒服。「為避免冷水對黏膜造成刺激,使用前,可先額外將生理食鹽水微波加溫到等同體溫的溫度,再倒至藥杯」。
  2. 給藥時,面罩務必緊貼臉部,以避免霧氣散失而降低藥效,「為確保藥物吸收,使用時間可長一點」。
  3. 選擇靈巧方便的霧化器可隨身攜帶,「出門在外,孩子難免有喉嚨乾、咳嗽、卡痰或鼻塞狀況,適時罩一下,緩解不適」。
  4. 為增加孩子的使用意願,霧化器運作的聲音不能太大,同時,藉由拿著罩臉的主動參與,更能提高使用的配合度。另外,面罩材質的觸感也很重要,通常矽膠材質會讓孩子摸起來覺得舒服,而願意碰觸並按壓在臉上。

 
(圖:心誠鎂行動醫電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賴貞吟醫師

現任/臺大兒童醫院兼任主治醫師.高固廉聯合診所主治醫師

經歷/
台大醫學士
臺大小兒科住院醫師、總醫師
臺大兒童感染科研修醫師小兒科專科醫師、感染症專科醫師、兒童急診專科醫師
臺大醫院兒童急診科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