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畫不對喔,湖水應是藍色的!」老師無心話語打擊了孩子,爸爸課後陪找資料還兒子自信
很多人會說,哪有,我很尊重孩子!但試想,當孩子沒有照著你的步驟或方法,當父母的是不是覺得理所應當,必須引導孩子往正確的路上走?
孩子創意被否定、糾正
舉個例子,畫畫塗鴉就是其中一項:「你應該這樣畫」、「這樣畫不對」!
陸劇《迎風的青春》中有一段,是孩子在學校畫風景圖,很開心畫了粉紅色的湖水。
老師看到後,溫柔笑著糾正了他:「你這個畫錯了,湖水應該是藍色的,這是常識阿,你見過粉紅色的湖嗎?」
幾句話把孩子說得愣住了,他感覺受挫,但似懂非懂,於是放學時告訴了來接他的爸爸。
爸爸說:「粉紅色湖我沒見過。」兒子說出了他的想法:「你沒見過也不代表沒有阿......」
爸爸沒有反駁,卻思考起兒子說的話。於是,他選擇帶兒子到圖書館資料室,一起查資料,果然找到了世界上竟有著美麗的粉紅色湖泊,而且還不只一個!
「你看,是非洲塞內加爾的瑞特巴湖!」爸爸興奮摸著兒子頭稱讚:「真的有粉色的湖。」孩子感覺被肯定,也露出了笑容。
爸爸的陪伴與引導
隔日,孩子主動找到了老師,並告知老師:「澳洲的希利爾湖、哥倫比亞的彩虹湖,是由杜氏藻菌(Dunaliella)所引起的,會把湖水染成紅色或粉色。」
孩子自信地展示著學習粉色湖形成的原理,讓老師刮目相看。
多年後,這位爸爸和妻子討論起這件事,慶幸當時陪兒子去查了資料,像是開關被觸發了般,激發起兒子對閱讀的興趣,在爸爸的鼓勵與引導之下,兒子也成為了一名學霸。
「如果當時,我和兒子說這世上就不可能有粉色的湖,那就扼殺了孩子的想像力和他的求知欲!」爸爸這麼對著太太說。
日常中,想想自己與另一半,是否無意中在孩子說不停的時候,制止了他;又或是苦口婆心說著:「這樣畫才對」、「字應該這樣寫」,或是迫不及待教孩子這玩具怎麼玩......其實都有可能不小心限制了孩子的創意發展。
從現在起,努力守護孩子的想像,做個「不掃興」的家長吧!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