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兒> 嬰兒照護> 【魚丸醫師的媽媽經】孩子長高不是一蹴可幾,成長是動態的,有在正常範圍內的成長,比單一身高數字更重要

【魚丸醫師的媽媽經】孩子長高不是一蹴可幾,成長是動態的,有在正常範圍內的成長,比單一身高數字更重要

隨著從體重3%俱樂部大家長畢業後,希望我也可以慢慢從身高第一排俱樂部大家長畢業,自己很幸運,有兒童內分泌科的同儕們穩定軍心,但一般家長很容易被各式廣告成長聖品廣告所迷惑!

文章目錄

身高│成長│曬太陽│多運動│飲食均衡│好好睡覺│蛋白質

雖然身為兒科醫師,但我完全可以理解看到網路上排山倒海的增高聖品廣告,媽媽們會有多麼心動!只是記得在腦波弱刷卡下去之前,記得默念三遍,「勿過食、勿妄補,運動更是真正安全、有效、便宜,又不用擔心副作用的保健良方。」

孩子的成長祕訣

先分享我自己從兒童內分泌科醫師出版成長祕訣中受用良多的書單:邱巧凡醫師的《成長旅程》和黃世綱醫師的《身高體重剛剛好:陪你面對孩子成長發育的27種煩惱》,還有我從「兒童內分泌陳奕成醫師的樂高園地」學習到很多關於破除長高迷思的觀念。

不過,醫師正經八百的衛教好像很難敵得過廣告的行銷話術,所以,這次我想用改編「廣告」,用仿業配的口氣看能不能增加大家的印象囉!現在通膨錢難賺,大家還是要把錢用在刀口上。

孩子成長祕訣的基石

大家都知道我是一位兒科醫師和四寶媽,關於女性、孕哺與嬰幼兒的議題,因為與切身相關,多少都會涉略。熟悉地球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我們跟 「陽光空氣水」是密不可分的好朋友,身而為人,我知道雖然這些摸不到,但真的很重要。

曬太陽、多運動、飲食均衡、好好睡覺,確實是長高健康重要的一環,無論中西醫的養生之道,無不提倡「吃飽睡好心情好,記得還要規律運動」,中心思想不能偏廢,卻只想走偏方。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會希望小孩高人一等的夙願天經地義,但也要認清事實,遺傳是至關重要的因素:

.男生的遺傳身高(cm):[爸爸+媽媽+(11~13)]/2

.女生的遺傳身高(cm):[爸爸+媽媽-(11~13)]/2

當然,偶爾會遇到孩子突破遺傳身高,在家中高人一等,一定要給孩子鼓勵拍手,因為影響身高很重要的因素是遺傳,但好好睡覺其實輔助價更高,比起各種所費不貲的增高聖品,好好睡覺真的是一個零成本的長高投資,對身心都有益,值得大家信賴。因此,除了我自己很喜歡、很想好好長睡眠,我也很努力希望家裡的孩子們能早點睡覺。

身高│成長│曬太陽│多運動│飲食均衡│好好睡覺│蛋白質

促進成長兒童青少年睡眠建議

對於成長中的兒童青少年,每日應該睡眠時間建議如下:

.4~12個月的嬰兒:12~16小時(包括小睡)

.1~2歲的幼兒:11~14小時(包括小睡)

.3~5歲的兒童:10~13小時(包括小睡)

.6~12歲的兒童:9~12小時

.13~18的青少年:8~10小時

多補充蛋白質.長高輔助良方

身為家長的我,身高是在均標以下的哈比人156cm,雖然希望孩子們可以超越自己,但我更希望他們能健康快樂,畢竟媽媽雖然沒多高,但現在生活也還過得不錯。

我的好同儕──兒童內分泌科邱巧凡醫師說:「矮小大部分不是病!可以長得矮,不能長得慢,長時間追蹤觀察很重要。」所以,從孩子小時候,我會在牆壁貼身高尺,記錄他們的身高、體重成長狀況;學校例行開學的健康檢查也能幫忙把關,粉圓和芋圓正逢國小成長期,除了早點睡、均衡飲食外,運動更是真正安全、有效、便宜,又不用擔心副作用的保健良方,現在學校在大下課鼓勵小孩跳繩,動得多小孩自然會吃得多,也會早點睡,一舉數得。

養成良好生活態度和習慣.守護一生健康的基礎,不只是為了長高

節錄巧凡醫師 「成長旅途」的金句,頗有醍醐灌頂之效:

.「成長是動態的,每個時期都是黃金期」。

.「生長速度比身高高矮更能反映孩子的健康狀態(幼兒園至青春期前成長速度為一年4~6cm)」。

.勿過食、勿妄補(與其補鈣,不如多吃蛋白質;與其吃鈣粉,不如多喝牛奶)。

身為一位母親,也是小兒科醫師,又是愛精打細算和愛美食的金牛座,我更在意給孩子補得安不安全、有沒有CP值、有沒有補到位,我會持續鼓勵早睡、少糖、均衡飲食和帶孩子去戶外運動。

小孩的成長只有一次,做家長的一定要好好幫孩子把握,陪伴孩子一起健康長大,父母的健康和孩子的健康都很重要。

身高不是孩子的唯一

最後,一定要再次引述邱醫師的話:「家長與醫療工作者不應灌輸孩子矮小就是生病矮小、就是弱勢的錯誤觀念」,「不應該一再以身高來加諸孩子壓力,時常拿孩子的身高做比較,讓孩子誤解身高才是一切,長得矮就什麼都不是,常常這些大人認為無心的話語,無形中其實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了不小的傷害與衝擊」。

家長是孩子人生的陪跑員,大方向對(均衡飲食、充足睡眠、多運動、減少塑化劑接觸),記得勿妄補,陪伴、支持和長期追蹤記錄成長速度才是最重要的。

 

魚丸醫師

四寶媽魚丸醫師

魚丸醫師的媽媽經」是一個兒科醫師&四寶媽咪分享育兒經驗的小天地,望可以增能父母,也增能自己。Empower parents, empower myself.

#成長旅程 #兒童成長 #長高 #兒童肥胖
#兒童內分泌 #身高不是孩子的唯一
#平凡的大人就不要強求孩子一定要非凡,大家一起共好,好嗎?
#更多母乳哺育和育兒資訊歡迎追蹤FB:魚丸醫師的媽媽經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睡的多不如睡的對!掌握3大作息關鍵 不再煩惱孩子身高
3~6歲孩子的身高發展重點&4點必養成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