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親子> 親子教養> 430國際不打小孩日,企業與公民攜手,推動正向教養,守護孩子未來,齊呼籲「打造愛的家,我不打小孩」

430國際不打小孩日,企業與公民攜手,推動正向教養,守護孩子未來,齊呼籲「打造愛的家,我不打小孩」

人本教育基金會於4月26日在台北市兒童新樂園舉辦「430國際不打小孩日」活動,集結企業、立法委員與家庭共同倡導以愛取代打罵。研究證實,體罰對兒童腦部發展與心理健康有長遠傷害,理解與陪伴才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關鍵。企業提供親職支持,立委推動修法禁止家內體罰,並透過遊戲、互動與數位串聯,傳遞「不打小孩」理念。

文章目錄

在全球倡導正向教養的潮流中,人本教育基金會於2025年4月26日,在台北市兒童新樂園舉辦「430國際不打小孩日」年度主題活動——「打造愛的家,我不打小孩,停看聽說愛,企業作伙來!」。此次活動不僅有多家企業贊助支持,更獲得立法委員與公民團體熱情響應,吸引眾多家庭一同參與。

打小孩的影響,不只是眼前的痛

科學研究早已證實,體罰對孩子造成的傷害,不只是皮肉之痛,而是深遠的心理與生理影響。長期遭受打罵的孩子,可能出現以下狀況:

  • 自尊心低落、焦慮、憂鬱等心理問題

  • 更高比例的攻擊行為與人際關係障礙

  • 腦部發育受損,影響情緒調控與學習能力

  • 成人後出現暴力循環或自我否定傾向

世界衛生組織(WHO)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皆呼籲各國立法禁止家庭體罰,並積極推廣以尊重與關懷為核心的正向教養方式。截至目前,全球已有67個國家明文禁止家庭體罰,台灣也正走在修法與文化轉型的路上。

活動亮點:企業與立委攜手,實踐「不打小孩」的承諾

人本教育基金會董事長金仕起表示,430國際不打小孩日,是透過行動提醒社會:「每個孩子都值得被溫柔對待」。而選擇兒童新樂園作為場地,更寓意「孩子的世界,應該是安全與快樂的樂園」。今年特別邀請企業共襄盛舉,因為每個企業背後,連結的是上百個家庭。打造友善家庭的職場文化,不僅讓員工幸福,也能為企業帶來永續競爭力

鐳洋科技董事長王奕翔分享企業願景,並以身為人父的經驗,呼籲以愛與尊重為育兒核心。中華電信吳文瑞協理則介紹,公司如何透過有薪育嬰假、親子減工時、設置教保中心等措施,實際支持親職需求,讓陪伴成為日常。

法律推動:體罰禁令不是干涉,是保護

立法委員陳培瑜指出,打小孩不僅無助於教養,還可能對腦部發育造成傷害。全球已有67國禁家內體罰,包括文化相近的日本、韓國。台灣也正推動修法,擬禁止家庭內的體罰行為,同時強化親職教育、托育資源、親子友善空間等配套。

委員們(范雲、張雅琳、林月琴)也紛紛表達支持,並親自參與遊戲攤位活動,擔任特別關主,陪孩子們透過遊戲認識身體自主、尊重溝通與兒童權利。他們一致強調,不是「不能教」,而是「用更溫柔且有效的方法教」,讓孩子在愛與理解中成長,而非恐懼中學會服從。

數位串聯,讓愛的語言擴散

活動不僅在線下進行,還同步啟動數位串聯行動。多位KOL響應「好話牌」互動,分享自身教養故事,並以「#430國際不打小孩日」「#好話牌說愛我不打小孩」等標籤,在社群平台傳遞正向教養理念,擴大影響力。人本教育基金會更透過好話牌,推動「用心說愛」的文化:每一句溫柔的話語,都是為孩子築起一道看不見但堅固的愛的城牆。

 

讓愛取代打罵,是社會文明的起點

430國際不打小孩日自1998年發起以來,已成為全球性的行動。人本教育基金會自2006年起每年舉辦台灣地區的響應活動,持續為兒童權益發聲,推動以理解、陪伴取代體罰的教養方式。打造一個不靠打罵的社會,不只是給孩子一個更好的童年,更是為整個社會種下尊重、理解與愛的種子。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嫩嬰腦血管「剪力斷裂」昏迷345天,台中二寶媽獨自照顧兩孩,不堪哭鬧施暴,遭起訴

竟然有這種爸爸!帶孩子到親子樂園玩,侵犯一名13歲女童,稱一時衝動,法官判處有期徒刑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