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防飲食與藥物 危害胎兒健康
懷孕後的飲食有哪些不能吃?或是生病吃藥時,有哪些藥不能隨便亂服用?對孕婦與胎兒有影響嗎?本篇特別針對飲食、用藥來詳細解說,讓準媽咪能加以預防,避免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
食物類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顏宗海表示,孕婦平時常吃的深海魚類和咖啡因飲料,必須從懷孕開始更加注意種類與成分。
深海魚
我們熟知魚類富含豐富的DHA及Omega-3等營養素,但水質汙染及金屬、藥物殘留等時有所聞,尤其深海大型魚容易殘留甲基汞,甲基汞具有神經毒性,因此建議孕婦減少攝取深海大魚,避免影響胎兒的大腦智力發展。
依據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報告顯示,孕婦一週可吃2〜3份的深海魚,包括鱈魚、鮭魚、小龍蝦、牡蠣、貝類等(一份等於4兩或是三個手指頭大小);含汞較高的魚類為鯊魚、旗魚、鮪魚等則要減少食用;此外,許多人喜愛吃的大閘蟹內含的蟹膏或龍蝦的蝦膏,容易受到金屬鎘污染,鎘化合物為一級致癌物,除了具有腎毒性及骨頭毒性外,也是內分泌干擾素,因此建議孕婦角少攝取蟹膏或蝦膏。
咖啡因
喝咖啡已經成為現代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想提神醒腦、放鬆心情時都少不了咖啡,但依據美國研究指出,咖啡因會與腦部受體接合,影響腦部生理,且咖啡因可以透過胎盤從母體進入胎兒,因此,腦部正在發育的胎兒勢必會受到影響。孕婦若一天攝取超過200毫克,胎兒流產的機率比起未攝取咖啡因的孕婦要高出一倍以上。
長期喝咖啡是否對身體健康會有所傷害?到目前醫學上仍有許多爭論存在。而含咖啡因食物除了咖啡,可樂、奶茶、紅茶、熱可可也都含有咖啡因,孕婦要吃時可得多考慮一下。
咖啡因飲料與食品含量
•虹吸式咖啡(約150c.c.):40〜170毫克
•滴漏式咖啡(約150c.c.):60〜180毫克
•即溶咖啡(約150c.c.):30~120毫克
•紅茶(約150c.c.):22毫克
•綠茶(約150c.c.):20毫克
•可樂(約250c.c.):46毫克
•牛奶巧克力(約100g):21毫克
個人藥品類
婦女就醫時,應告知醫師是否正準備懷孕、已經懷孕或正在哺乳期間以及有無服用慢性病藥物,醫師才能針對症狀調整藥物,確保胎兒健康。
懷孕時的用藥安全分類,台灣是依據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藥品分級,將藥物分為A、B、C、D、X等級:
•A級:在人體做過對照組研究顯示為安全藥物,傷害胎兒的可能性微小,不會導致胎兒畸形。
•B級:動物實驗中對胎兒無危險性,但未對孕婦做過對照研究,無法證明對懷孕初期與後期是否對胎兒有害。如普拿疼含的乙醯胺酚成分。
•C級:動物實驗已顯示對胎兒有不良影響,如抗精神症狀藥物。
•D級:對人類胎兒有害,但若評估對孕婦有利,可先不論胎兒危險性,如抗癲癇藥物。
•X級:動物與人體實驗都證明對胎兒有害,禁止孕婦服用,如抗青春痘A酸、降膽固醇藥物等。
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認為5類分級不夠完善,只說明孕婦不能服用的藥物,因此從2015年6月開始進行藥物分級調整內容,新版會明列哪些藥物可能影響生育能力,以及哪些藥物不建議於懷孕或哺乳期間服用,讓用藥安全更完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