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兒> 嬰兒照護> 2管道.幫助可能發展遲緩的孩子

2管道.幫助可能發展遲緩的孩子

三軍總醫院復健醫學部物理治療科主任楚恆毅表示,學齡前嬰幼童發展遲緩的狀況,有時並不容易被發現,因而可能影響到早期療育的黃金期。因此,一般會藉由以下兩類管道,找出可能需要被幫助的孩子。

管道1.家長自覺

楚恆毅醫師建議家長,可透過《兒童健康手冊》後面的「兒童發展連續圖」以及簡易發展量表,依寶寶足月齡(或年齡),對照和觀察其每一面向之發展狀況(包括粗動作、細動作、語言及認知、社會情緒)。只要有任何發展上的疑慮(學習進度落後許多、情緒不穩定、肌肉能力不佳或是說話慢等等),就可以直接至早期療育特別門診就診。

此外,《兒童健康手冊》和國民健康署網站皆列有各區域「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及「發展遲緩兒童通報轉介中心」等資訊,家長亦可自行到鄰近的醫療機構或相關服務單位尋求協助。

管道2.機構協助

以每個新生兒幾乎都會接受的「聽力篩檢」為例,如果被檢測出有聽力障礙的可能,醫療院所會再讓寶寶接受更精密的檢查。在精密檢查後,若確診為聽力障礙,醫療院所就會介入並協助安排相關療程,例如聽能訓練。

楚恆毅醫師補充,以三軍總醫院復健醫學部的狀況為例,針對需接受轉介的寶寶,會先由他評估後,再轉介至語言治療,提前對此類寶寶的家長進行衛教,以減少日後發展的障礙。

其次是「兒童預防保健」,即醫療院所的健兒門診,目前國民健康署有針對未滿7歲的兒童提供7次補助。此預防保健項目包含身體檢查、發展診察和衛教指導,醫護人員會在此時確認寶寶是否已接種疫苗、身心發展歷程等等。若有問題,會視情況轉診至早期療育特別門診,進行深入檢查、評估與療程。

另外,由於工作忙碌,現在有愈來愈多家長很早就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就讀(通常滿2歲後)。因此,孩子的發展問題,有時並非由家長察覺,反而是老師先發現,再提醒家長到可提供早期療育協助措施的單位。

認識「早期療育特別門診」

在台灣,醫學中心等級的醫療院所大多設有「早期療育特別門診」(或是「早期療育中心」、「早療評估中心」),此門診的團隊包含醫師(兒童復健科、兒童心智科、兒童神經科、兒童遺傳與內分泌科、兒童眼科與耳鼻喉科等)、治療師(物理、職能、語言、心理等)、社工師等等,負責與發展相關的篩檢、評估、療育及相關行政業務(例如身心障礙手冊與入學教育鑑定安置討論等)。

楚恆毅醫師表示,家長不一定要等看到孩子明顯異常後才決定就醫,只要有任何發展上的疑慮,都可以主動尋求早療特別門診的協助。他建議家長,就診前應先做好相關準備(歸納問題、長期觀察筆記或影像紀錄、和主要照顧者同行),才能讓醫師在較短時間內掌握大致狀況,提出較精確的建議與治療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