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親子> 親子教養> 123樂分享-解決你與寶貝的分享困擾

123樂分享-解決你與寶貝的分享困擾

文/伍偉婷‧採訪諮詢/蒙特梭利愛兒園托兒所所長林玉蘭

Q1.孩子不懂察言觀色,跟別人玩總是玩不起來,怎麼辦?

專家say:適度語言的引導與示範

若發生這樣的情況,很可能是孩子的表達與理解的能力尚不足夠。蒙特梭利愛兒園托兒所所長林玉蘭表示,父母需要留意寶寶的年齡及其表達能力是否符合,但有些孩子的表達與溝通能力的確發展的慢一些,父母可再多加等待。當發現孩子無法跟其他小朋友一塊玩的時候,建議父母先不要急著介入,看孩子會用怎麼樣的方式解決,無法解決時或孩子氣餒的跑來哭訴、告狀時,再詳細了解情況,若是孩子沒有說清楚時,家長便可藉此機會教導孩子要怎麼跟別人說,例如「你可以直接跟小杰說,我的玩具可以借你玩!」然後告訴孩子,「如果他不想玩的話,那你要先等一等,可能他現在還不想玩這個玩具。」

Q2.孩子在外面會和別人分享,回到家中,卻老是和哥哥搶玩具,怎麼回事?

專家say:父母先自省是否建立錯誤觀念

不論大人或小孩都容易覺得先被別人拿走的東西似乎比較好,因此,才會出現小朋友互搶玩具的情況,但有些媽咪反應,寶寶在外面總是很大方,但是一到家裡就和哥哥搶玩具,林玉蘭所長表示,孩子的每一個表現環節,家長都要先自我反省,檢視自己是否在生活中無意間帶給孩子錯誤的榜樣或是建立錯誤的觀念。她進一步指出,在家中最容易犯的錯誤便是製造出「哥哥讓弟弟」的觀念,實際上,玩具沒有一定要大的讓給小的,而是看誰先拿,因此,應該為孩子建立的觀念是「先後」,而非哥哥一定要禮讓弟弟,若是無意中建立這種觀念,也難怪弟弟會搶哥哥的玩具了。

專家小提醒

林玉蘭所長表示,有時家長會在無意間營造「競爭」的氣氛,像是當弟弟拿了哥哥的玩具時,媽媽會用責備的口吻說「?什麼你要”搶”哥哥的玩具?」,如此激烈的口吻讓自己也加入戰場,更挑起手足間的對立,實際上,父母應該用平和的口吻,理性地和小朋友一起解決這件事,此時,建議媽咪說「你為什麼要”拿”哥哥的玩具」,有時小朋友不認為自己的行為是搶,因為他只是想拿過來玩,若是父母用這樣的口吻,他可能也會覺得遭到誤解而引發更大的情緒,因此,建議父母應該用理性的口吻了解原因,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

Q3.孩子將自己的玩具借給別人玩後,玩具有損壞,讓他有了不愉快的分享經驗,之後該怎麼辦?

專家say:事先建立正確觀念‧事後建立信心

若孩子好不容易將玩具借給別人,但卻被其他小朋友弄壞,讓孩子有了不好的經驗,日後可能難以再踏出這一步。林玉蘭所長表示,平常就要灌輸孩子玩具會壞掉的觀念,另外,家長應?孩子選擇不易壞的玩具,市面上許多拼湊完整又精美的玩具,但常在孩子玩樂後造成破損,她表示,最好的玩具就是「積木」,這種組合性又不易壞的玩具,其形狀穩固,不容易被改變,還能激發孩子創造力,並且也有多種形狀可供孩子相互分享,是玩具的最佳首選。
林玉蘭所長認為,為了避免孩子有不好的分享經驗,建議平時就要跟孩子說「要好好愛惜玩具喔,因為玩具陪你玩,你也要好好照顧他,不然他可能會壞掉」,讓孩子知道玩具是會壞掉的,並且在出借時,也請孩子記得跟其他小朋友說「請好好愛惜他!」,另外,若是事後發現玩具真的壞掉了,也要記得重建孩子的信心,和孩子一起想出解決的辦法,並且讓他知道這只是特殊案例,並不會每次借出去的玩具都會壞掉。

Q4.要尊重孩子的分享意願,但若孩子始終不願意分享,該怎麼辦?

等待孩子「自願分享」的時機

孩子不想分享的時候,父母可以先了解其原因,不需要逼著孩子一定要分享,只要讓他知道「如果把自己的玩具和別人分享,別人也會借給你他的玩具,這樣就可以玩到好多玩具喔!」並且找到適當的機會,讓他看到別人互相交換玩具,讓他感覺到分享的好處,等他調適好心態後,讓他自願性的和他人分享,在這引導的過程中,父母千萬不要急迫,只要灌輸分享是好的行為即可。

Q5.孩子不喜歡把自己的玩具借給剛認識的孩子,該怎麼辦?

用言語引導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底限,孩子當然也是,要他出借自己的玩具已經是件不容易的事,如果要借給剛認識的孩子,對他來說可能更需要經過一番心理戰!因此,若是孩子不想將玩具借給剛認識的孩子,父母也不要勉強,可以讓兩人之間互相熟悉之後,再試探性地問孩子要不要出借玩具,若孩子還是不願意,而對方也很想玩的時後,不妨跟孩子說「你的玩具很好玩,跟別人分享,他一定會很高興」,藉由這種方式,讓孩子了解分享不管對象,都可以讓對方感到開心,自己當然也會快樂,不過若孩子仍不願意,就不要再勉強,必須等孩子自願時再分享。

Q6.當孩子不願意分享的時候,旁邊的小朋友罵他「小氣鬼」,身為父母的該如何回應?

以委婉的態度指正

分享是一個重要的概念,更是現在許多獨生子女難以從小習得的能力,因此,特別希望孩子能從小學會與他人分享,但在教導的過程,卻也常遇到寶寶不想分享的時候,建議父母從中了解原因,如果是擔心玩具被搶走,那麼父母也要明白的跟孩子說「我們可以跟小杰說好,什麼時候要還回來」,但若沒有特別的原因,也必須尊重孩子的意願。
但若這時候一旁的孩子卻直接的說孩子是「小氣鬼」,這時家長也必須委婉的跟其他孩子說,要尊重別人的選擇。林玉蘭所長表示,雖然不是自己的小孩,但若能即時的教導,對別人的孩子也有益處,只要不是過分的管教,言語上的好言勸說應該不用避諱,並且家長也應該放寬自己的心胸,接納彼此的意見,大家一同互相成長。

 

林玉蘭 所長
現職/蒙特梭利愛兒園托兒所所長‧中華民國蒙特梭利教師協會理事
學歷/實踐家專兒童保育科畢業
  ‧AMI國際蒙特梭利0~3歲合格教師(美國1994)
  ‧AMI國際蒙特梭利3~6歲合格教師(美國1997)
經歷/台北縣板橋家扶中心保母聯誼會顧問
  ‧台北蒙特梭利園長聯誼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