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懷孕> 孕期百科> 中西醫觀點.了解妊娠蕁麻疹

中西醫觀點.了解妊娠蕁麻疹

孕期蕁麻疹的搔癢難以忍受,參酌中西醫見解,適當治療與妥善照護雙管齊下,讓孕媽咪不再因為皮膚搔癢而感到困擾。

難忍的孕期搔癢

懷孕期間,為了適應腹中胎兒,母體的生理機制會有大幅度的調整,除了荷爾蒙的分泌有別於平常,血氧輸送的狀態也會有很大的不同,然而在適應這些妊娠時期的生理變化時,也可能同時帶給孕媽咪不同的孕期不適症狀,而妊娠蕁麻疹是其中難以忍受的症狀之一,萬芳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林昱廷表示,妊娠蕁麻疹的完整名稱為「妊娠搔癢性蕁麻疹樣丘疹及斑塊」,英文簡稱PUPPP,其特徵因為與蕁麻疹的紅疹相似且只出現在孕期,而被稱為妊娠蕁麻疹,但實際上與蕁麻疹並不相同。

奇癢無比的紅疹

在西醫的觀點中,妊娠蕁麻疹的致病原因不明,但可能與家族遺傳、荷爾蒙變化或懷孕後肚皮撐大等因素有關,並不會影響胎兒健康,其好發族群多為第一次懷孕、懷多胞胎、胎兒體重過重或孕期體重過重的媽咪,且發作時間平均在妊娠第35週左右。當孕媽咪被診斷為妊娠蕁麻疹時,其共同特徵如下:

1.快速出現,集中於腹部,常沿著妊娠紋起紅疹或小水泡。

2.症狀初期多為紅色小丘疹,疹子周遭會感覺浮腫。

3.症狀嚴重時,斑塊會大面積的出現在腹部,或延伸至臀部與四肢,此時水泡也可能跟著出現。

4.搔癢的程度難以忍受,甚至可能影響睡眠。

產後症狀趨緩

懷孕期間,媽咪為了胎兒,對於孕期不適通常能夠提高忍受度,症狀的出現只擔心會不會影響胎兒健康,好在,妊娠蕁麻疹並非細菌或病毒所引起,不至於危及胎兒,且平均約只發作6週,唯若搔癢難耐抓破皮膚引起感染,才會成為唯一風險,但林昱廷醫師表示,大多數媽咪會控制搔抓的衝動,因此發生感染的機率不高,媽咪可不用太過擔心,且該症狀只要完成分娩,1週內病情就會大幅減輕,下一次懷孕再復發的機會也不大。

孕期彈性用藥緩解不適

面對妊娠蕁麻疹,醫師多半會依據媽咪的病情嚴重度給予口服抗組織胺或塗抹型的類固醇藥膏幫助緩解搔癢,但孕期的用藥安全,仍是多數孕媽咪關心的焦點,林昱廷醫師認為,孕期用藥雖然存在風險,但若症狀嚴重影響到媽咪的日常作息,造成重大困擾,彈性用藥反而會讓母胎更舒適,且醫師經過仔細評估後,遵循孕期用藥規則下所開立的藥物種類與劑量,都會以確保母胎安全為考量,媽咪可不用太擔心。此外,當妊娠蕁麻疹出現時,除了於產檢時提出讓婦產科醫師知道現況,也建議孕媽咪可再尋求皮膚科醫師的診斷,避免自行購買成藥塗抹患處,而應在專科醫師的確診下,使用開立的藥物來緩解症狀。

中醫觀點‧胎毒引搔癢

對中醫來說,懷孕期間如果有皮膚搔癢、起紅疹、冒痘、口乾舌燥或便祕等症狀的出現,通常可視為是孕婦體內有胎毒的臨床表現。此處所指的胎毒,並非為會危及生命的有毒物質,而是指體內有無處宣洩而淤積的火氣(也可稱為胎火)。中醫認為,懷孕後母體擔負著自己與胎兒的新陳代謝,若代謝產物無法順利排出,即會表現於外,且孕婦的體質在正常情況下原本就較為躁熱,此時若飲食不調、情緒起伏大又未獲紓解,或是作息不正常時常熬夜等,都會讓身體的火氣轉為胎毒,並出現明顯症狀表現於外。

胎毒可預防

每個人的體質會因為作息、心情、壓力與飲食的狀況,每日微幅變化,例如:連續幾天熬夜或嗜吃辛辣,皮膚可能會突然冒痘或比較容易口乾舌燥,這都是中醫所指「火氣」的表現,同時,中醫也認為「七情內傷」,即喜、怒、憂、思、悲、恐、驚等過度的情緒起伏會在體內形成火氣,如:生氣時造成「肝火」、思慮太多則成「心火」。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林文勝表示,俗諺說「生前一盆火,產後一盆冰」即是形容孕媽咪從孕期到分娩會歷經的體質變化,因此,依據「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的原則,胎毒的發生是可以預防的。懷胎10月中,若孕媽咪發現自己突然出現口臭、嘴巴破皮、長痘痘等輕微上火症狀,就可積極以飲食、作息調整或尋求中醫治療等方式,讓上火的情況得到舒緩,避免讓上火的情況惡化而成胎毒症狀。

不宜擅自解毒

中醫認為,若孕媽咪出現胎毒症狀,確實有機會影響胎兒,並在出生後出現皮膚症狀或便祕,因此,若想在孕期出現症狀時解除胎毒,務必尋求合格中醫師確認體質後再遵循用藥,切勿聽信民間偏方擅用藥物,例如:坊間流傳可以食用黃蓮以解胎毒,林文勝醫師指出,並非所有孕媽咪的體質都適合以此種方式清熱解毒,若未經醫囑擅自服用,可能會有傷及胎氣的風險,建議還是必須經由中醫師診斷後,開立適合個人體質服用的藥材與劑量,才是安全的做法。

中西醫觀點‧妊娠蕁麻疹的日常照護

來自皮膚科醫師的叮囑

1.避免亂抓

皮膚搔癢處經搔抓後更容易釋放組織胺,使紅疹越抓越癢,建議忍住搔抓的衝動,以避免搔癢更難以忍受。

2.冰敷舒緩

以毛巾沾濕冷水或包覆冰塊,在搔癢處輕敷,但須避免冰敷時間太長,造成皮膚凍傷。

3.洗澡水溫不宜過熱

溫度較高的水溫會讓患處感覺更搔癢,因此須避免用太熱的水洗澡。

4.透氣的舒適衣物

衣服可選擇寬鬆的款式,避免摩擦使紅疹更搔癢,材質則建議以透氣吸汗的布料為選購依據。

5.塗抹乳液或溫和油脂

讓肌膚保持一定的濕度,可稍微緩減搔癢的程度,但提醒所選擇的產品應儘量徵詢過皮膚科醫師的同意。

6.慎選食物

減少攝取海鮮類等較易引起過敏的食物,並避免添加大量防腐劑與食品添加物的食品。

來自中醫師的叮囑

1.溫和飲食

除了避免因為懷孕就大補特補的錯誤飲食之外,可選擇屬性較平和的食物,並避免大量刺激性、熱性食物與發物食物,此外,也應適量攝取涼性食物。提醒孕媽咪,儘量避免並非表示不能吃,而是建議在食用量上能夠有所節制。

平和食物:玉米、黃豆、木瓜、葡萄、枇杷、萵苣、花椰菜、包心菜、碗豆、四季豆、魚肉、豬肉、雞蛋、白米、糙米、黑豆、紅豆、山藥等。

刺激性飲食:經火烤、油炸、辣調味等烹調方式所完成的料理或市售重口味零食餅乾、洋芋片等。

熱性食物:榴槤、龍眼、荔枝、辣椒、乾薑、黑麻油、羊肉、核桃、菸、酒、檳榔等。

發物食物:指容易加重皮膚症狀、痤瘡或發炎性病變等食物,如:芒果、筍、豬頭皮、鵝肉、不新鮮之海產等。

涼性食物:綠豆、百合、蓮子、木耳、甘蔗、番茄、柳丁、白蘿蔔、菠菜、胡瓜、冬瓜、絲瓜、黃瓜、蓮藕、青江菜、豆腐、牛奶等。

2.正常作息

建議孕媽咪可於每日晚間11點前上床睡覺,睡前適度做些伸展、避免重度使用3C產品,讓睡前的身心狀態能保持平靜,以達充分休息的目的。

3.為情緒找到宣洩出口

懷孕因為荷爾蒙的變化,有時容易出現起伏的情緒,情緒反應為人之常情,但建議要找到抒發的管道,無論是運動、靜心或找人聊天,建議要為自己找到情緒出口,避免讓體內虛火淤積。

4.適當運動

懷孕時身體負擔較大,若感覺疲累建議要多休息,但不代表須避免運動,事實上,懷孕期間適量運動,對孕期症狀的緩減、控制體重與順利分娩都有正面幫助,建議媽咪可選擇早晨或晚上的時間進行。

5.多喝水

除了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也能幫助補充因為體熱所喪失的水分;水分是體內代謝運作重要的條件之一,養成喝水的好習慣,亦可幫助體內代謝物質較快排除。

6.少喝含糖飲料

手搖杯飲品因含糖量高,有讓身體免疫系統功能下降、誘發身體發炎或過敏反應的可能,進而表現在皮膚症狀上,孕媽咪應儘量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