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兒> 嬰兒照護> 3方法.訓練口腔肌肉力量

3方法.訓練口腔肌肉力量

寶寶1歲前口腔深度太淺無法容納所有口水量,加上唾液分泌增加、吞嚥功能尚未成熟,除了會導致一直流口水之外,許多的細菌、病毒也可能透過「口」進入身體。

副食品改善肌肉不協調

孩子2歲以前流口水通常視為正常現象,媽咪可不必過度擔心,倘若是2歲以上的孩子持續流口水,郭子敏醫師建議可先就醫檢查口腔喉嚨是否有異狀,如喉嚨發炎等狀況。若檢查後發現正常,則會進一步做肌肉協調性評估或腦部疾病檢查。然而,若是口腔內部無異常,以及排除腦部疾病的可能性後,則可透過復健訓練孩子吞嚥功能。

趁早訓練孩子吞嚥功能以及肌肉協調,才能真正避免日後一直流口水、咬字不清晰等狀況。因此,郭子敏醫師建議,要改善寶寶流口水的情況,可先從調整副食品著手。寶寶剛開始接觸副食品時,建議先以泥狀的流質食物為主,例如:米精、麥精、蔬菜泥等,待長牙後可添加少許固體食物,加強吞嚥能力。接著1歲過後則可直接讓孩子嘗試食用與大人相同硬度的食物,但須避免容易造成孩子噎住的食物,例如:花生、蒟蒻等。 

除此之外,有些家長在孩子1歲後仍習慣將食物打成泥狀再給孩子食用,這樣反而容易導致無法訓練口腔肌肉的力量。另外,下顎骨會隨著成長而增加重量,因此若是肌肉較無力,則無法撐住下顎骨,就會造成孩子嘴巴難以閉合。且因為鬆軟食物對口腔的觸覺刺激度較低,使得孩子口腔敏感度不夠,進而導致唾液時常流出。

提升刺激口腔方法

家長可藉由生活中的活動,刺激孩子口腔、訓練肌肉張力,能增加孩子口腔敏感度及力量,以改善孩子口水流不停的狀況。 

1.刷牙漱口

媽咪可藉由幫助孩子刷牙時,利用牙刷輕微按摩孩子的牙齦及嘴唇,達到刺激口腔及嘴唇周圍肌膚的作用。刷牙後,可將漱口次數增加,藉由臉頰的鼓起、內縮,達到訓練肌肉張力的目的。 

2.親親遊戲

可在睡前與孩子互道晚安時,透過「親親」訓練孩子肌肉張力。嘟嘴的嘴型可提升孩子嘴唇的力量,既能增加親子之情,也能加強孩子口腔肌肉力量。 

3.咀嚼不同質地食物

家長可利用軟硬不同的食物料理,讓孩子透過咀嚼不同質地的食物,增加下頷活動,強化下顎力量,改善流口水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