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生產> 哺乳> 新手爸媽必備! 預防輪狀病毒的大哉問

新手爸媽必備! 預防輪狀病毒的大哉問

輪狀病毒是造成嬰幼兒嚴重腸胃炎、脫水的主要兇手。 台灣急性腸胃炎嚴重上吐下瀉而需要住院的幼兒, 大約每3個就有1個是輪狀病毒引起的。 輪狀病毒活性強,只要少量病毒就可造成感染。 為了讓更多家長正確了解輪狀病毒, 安安婦幼中心小兒科副院長林育丞醫師將來為大家解惑。

台灣一年四季都有傳染風險!

不少家長認為輪狀病毒感染為冬天才會發生的疾病,雖然溫帶國家的感染案例於秋冬時較為明顯,但台灣輪狀病毒感染月分和國外不同,一年四季都會出現感染案例,統計上又以4月份的感染風險最高,林育丞副院長推測,也許是春暖花開的時節,民眾出遊次數增加,以至於提升互相接觸感染的機會。

 

病毒生存力強.家長請小心

一般來說,輪狀病毒的傳染途徑主要經由糞口傳染、人和人之間的呼吸道及口沫傳染,病毒可以藉由雙手傳染給外在環境,凡是被輪狀病毒汙染過的東西、食物、飲水,都可以停留超過10天以上甚至更久,而正值口欲期的寶寶,最喜歡將小手、固齒器或玩具塞進嘴裡,不知不覺中就可能會將病毒吃進嘴裡。

勤洗手&換衣服避免傳染

家長從外頭進入家中,若是雙手及衣物已受到病毒汙染,卻未先清洗乾淨就與寶寶接觸,就可能將病毒傳染給寶寶,抑或是本身已被傳染,但成人的症狀不顯著而不自覺,直接將病毒帶回家裡。

感染輪狀後無藥醫治.事前預防為佳

林育丞副院長說明,若未接種輪狀病毒疫苗,感染後可能會出現發燒、嘔吐、腹瀉及腹痛的症狀,嚴重時甚至會一天腹瀉10至20次,造成脫水、抽搐、電解質不平衡或酸中毒,必須要住院觀察,而5歲以前感染機會高,尤其是2歲以下特別容易。林育丞副院長強調,感染輪狀病毒後,沒有特效藥能醫治,只能採取「支持性療法」,協助寶寶緩解症狀,因此建議家長為預防輪狀病毒的感染,讓嬰幼兒吃口服輪狀病毒疫苗,有效將低感染機會。

未接種疫苗 8個月男童腹瀉脫水住院 林育丞副院長也分享兩例未接種疫苗,而感染輪狀病毒的臨床經驗,給民眾參考:

第一例

8個月大的男寶寶,由於發燒及拉肚子就診,2天後症狀加重,一天腹瀉超過10幾次,也出現活動力下降、尿液量減少、眼窩凹陷及哭沒眼淚的情況,看起來已有脫水現象,因此轉介醫院住院治療,檢查後才確診是輪狀病毒感染合併電解不平衡,打點滴治療快5天才回家休養,後來醫師細問才知道寶寶家裡有個正讀幼稚園的哥哥,在弟弟發病前,哥哥也有嘔吐及拉肚子的輕微腸胃炎現象。

第二例

2歲大的女孩,平常家長工作都將孩子送到托嬰中心,某天突然有發燒、嘔吐及拉肚子的症狀而至診所就醫,起初看來就像一般腸胃炎,但看完回家後腹瀉情形嚴重,一天高達10多次,且活動力下降,送急診檢查發現是輪狀病毒感染合併脫水現象,因此收住院治療,在住院打點滴治療觀察中,有抽筋現象,而被轉診至加護病房做詳細檢查,才發現抽筋也是受到輪狀病毒感染造成,毒素跑到中樞神經去,造成腦部放電的現象。

疫苗模擬自然感染.提供最佳保護

台灣從2006年起,開始有輪狀病毒疫苗,但目前尚未納入公費接種,家長必須自費給寶寶接種。目前市面上共有兩款口服輪狀疫苗可供選擇,分別為兩劑型(單價)以及三劑型(五價)的疫苗,兩種的效果都很好。林育丞副院長解釋,由於國外研究發現,2歲以下的幼兒自然感染輪狀病毒達3次以上,體內產生的抗體是最為足夠,所以三劑型便是運用這結果來模擬自然感染,為寶寶提供最佳保護。

 

服用疫苗有9成保護效果

台灣研究則發現,寶寶服用疫苗後都有9成以上的保護效果,因此家長在寶寶出生6週至15週之間口服輪狀病毒疫苗效果最好,建議應讓寶寶在出生滿2、4、6個月時各服用一劑,且剛好可搭配施打5合一公費疫苗的接種時程一併施打,不需要因為服用輪狀病毒疫苗而再多跑一趟。良好衛生習慣免於病毒侵擾

最後,林育丞副院長提醒,很多家長有疑問,吃了輪狀疫苗是不是還有機會感染輪狀病毒,實際上仍有感染機會,但即便罹患也會大幅降低感染症狀,可能從原本一天要腹瀉10幾次,降成只會腹瀉3、4次,且不會嚴重到需要住院的程度,而平時建議可以哺餵母乳,增強寶寶抵抗力,抑或是,家長必須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因為病毒幾乎都是大人從外頭帶回來間接傳染給寶寶,所以家長必須引以為戒,才能讓寶寶免於病毒的脅迫。


林育丞 小兒科副院長

現任/安安婦幼中心小兒科副院長

經歷/奇美醫院柳營分院-小兒科主任
   奇美醫學中心-兼任主治醫師
   台中榮總-兒童腸胃科資深研究員

學歷/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