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生產> 哺乳> 頭好壯壯!寶寶健康體質從小調養

頭好壯壯!寶寶健康體質從小調養

從孕期到孩子青春期之前,體質變化深受許多因素影響,雖然寶寶的先天體質在出生前已大致決定,但後天的培養與累積,仍有機會為寶寶未來的基礎體質加分。


孕媽咪自我照顧方式將影響胎兒體質

懷孕後,胎兒的健康與體質狀況,是媽媽最在意的事情,全德診所劉宗翰中醫師表示,寶寶的體質在精卵結合的那一刻即決定了一半,另一半則可在孕期、甚至出生後到青春期之前,持續加強。 

因此,懷孕期間,媽咪照顧自己的方式,已有機會影響胎兒的體質變化,例如:經常熬夜,比較容易讓母胎體質偏熱,或是居住的地方較潮濕,也可能造成體內有較多餘的濕氣。此外,除了均衡飲食、作息規律、時常散步或運動對胎兒體質打造有幫助之外,媽咪保持愉快與輕鬆的心情,也會比充滿壓力與憂慮的心情,更有助於胎兒健康。 

孕期均衡攝取各種類食物

對於懷孕期間的飲食,為顧全寶寶未來的健康體質,有些媽媽會對某些食物忌口,如:若擔心未來寶寶會過敏,就避免吃芒果或海鮮類食物。劉宗翰醫師表示,雖然孕期的飲食會在各方面影響胎兒的健康,但只要孕媽咪秉持單一食物不過量、各種類食物均衡攝取的原則,就無須刻意避免某類食物,也不用擔心偏頗的飲食會成為誘發寶寶日後過敏的原因。 

惟須提醒孕媽咪,若發現某種食物會引發自己的不舒適,就建議儘量避免食用,例如:吃炸物容易皮膚癢,可能代表媽咪體質偏熱,不適合吃油炸或辛辣食物,或是吃西瓜容易拉肚子時,可能表示現階段體質較冷,應避免寒涼食物。
 

體質培養.第二性徵發育前是關鍵

胎兒體質的決定,從精卵結合的一剎那決定了大致方向,但在孩子青春期之前,仍有得以調整的空間。當胎兒在媽媽肚子裡時,體質的變化受制於媽媽照顧自己的方式,寶寶出生後,則與睡眠、飲食與作息有很大的關聯,因此,在孩子第二性徵發育之前,都建議能在孩子的飲食、運動、睡眠與作息上有周全的照顧,以協助建立良好的體質基礎,否則過了青春期,基礎體質調整的空間會逐漸受限。


體質虛弱出生後易觀察

寶寶出生後,若體質狀況較虛弱,有些症狀會比較容易在早期顯露,例如:若是呼吸系統較敏弱,可能才剛出生沒多久就有流鼻涕或比較容易喘的徵狀;或是若腸胃系統(中醫所指的脾胃)比較弱,可能食欲不佳或吐溢奶的情況比較嚴重等,都可在出生後輕易觀察出來。(推薦文章:掌握關鍵營養.幫助寶寶腸胃道健康發展) 

若寶寶出生後的不適症狀影響到飲食與作息,建議爸媽可以先接受西醫的診斷與治療,若需要中醫輔助強化體質改善,可於寶寶4~6個月大左右,開始吃副食品後再讓中藥介入。4個月之前,若想積極協助寶寶改善症狀,也可透過由媽媽服用中藥,經由哺乳使藥效影響寶寶來調整,或是藉由讓嬰兒床周邊充滿蒸煮相關中藥的蒸氣等方式溫和達成。
 

穴位按摩.舒緩不適

月齡4個月之前,為寶寶進行穴位按摩,也有助改善不適症狀或加強體質,例如:針對脾胃問題,可按摩寶寶膝蓋外側下方的足三里穴道,或是呼吸道問題,可按摩寶寶的上背部。

劉宗翰醫師解釋,因為孩子的經絡反應非常敏銳,因此每種症狀大多只需要針對一個主要穴道按摩即可。且因為寶寶的身體比較嬌小,爸媽的手掌幾乎可涵蓋寶寶背部的大部分穴位(背部穴位幾乎為所有內臟的投影),若能經常按摩寶寶的背部,也有助促進孩子的健康與內臟發育。
 

中西併進.有助縮短病程

寶寶出生後,在正常的情況下,劉宗翰醫師建議以飲食、作息、運動與睡眠來穩定寶寶的體質,讓基礎體質在健康的條件下穩穩建立,除非寶寶的體質明顯較弱,否則無須刻意藉由中藥調理。但若孩子生病或出現不適症狀,尤其是感冒或過敏等常見的小兒疾病,中藥與西藥可以同時給予,其中中藥的目的在強化免疫能力,西藥的目的在壓制病毒的侵犯,如果搭配得宜,可以縮短寶寶的病程。 

一般傳統上,為了降低風險,醫師可能建議中藥在病程初期或接近尾聲時給予,讓西藥做為主要治療疾病的手段,但若能巧妙配合,中、西藥共同治療可加速寶寶痊癒。病程中,中、西藥相互搭配的前提說明如下。

1.中醫就診時,將西藥明細提供給中醫師確認,以兩類藥物不相衝突為主要遵循原則。

2.中藥與西藥的服用須間隔1小時。 

臨床上,中醫治療某些病症的速度較緩慢,以小兒疝氣為例,劉宗翰醫師建議直接讓寶寶接受西醫的手術,待減緩疼痛後,再於術後重新調理寶寶的體質狀況。對中醫來說,雖然任何大小手術對身體「氣」的影響甚鉅,但為減輕寶寶的不適,建議家長不要因此拒絕現代醫學的介入,術後的中醫調理只要得宜,孩子依舊會恢復術前體質。(推薦文章:寶寶看中醫.中西併用最周全

 

避免藥物衝突

目前有許多合格中醫師具有中、西醫的學習背景,對於中、西藥衝突的部分比較容易掌握,進而能避免開立與西藥相牴觸的藥方。
 

心情愉快.助發育無阻礙

除了透過均衡飲食、規律作息、適當的運動與充足睡眠照顧寶寶的體質之外,心情愉快也是孩子成長發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劉宗翰醫師解釋,心情愉快與孩子的肝氣有關,肝氣一方面主宰情緒,另一方面也與生長發育相關,如果孩子情緒總是不好,體內用於生長的能量會分配到情緒發作上,便會干擾身體的發育,因此應儘量避免親子關係緊張。

如果在寶寶成長過程中,家長希望能透過中藥額外強化孩子的體質,建議要把握第二性徵發育前的時間,合格中醫師會依據孩子當前的體質狀況、體弱徵狀給予合適的中藥搭配,調理的時間視孩子的體質基礎,從3周至數年不等,且仍必須與生活習慣相搭配。

針對小兒的中醫治療,科學中藥粉通常已能協助緩解多數症狀,而為了確保服用藥物的安全,建議可選擇信賴的中藥鋪、醫療院所,或善用檢驗機構送檢購買的中藥材,讓中藥服用更安心。
 

強健寶寶體質.從生活做起

1.飲食均衡:讓孩子多元攝取不同種類的食材、每日顧及6大類食物的供給。如果寶寶有偏食的行為,可以提供多元化的食物來源,避免單一營養素缺乏,也可以變換不同的烹飪方式,嘗試提高寶寶的接受度。同時,農作物在符合條件的季節與產地生長,能量最為豐沛、農藥最少、也最能對應人體該季節之所需(如:夏季解熱、冬季溫補)、價格也最便宜,建議可為寶寶增加更多當季與當地生產的農作物選擇。

2.規律作息:中醫認為人體屬於大自然的一部分,因此與早晚節律、四季節氣相呼應,寶寶出生後,雖然睡眠時間長,仍必須儘早讓他熟悉早上與晚上的分別,早晨打開窗簾讓陽光灑進,晚上睡覺時則保持室內昏暗,讓寶寶儘可能在夜間持續睡。

3.充足睡眠:睡眠是人體以自然方式,「養陰」的最重要程序,睡覺時,體內能量會對身體臟腑進行調養,若長期睡不夠,養陰不足,就容易讓體內產生火氣,影響情緒、睡眠、注意力與排便,甚至導致發育問題,不可不慎。哄孩子睡覺最忌諱房間外面仍有家人持續活動,為了讓孩子準時上床,建議爸爸媽媽以身教示範,先陪孩子一起入睡,比較容易讓孩子乖乖上床睡覺。

而若孩子不愛睡覺,家長可嘗試避免於睡眠時間之外於床上與寶寶遊戲,並在睡前一個半小時內,將親子活動改為靜態活動,如:念故事書,因為孩子若情緒亢奮,無法像大人一樣很快冷靜,需要時間讓心情平靜。劉宗翰醫師提醒:這樣的改變也許無法速效,但長期下來應可逐漸改善孩子的睡眠習慣。

4.適度運動:避開中午的豔陽時段,帶著孩子經常到戶外走走、曬曬太陽、活動大肢體與運動,有助強壯孩子的體格,且運動習慣的培養,有助安定孩子睡眠、促進食欲,也更能增進親子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