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議題】腸病毒重症惡化前兆,出現這些情況應急速就醫
台灣進入腸病毒流行期,上週(6月23日至6月29日)國內腸病毒門急診就診達1萬5,803人次,醫師指出,腸病毒生命力強,難以用一般酒精來消滅它,建議使用市售5~6%漂白水稀釋100倍後,來擦拭病童接觸過的物品、玩具,以及處理病患的排泄物。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家庭醫學科主任李秉翰指出,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的總稱,包括23型克沙奇A病毒、6型克沙奇B病毒、3型小兒麻痺病毒、30型依科病毒及68至71型腸病毒,共有80幾種病毒。
腸病毒好發於3歲以下的小朋友及少數免疫不佳的成人,主要傳染途徑為糞口感染及接觸病人的飛沫、口鼻分泌物等,因傳染力強,患者發病前數天到發病後數週都具有傳染力,其他小朋友如以口嘴接觸受汙染的玩具後就可能發病,因此學校及幼稚園是常見爆發流行的群聚場所。 (推薦文章:小心!又有新生兒出生數天即感染重症)
大多數腸病毒患者症狀輕微,7到10天後自然痊癒,但極少數個案會出現無菌性腦膜炎、腦炎、心肌炎、心包膜炎、肢體麻痺等嚴重併發症,因此,當出現疑似症狀時最好先至家醫科或小兒科就診。
李秉翰主任提醒家長,孩子如果已經確診為腸病毒,一旦併發高燒、持續嘔吐、嗜睡、意識不清、呼吸困難、肌肉抽蓄等症狀,就是併發症惡化前兆,應立即送往大型醫院救治。
「勤洗手及保持良好衛生習慣是減少被傳染的最好方法」李秉翰主任說,目前腸病毒在治療上並無特效藥,只能以支持療法、症狀治療。發病後一週內的傳染力最高,病童應在家隔離1至2週,家長應盡速通知老師,讓學校按標準流程通報、消毒及追蹤。
疾管署資料顯示,近期感染腸病毒重症個案以感染71型最多,李秉翰主任建議,民眾應該加強個人及環境衛生,勤洗手、清洗玩具,更不要讓孩子將玩具放入口中,生病時應盡速就醫並在家休息。(推薦文章:我國研發腸病毒71型疫苗,最快拚明年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