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生產> 哺乳> 寶寶發疹子.有哪些常見疾病?

寶寶發疹子.有哪些常見疾病?

一般人對寶寶肌膚的印象應該是「白拋拋,幼咪咪」,正因為寶寶肌膚還很稚嫩脆弱,更容易受到刺激而起疹子,也可能是反映身體不適的徵狀,但通常疹子會在幾天後恢復,如果症狀更嚴重或伴隨著發燒的情形,就應立即就醫,找出發疹子的原因,並加以治療。

脂漏性皮膚炎

寶寶發疹子.有哪些常見疾病?

書田診所皮膚科雷射美容中心徐嘉琪主任醫師表示,新生兒至四個月大的寶寶,最困擾家長的就是此症,大約有九成的寶寶會有脂漏性皮膚炎。剛出生的寶寶可能不會出現症狀,但滿月後就會慢慢出現,兩、三個月大的時候最嚴重,可能在臉部、頭皮或身上皺摺處出現黃色的油性結痂,伴隨著些許的紅腫,嚴重時可能會滲出組織液,大約在四個月大以後才會漸漸復原。

發生原因與症狀

發生脂漏性皮膚炎大多為體質性的問題,每個寶寶的症狀輕重不一,症狀較輕微,好發於頭部及臉部,若較嚴重時,可能出現在身上的皺摺處,包含脖子、關節及包尿布較常接觸的腹股溝處。另一個因素為黴菌,因為皮屑芽胞菌過度的增生,而使寶寶患有此皮膚病。而脂漏性皮膚炎並不會讓寶寶感到很癢,而在患部不停搔抓。

治療與處置

無論造成脂漏性皮膚炎的原因為何,只要父母照顧妥當,大約在寶寶四個月大以後就會慢慢恢復。也不會因為小時候患有此症狀,而長大後也會有脂漏性皮膚炎或異位性皮膚炎出現。雖然脂漏性皮膚炎會讓寶寶的皮膚看起來不健康,但對寶寶來說不會搔癢難耐,所以輕微的脂漏性皮膚炎不太需要擦藥。平時使用清水洗淨,若結痂較厚,可用冷開水或生理食鹽水,沾濕毛巾後濕敷5至10分鐘再清洗,會比較好讓結痂脫落。徐嘉琪醫師提醒,其實不須洗得太乾淨,因為很有可能會再次結痂,只要讓它自然脫落即可。若真的需要口服藥物或擦藥,醫師則會給予口服組織胺的藥物,而外用的類固醇藥膏,依照醫囑劑量,擦於患部即可。

小提醒

父母可能會擔心類固醇藥膏會造成寶寶身體機能受損,其實,外用藥物要吸收到體內而影響發育的機率非常低,且若不及早治療,讓病灶擴大,就需要更長的復原時間。

異位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是因為過敏體質而造成皮膚上的濕疹,是一種慢性疾病,會反覆出現大約半年的時間,寶寶在四個月大以後,發疹子的原因就可能是異位性皮膚炎,若發生在特定位置,可能長大後就容易有過敏體質,因此,父母更要細心照顧,此時的過敏可能會跟著寶寶一輩子,所以不可輕忽!

發生原因與症狀

寶寶發疹子.有哪些常見疾病?

異位性皮膚炎起濕疹有特定的部位,其好發於手臂、大腿及小腿等,通常會讓皮膚粗糙,嚴重則會出現紅疹。若濕疹出現在四肢外側的位置,可能長大後也會有異位性皮膚炎。大約兩成的寶寶會有此病症,需特別注意的是,孩子在兩歲大以後,異位性皮膚炎的位置會改變,疹子會長在軀側的部位,如手肘內側、膝蓋後側(膝窩)等。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寶寶,大多為過敏體質,而通常父母也是,但父母不一定也會有異位性皮膚炎,可能是氣喘或過敏性鼻炎等過敏症狀。

治療與處置

引發寶寶異位性皮膚炎的原因為過敏性體質,所以預防重點就是做好皮膚保養。徐嘉琪醫師建議,除非身體真的很髒,兩歲以內的寶寶都儘量用清水洗澡,不要使用清潔劑,尤其秋冬時節更要用清水洗。若寶寶容易長濕疹、已患有異位性皮膚炎或皮膚比較乾躁,洗澡時除了用清水洗以外,水溫要保持在攝氏40度以內,洗澡時間也不宜過長,最多15至20分鐘。洗完澡身體擦乾後,要馬上幫寶寶擦乳液,此時乳液的保濕效果較好,而頭部的清潔則可使用洗髮精洗淨。

若寶寶患有較嚴重的異位性皮膚炎,建議抽血檢驗其過敏原為何。一般常見的過敏原為塵蟎,塵蟎是肉眼不可見的,以增生皮屑為食物,在人類常接觸到的物品上都有,如床鋪、枕頭、布沙發或絨毛玩具等,若寶寶對塵蟎過敏,此類物品都要儘量避免接觸,若一定要使用的話,一到兩週就要清洗一次,清洗完後也要用高溫殺除塵蟎,溫度至少需要攝氏50至60度。另外,也要注意開始吃副食品的寶寶,是否因為食物不新鮮而導致過敏。

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寶寶,其皮膚對抗細菌的能力較差,所以容易被細菌感染,而有毛囊炎或是膿痂疹。除了口服藥以外,依照醫囑,洗澡時可加入稀釋過的殺菌成分,如雙氧水。

小提醒

1父母可能擔心乳液濕濕黏黏,會讓寶寶更容易起濕疹,其實不然,乳液更能滋養皮膚,預防濕疹的產生。擦乳液的重點在四肢乾燥處或臉頰等部位。

2寶寶起疹子時,如果因搔癢而不停地抓,而且尚未就醫時,可在患部冰敷。

3身上有疹子時,建議洗澡水溫稍微偏涼,避免洗澡溫度過高,使疹子更嚴重。

伴隨著發燒的發疹疾病

玫瑰疹

寶寶發疹子.有哪些常見疾病?

玫瑰疹通常會出現在三歲以下的孩子,是一種病毒型的感染,不太會有後遺症或併發其他症狀,但需注意其發燒時的溫度較高。寶寶在感染病毒後先有發燒的症狀,大約會持續發燒三天的時間,一退燒就開始發疹子,起疹子的部位在身上,顏色較淡且不明顯。退燒以後,其活動力及食欲很快就會恢復,患部也不會搔癢,所以不需特別擦藥或治療。但必須注意其特點為,退燒了以後,疹子才會出現,所以必須辨別起疹子的時間,以免與其他疾病混淆。

猩紅熱

猩紅熱的症狀與感冒或腸胃炎類似,能透過飛沫感染,通常有發燒、喉嚨發炎及出疹的情況,其發疹的型態為帶紅色的點狀疹,可能從脖子到四肢都會有,觸感較粗糙,好發於腋下、脖頸部、腹股溝等,舌頭也會出現俗稱的草莓舌,會在發燒1至2天後出現疹子,皮疹大約在3天後慢慢消失。最好的預防方法就是良好的衛生習慣,避免與其他人共用餐具或接觸性的用品。若已確定為猩紅熱,則依醫囑按時服用藥物並多休息。

麻疹

麻疹是病毒感染所致,可經由飛沫傳染,故傳染性高。其潛伏期間約10天左右,發病初期會有呼吸道感染的症狀,伴隨著發燒、咳嗽、結膜炎等,在疹子出現前,口內頰黏膜會長出白斑。身體的紅斑則會從臉部開始,一路向下延伸,通常不會發癢,但疹子可能會結合成一塊大的斑,約3天後漸漸退掉,需特別注意的是,寶寶若有麻疹,較可能會有腦炎及肺炎的併發症,所以應給予寶寶施打麻疹疫苗,而得過麻疹後,終身都有免疫力。

水痘

水痘的潛伏期間較長,大約2至3週,其症狀與感冒類似,會起發燒、喉嚨痛及頭痛等。寶寶會在發燒後出現疹子,好發部位在臉部及胸腹部,疹子會從紅色疹發展至膿疱的型態,也會擴散到全身。此類疹子會讓寶寶搔癢難耐而不停搔抓,如果把膿疱弄破,可能會引發更嚴重的感染,所以父母必須特別注意。讓寶寶接受常規的疫苗接種,可產生抗體,預防水痘的感染。

寶寶發疹應如何處理?

平時應多注意寶寶的活動力、皮膚及健康狀況,因為寶寶發疹子的原因有很多,而且發生在每個人身上的症狀也不完全相同,若只是皮膚上的疹子,沒有其他的急性併發症或發燒情形,父母可先觀察寶寶狀態,如定時量體溫,確認發疹原因是否為發燒;檢查寶寶起疹的部位;疹子是否會讓寶寶搔癢;是否因為過敏而起了疹子等,先找到關鍵的發疹原因,才能讓醫師確診。

若寶寶起疹的原因是急性的病症,有全身發癢無法入眠或其他併發症狀,如發燒、全身關節疼痛、咽喉痛、無法停止哭鬧、腹部疼痛或抓破水泡等,就可能會引發較嚴重的感染,此時要盡快至醫院就診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