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生產> 哺乳> 探索寶寶自我概念的形成

探索寶寶自我概念的形成

從零開始的學習,寶寶對於新事物的建構能力成長飛快,即使只是簡單的認識自己,父母的一言一行、回應與評價,都深深影響著寶寶對自己的認識,惟有透過鼓勵與正面引導,才能建立寶寶良好的自我概念,進而培養獨立自信的人格。

認識身體

寶寶剛出生時,不僅對環境陌生,對自己的身體也感到十分陌生,對他而言,他才正要學著認識自己的身體而已,爸爸媽媽可能會開始注意到,寶寶兩個月大後,會逐漸出現玩玩自己的手或嚐嚐自己腳ㄚ的有趣模樣,那是因為新生兒對於自己的身體還沒有「這是我的手」或「這是我的腳」的自覺,他們只是以為這些可以活動的手腳,是他們的新奇玩具,而藉由摸摸、嚐嚐、聞聞的探索,會開啟寶寶認識自己身體的第一步,並幫助他在大腦裡勾勒一張關於自己身體樣貌的構圖,此時寶寶對身體的功能與身體模樣仍沒有感覺,然而,認識自己的身體卻是他發展自我概念前的重要步驟。

區別自己與他人

探索寶寶自我概念的形成

自我概念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研究發現,猩猩是唯一會認出鏡子中自己的動物,然而若從小將小猩猩與社會完全隔離,小猩猩卻會喪失認出鏡中自己的能力,因此,可見與他人持續互動是幫助寶寶認識自己的重要關鍵,透過與爸爸媽媽或其他人互動能幫助自我概念的發展,讓寶寶明白「自己」和「他人」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而等到寶寶開始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應後,就表示他已經把自己看成一個個體,也知道爸爸或媽媽或其他家人各是不同的個體。

以大人的評價認識自己

寶寶認識自己的方式可簡單分為主動與被動,如穎心理成長中心院長張如穎指出,當寶寶透過動作來察覺自己與他人的不同,如:舉起手摸摸媽媽的臉,是主動的自我覺察,而透過鏡子或他人描述的認識,屬於被動的自我覺察。

當寶寶18~30個月時,他們會從互動中聽到的形容詞來定義自己與他人,例如:性別(男生相對於女生)、年齡(大人相對於小孩)、生理特徵(高大或強壯)、優劣(乖寶寶或壞小孩),他們也會開始意識並表達自己的能力,例如:我會做、我不會做。張如穎院長說明,此階段來自別人的描述(如:你是好寶寶、你是壞小孩)而使孩子建構起的自我概念,通常會對寶寶有長期的影響,因此建議,除了常常鼓勵寶寶或稱讚他的行為讓他有正向自我概念形成外,也適合在這個階段教育與傳達正確的規矩與價值觀給孩子。

教寶寶分享

當孩子兩歲大時,他的自我定義會逐漸增強,並表現出佔有的傾向,寶寶常會宣稱玩具是「我的!」爸爸媽媽可將寶寶此時的行為視為自我發展的一個過程,避免責罵,以鼓勵的方式引導他分享,如:「是的,這是你的玩具,那麼待會兒你願意借給小明玩嗎?」而非強迫他分享,可讓他明白對自己的玩具有主導權,但也有分享給別人的選擇。張如穎院長表示,以引導的方式幫助寶寶理解自己可以做的選擇,除了傳達正確的觀念,也會促進他未來與同儕間友善互動模式的形成。

逐漸萌芽的自我概念

一歲之前

剛出生時,寶寶會藉由感官上的刺激逐漸熟悉自己的身體,例如:當他們動動小腳看到腿部的移動、大聲哭泣聽到自己的哭聲時,便開始對於身體及與身體相關的動作有了新的認識,而再過幾個月,寶寶的探索重點會放在發現自己與環境之間的關係,例如:用手搖動搖鈴,它會發出聲音,或當自己大聲哭泣時,媽媽會來抱抱,此時,寶寶已理解自己的行為會造成物體或大人用可預期的方式回應,學者們普遍認為,這樣的進展代表著寶寶對自我認識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

一歲~兩歲

探索寶寶自我概念的形成

在這個階段,寶寶會變得更有意識的察覺自我特徵,研究發現,寶寶15個月大的時候,在他沒發現的情況下為他的鼻子塗上紅點並照鏡子,他會感到奇怪而伸手摸摸鏡中人鼻子上的紅點,研究者因此相信,15個月大的寶寶,在正常發展下,應該已經可以有意識的覺察自己的身體特徵,張如穎院長解釋,這是因為寶寶對自己的長相已經有一些概念,因此對於不同於印象中的鼻子紅點才會感到奇怪。

兩歲~三歲

此時寶寶已經能夠視自己為一個生理上有別於他人的個體,他們可以從照片中或影片中指出自己,並且會對自己感到十分有興趣,也因為語言能力的增強,他們開始會用「我」來表達感受與想法。

三歲之後

寶寶的自我概念持續發展,他們開始會表達較完整的感受與描述自己的外型,同時對於他人對自己的看法也很重視,甚至會以大人的評價來認定自己。

從遊戲中認識自己

探索寶寶自我概念的形成

鏡子遊戲

科學家仍在持續尋找寶寶自我概念形成的心理歷程,但同時發現寶寶不同階段照鏡子時的反應,也能觀察他自我概念形成的進展,張如穎院長表示,兩歲前的寶寶會收集來自環境的刺激,並透過與環境互動來建立經驗,例如:當他3~4個月時開始會對著鏡子伸手,4~8個月時會對著鏡子中的自己發笑,寶寶會逐漸開始因為鏡子的回應而覺得有趣,然後反覆在鏡子前重複動作,這樣的過程,幫助寶寶在腦中建立新的經驗,他雖然只認為鏡子中的自己是一個會即時回饋的新玩具,就像按了會發出聲音的玩偶,但透過不斷與鏡子中的自己互動,會促成寶寶感受自己與鏡中人的關聯性,進而在日後發現鏡中人其實是自己的概念形成。張如穎院長建議,透過與寶寶照鏡子時遊戲,對著鏡子告訴寶寶各種表情與五官的名稱,可以訓練他們認識五官,並學習有意識的察覺與控制自己的表情狀態。

扮家家酒

當寶寶1歲半之後,建議可以開始陪伴寶寶玩簡單的扮家家酒遊戲,讓孩子透過角色扮演瞭解自己與別人的不同,也幫助孩子認識自己並定義自己。而2歲半之後,扮家家酒的遊戲可以進階到較為複雜的模式,寶寶除了以模仿來揣摩角色外,還會慢慢進入創造階段,用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來表達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爸爸媽媽也可以藉由觀察遊戲中寶寶對於角色的表達方式,瞭解他的內心世界與寶寶對自己的真實感受。

親子共讀

探索寶寶自我概念的形成

除了藉由遊戲,陪著寶寶閱讀繪本,也能幫助孩子認識自己與認識更多元的人際互動,透過有趣的故事情節,爸爸媽媽可以幫助寶寶瞭解更多生活周遭的人事物與引導孩子的思考,例如:透過瞭解繪本中故事主角的經歷,讓孩子學習自己也能有相同的情感表達或自理能力,同時激發他的想像力,親子共讀增加的不只是彼此間的親密感,更有助於建立與寶寶間的依附關係。

Tips

研究發現,較有安全感的寶寶比起同年齡較沒有安全感的寶寶,在認識自己的發展上會有較成熟的表現或展現較複雜的特徵性知識,例如:把娃娃當成自己,並餵他吃飯,或更早學會標記自己與父母的身體部位。

正向回應寶寶

自我概念的形成,除了認識自己外,透過寶寶與環境或他人的互動與回饋,也會建構寶寶的自我概念。三歲以前,寶寶大部分行為都是透過模仿來學習,然而模仿的行為若總是得到負面的回饋,會讓寶寶對自己有負面的自我認識,張如穎院長舉例,當孩子遇到挫折嘗試解決困境時,會複製爸爸媽媽或主要照顧者平常解決問題的方式,例如:當孩子堆的積木因為太高而倒塌,若平常他觀察父母是以憤怒來解決問題,他可能會出現生氣的表現,若平常爸爸媽媽是耐心的處理問題,他也會學著再試一次看看,此時,若家長沒有察覺整個過程中的關聯性,反而在寶寶生氣時責罵他的行為,則可能對於改正寶寶的行為沒有幫助,卻反而讓他再次接收到負面的回饋而產生覺得自己不夠好的印象。張如穎院長指出,在寶寶自我概念形成的過程中,爸爸媽媽或主要照顧者的回應方式是很大的影響因子,當孩子出現不恰當的行為,爸爸媽媽若總是以負面的方式回應「這樣不行、壞壞。」或「壞小孩、打打。」都容易讓寶寶自我概念的形成往負面發展,一方面使他對自己有壞小孩的印象,另一方面也讓他日後不自覺用同樣的負面方式解決問題或與環境互動,因此建議家長,儘可能以正向或鼓勵的方式來引導孩子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