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寶寶的袋鼠式護理
適應子宮外環境
在溫暖的子宮內,媽媽規律的心跳聲與紮實的羊膜包覆環抱,平靜不受打擾的子宮環境,讓寶寶充滿安全感。
對寶寶而言,離開子宮的剎那,產房或手術房的冷空氣與奇怪氣味、醫護人員的陌生交談聲音與突然失去的包覆感,會讓新生兒必須立刻開始學著適應與熟悉,加上從原本依賴胎血循環獲得氧氣,瞬間變成需獨立練習用肺呼吸,難免讓新生兒感到驚慌失措,若此時能立即將寶寶抱至產婦胸前,媽媽熟悉的味道與心跳聲,會讓寶寶頓時感到安心。
美國學者Anderson於西元1977年提出「母兒自我協調模式」,認為對新生兒最好的子宮外生理適應,是藉由媽媽與寶寶之間的身體接觸來慢慢促成,當媽媽環抱著新生兒時,熟悉的心跳聲、血流聲與呼吸聲,能讓新生兒覺得就像重回子宮般的感覺到信任與安全。
認識袋鼠式護理
袋鼠式護理初期由哥倫比亞小兒科醫師於西元1979年開始提倡,主要目的是希望藉由母親的身體取代保溫箱,給予類似子宮內環境的溫暖,以降低當時因保溫箱不足所造成的新生兒感染率與死亡率,研究也發現,袋鼠式護理能提高早產兒的存活率,並彌補醫療設備所無法給予的擁抱與撫觸。
對寶寶的好處
早產兒因為提早離開媽媽子宮,身體器官尚未發育成熟,必須依靠醫療行為介入來穩定生命徵象、促進器官的發育與成熟。
對早產兒而言,進行袋鼠式護理能暫時隔絕醫療儀器帶給寶寶的不安全感,並讓他重溫在子宮中被包覆的安全感受、減少他的壓力感,進行袋鼠式護理,除了證實能穩定寶寶的心跳、呼吸速率、血氧濃度、體溫與體重外,還能促進早產兒的生長、穩定行為狀態、促進親子間的依附關係,並使早產兒提早出院。
對媽媽的好處
幫助適應新環境早產的發生無法預料,但許多媽媽仍對於寶寶提早出生感到自責,袋鼠式護理的進行,能在某種程度上讓媽媽覺得對寶寶有所彌補,與寶寶肌膚接觸並提供吸吮乳頭,能促進媽媽的乳汁分泌,寶寶的滿足感回饋也會讓媽媽覺得安慰。
且期間護理人員對於照顧嬰兒的指導與支持,能幫助父母對育兒能力感到自信,也確保早產兒出院後能得到爸媽妥善的照顧。
臺安醫院兒科病房護理長薛惠珍表示,袋鼠式護理較常施作於早產兒,是因為早產寶寶較早離開媽媽子宮,生命徵象常因為器官的發育尚未成熟而不穩定,且為了幫助寶寶存活,醫療行為的介入又必須於加護病房中進行,讓母嬰分離。
因此,貼近媽媽肌膚的袋鼠護理方式,便因為能顯著的幫助早產寶寶穩定發展,而受到醫護人員的重視與推崇。
但實際上,對於足月兒,醫療院所提倡產後親子同室與母乳親餵,也是基於相同的目的,即期望新生兒能透過與媽媽親近,慢慢適應子宮外環境,讓寶寶在面對新環境時能得到父母的支持並減少壓力感受,所以,袋鼠式護理對於足月的新生兒亦同樣適用。
早產兒袋鼠式護理
新生兒因為體溫調節中樞仍不成熟,加上為便於觀察與治療,大部分的早產寶寶一出生就必須待在保溫箱,幫助穩定體溫,並觀察其生命徵象、血氧濃度、腸胃發展狀況與肌肉張力等,此時一天1~2次的袋鼠式護理能幫助寶寶更快穩定生理狀況。
早產寶寶的矯正年齡
早產寶寶因提早在37週之前出生,因此生長發展狀況不能以出生年齡與足月兒相比,而需以矯正年齡計算,矯正年齡即指:由預產期當天開始計算之年齡,適用到2歲之前;例如:提早兩個月出生的寶寶(1/15),比預產期3/15提前約兩個月,那麼若想比照正常足月兒2個月的生長發育狀況,就必須等到5/15(寶寶出生後4個月)才能相比較。
參與對象
父母親或祖父母
當父母有意願參與時,臨床上會希望由媽媽與寶寶一對一進行護理,除非是媽媽因故無法進行,則爸爸或祖父母也能協助施作,若為雙胞胎或多胞胎,則父母可同時或輪流進行,生理上則要求胸口皮膚需保持清潔,沒有皮膚紅疹、破皮等疾病,並避免塗擦乳液或香水,參與前,建議先行如廁或進食,以避免中斷過程,造成寶寶不必要的干擾。
早產寶寶
早產寶寶依出生週數或體重,經醫師評估後,生命徵象若穩定且可承受「扶抱」,即可進行袋鼠式護理,亦可參考出生時的阿帕嘉計分(Apgar Score)進行初步判斷,若分數落於5~6分,表示病情不穩定,需等3~5天以上或病情穩定才適合進行護理,若分數低至0~4分,表示病情危急,展開救護讓寶寶生命徵象穩定前,不適合展開袋鼠式護理,可能需於7天或更久後才能展開。
阿帕嘉計分(Apgar score)
寶寶剛娩出時,護理人員即會於產檯上為寶寶做初次的簡易評分,稱為阿帕嘉計分,透過評估新生兒的心跳、呼吸、皮膚顏色、肌肉活動與對刺激的反應,來初步觀察他的健康狀況,每項代表健康的生理徵象各給予0~2的給分,總分為10分,若得分在7分以上,表示寶寶健康狀況良好。
若得分偏低,則須採取適當的急救措施,該計分無法用於評估新生兒日後的長期發展,但卻是新生兒剛從溫暖的子宮離開到需自主呼吸的新環境時,判斷是否需進一步檢查的快速篩檢法。
執行方式
寶寶穿著尿布成直立姿勢,媽媽以手臂支托寶寶的臀部及背部,讓寶寶的肢體能微彎曲,並在媽媽衣物覆蓋下,與媽媽胸前做肌膚與肌膚的接觸,並可依寶寶的需求,允許寶寶以自己的方式找到乳頭並提供吸吮;護理期間需隨時偵測寶寶的生命徵象與評估他的耐受狀況。第一次執行時間以30分鐘為主,之後若狀況穩定可再增加至60~120分鐘,一天可進行1~2次。
環境準備
因進行袋鼠式護理時,媽媽與寶寶無法穿著厚重衣物,因此,除需顧及隱私提供一隱密或獨立環境外,保暖與舒適亦需兼顧,媽媽的服裝應選擇寬鬆、前開襟式的衣物,並可為寶寶準備帽子與襪子,室溫則建議維持在25℃~27℃,並避免空調設備的通風口或陽光直照處。
觀察寶寶發出的訊號
護理期間,寶寶因為還不會說話,因此需依照他的表情與動作來判斷,大部分寶寶在進行袋鼠護理期間,都會表現出滿足愉快的行為跡象。
例如:寶寶彎曲著身體呈現放鬆狀態、眉頭鬆弛且面露微笑;但除了哭泣,若寶寶出現不舒服的徵象,也表示媽媽可能需要換個姿勢或發出聲音給予寶寶安撫,必要時,仍需請護理人員協助確認寶寶狀況是否一切安好。
1.緊張或不安:拳頭握緊以致手指關節泛白、耳朵緊貼頭部。寶寶可能不舒服的跡象
2.感到不舒服:打嗝、吐奶、皺眉、自己摸自己已達安撫目的或弓背想逃離。
3.想休息:抬起手並彎曲胳臂、雙腳抬高、將臉轉開、頻打哈欠、左右轉動眼睛。
4.過度警覺:睜大雙眼並透露恐懼或痛苦表情。
薛惠珍護理長指出,為早產寶寶進行袋鼠式護理時,媽媽或爸爸需勤於觀察寶寶,若寶寶出現呼吸不順暢或膚色變化時,就要提高警覺、隨時中斷護理以進行必要的醫療措施。
持續給予寶寶擁抱
臨床上發現,施行袋鼠式護理的寶寶在護理結束時,有些寶寶會因為不想結束而哭泣,因為對寶寶而言,想依偎在媽媽懷中是正常的反應,給予新生兒足夠的安全感也是此階段必要且值得重視的事,媽媽不需擔心會因此寵壞寶寶。
至於袋鼠式護理需進行到幾歲,薛惠珍護理長表示,當寶寶出院、逐漸健康強壯後,親餵母乳或常常給予擁抱,都算達成袋鼠式護理的目的,只要能夠增進母嬰間的依附關係與增加親子間的信賴感,爸媽其實不需要刻意中止擁抱寶寶的行為。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