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人格該如何養成?3歲前是培養關鍵
被照顧的第一印象
吾心基金會諮商心理師洪美鈴表示,對寶寶而言,在還不懂人情世故或人際關係以前,他對世界的認識與知覺,來自於爸爸媽媽的愛與回應,從「感覺餓了,媽媽滿足需求」、「吃飽了,媽媽讓我休息一下或是強迫我喝完所有奶水」、「我害怕洗澡,爸爸溫柔地讓我先適應水溫或忽略我的緊張」等,這些被照顧的第一印象,都讓寶寶發展出對世界的初步認識,例如:我的哭,有得到回應,所以我是重要的;媽媽了解我已經吃飽了,所以尊重我不吃的決定;我的害怕得到爸爸的溫柔引導與安慰,我是安全的。藉由這些來自照顧者所給予的印象,寶寶逐漸可以發展出認為「世界是友善的」、「我是被重視的」或是「我的環境很安全」等認知,而這些正面的認知,都能化為後續寶寶品格發展的基礎。「如果父母或是照顧者能安心不焦慮地享受培育寶寶的過程,對人格培養而言,就是最肥沃的土壤。」洪美鈴諮商心理師認為,寶寶就像是顆埋在土壤裡的種子,在等待發芽時,爸媽的愛與支持就像土壤般滋養著他,容許他在安全的範圍內,自由安心地展現自己。
人格培育基礎
常見針對成人所設計的人格測驗中,評測項目包含情緒調節(挫折忍受度、壓力調節)、內向或外向、人際互動與適應能力等,若將這些要素轉化為0~3歲寶寶的人格養成指標,除了受先天氣質影響之外,還包含:保有對環境的好奇心、安全感(含適應能力)與情緒表現(含挫折忍受力)等3項。
保有對環境的好奇心
當寶寶發現這個世界是屬於安全與友善的環境時,他通常能夠保有足夠的好奇心與探索欲望,但洪美鈴諮商心理師指出,孩子展現好奇與探索行為時,與先天氣質與安全感有很大的關係,當孩子面對新環境時,無論他們是處於先觀察、再小心探索的類型,或是想都沒想直接靠近的類型,只要對新事物能保持好奇(而非完全沒有興趣或無反應)都沒有關係,但此時照顧者的回應卻很重要,建議家長依照孩子的先天氣質,只要確認環境安全,容許他們在面對新事物時,暫時的等待或突然的興奮,因為接納孩子的等待、觀察與探索,能夠讓孩子知道自己是被了解與被支持的,而不須有過多動作或批評的介入,如:頻頻用手推他去嘗試,或說:「去呀,你這樣太不勇敢了」等的行為出現。
安全感
恐懼的發生通常來自於不舒服的經驗,對初生寶寶而言,沒有任何事物對他而言是熟悉的,因此照顧者的任何動作都會型塑他的每個經驗感受,例如:如果對第一次沐浴的經驗有不舒服的感覺,當寶寶下一次被脫衣服時,他會憶起上一次不舒服的沐浴經驗,並對於現在的沐浴有不好的預期,因而感到害怕,並對於下水洗澡這件事出現不安全感,洪美鈴諮商心理師表示,寶寶對周遭環境具有敏銳的感知,因此照顧新生兒的生活起居時,若能總是溫柔回應他,哭泣時給予擁抱、或在動作開始前以口頭預告:「我們要洗澡囉」、「現在要幫你換尿布囉」,久而久之就會讓寶寶熟悉這些常規的照護步驟,並對這些日常動作感到安全,那就是他開始適應這個世界各種變化的基礎。此外,為寶寶建立規律的作息、熟悉的環境與和諧的家庭氣氛,也是培養寶寶安全感的方法。
1歲之前,父母所給予的安全感、愛、支持與接納,會化作孩子日後面對各種挑戰的基本態度,1歲之後,隨著寶寶逐漸長大,生活中接觸的事件增加,每個際遇,寶寶都會透過對照舊經驗,再重新詮釋、學習、修正與適應,以形成對新經驗的認知與應對,在這過程中,如果1歲之前給予足夠的安全感,日後在面對不如預期的事件時,恢復的會比較快,或是面對新挑戰時,準備的也會比較快,例如:當寶寶開始會走路時,不小心跌倒,如果安全感足夠,也許跌倒後爬起來,汲取了經驗與安慰,發現自己還安全,情緒就會很快恢復。
除此之外,當寶寶還不具備表達能力,哭泣是唯一能表現不舒服的方式,建議家長儘量不要忽略孩子的表達,在他哭泣時儘可能了解原因或給予口頭撫慰與擁抱,讓他感覺自己被重視、放心會被照顧,進而萌生更多安全感。一旦寶寶擁有足夠的安全感,對於探索世界會更自在、遇到挫折會更勇敢,對日後的人格養成有絕對的正面助益。
永遠不會太晚
新手爸媽照顧新生兒難免手忙腳亂,若在之前的經驗中曾經給予寶寶不好的經驗感受,也無須擔心會無法重建孩子對該事件的安全感,洪美鈴諮商心理師解釋,在育兒過程中,永遠不需要擔心「太晚」,只要時時給予寶寶安全的呵護與愛的回應,對不熟練的育兒方式持續修正,就算寶寶對「語言」不甚了解,也能在一次次溫柔的態度與語氣中,重新建立與父母之間的信任關係。
情緒表現
良好的情緒發展、挫折忍受力與情緒調節,有助孩子的正向人格建立,初生寶寶不認識情緒,他只知道那是一個不舒服的感覺,並透過哭泣來宣洩與表達,當寶寶逐漸長大,家長可以透過指認他的情緒,讓他學會辨認此時的不舒服所代表的意義,洪美鈴諮商心理師說明,對寶寶而言,生氣時,他感受到不舒服與怒氣,其實自己也會不知所措,不知如何應付這種感覺,因為對「情緒」陌生,為了處理體內的怒氣,大一點的孩子,有時可能會出現本能的攻擊反應(打人或丟東西),讓家長傷透腦筋,因此,面對如何引導孩子處理情緒,洪美鈴諮商心理師提供下列建議。
步驟1:辨認情緒
當寶寶生氣時,家長可以告訴他這叫做「生氣」,藉由讓他知道情緒名稱,使他可以辨別這股不舒服的感覺,透過認識情緒,孩子得以對類似的情境在大腦中做整合、收集資訊,並學習在日後的情緒出現時,做出(所學到的)可能應對。
步驟2:接納孩子的情緒
當寶寶哭泣時,告訴他「媽媽知道你因為肚子餓在生氣,媽媽馬上就準備好了,請等一下」,或是對大一點的孩子說:「生氣是正常的情緒反應,你可以生氣,媽媽就在這邊陪你。」儘量避免說出「生氣不對、生氣不乖、你不可以生氣」等的話語,以避免造成日後孩子認為出現情緒是錯誤行為,反而透過壓抑或再爆發的過程造成更大的傷害。
步驟3:給予支持陪伴與等待
對孩子來說,他們遭遇不如預期的事情時,會直接以哭泣的方式進行宣洩,洪美鈴諮商心理師表示,這其實對他們來說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在他們的世界裡,辨認自己不開心、然後哭泣,如果此時大人願意接納,等待他們完成自己「從情緒出現到結束的過程」,就是在幫助他們學習面對情緒。在不被打擾的過程中,孩子知道自己受支持,會慢慢學著修復情緒,如果過程中,3歲之前的孩子有打自己或打人的動作,父母可以抓住他的手制止他,但不需要阻止他生氣,等他注意力被轉移、開始玩其他遊戲,也表示他已經完成那個情緒過程,並從中恢復。
步驟4:事後說明與提供解決方案
當孩子逐漸從情緒中恢復,爸媽可以在事後告訴他們「如果下雨不能出去玩,我們可以在家裡玩積木」、「今天吃不到漢堡,我們可以明天再過來吃」等方式,讓孩子日後遇到同樣的情境時,知道自己有其他選擇。而之所以必須在情緒恢復後再說明,是因為寶寶在情緒當下,很難聽得進去,且可能還會拉長他的恢復過程。
教孩子認識情緒、完成情緒過程,有助於幫助他學習自我恢復與學會安慰自己,並慢慢學習調節情緒,但提醒家長,在孩子學習面對處理情緒時,容易取材於大人的反應模式,即他們會觀察爸媽如何處理情緒,並將之納為自己的處理方式之一,建議爸媽不妨可以藉機重新檢視自己處理情緒的模式,透過修正行為,陪孩子一起學習輕鬆面對情緒的發生。
育兒過程不焦慮
對0~1歲的寶寶來說,行為類型受先天氣質的影響雖大,但對安全感的需求卻沒有不同,安全感的發展與人格養成息息相關,安全感足夠的孩子,較容易放心探索世界、情緒狀況也比較穩定,而只要爸媽放鬆心情、相信自己的育兒能力,讓孩子在與父母相處時不感到任何的焦慮與壓力,在安全感的給予上就已完成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