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生產> 哺乳> 兒童健康檢查定期做.寶寶成長不擔心

兒童健康檢查定期做.寶寶成長不擔心

根據國民健康署的規劃,未滿7歲的嬰幼兒享有7次免費健康檢查,其中,未滿1歲6個月可進行4次,提醒父母,定期帶寶寶去醫療院所接受健康檢查, 掌握寶寶的生長與心智發展狀況,若有問題,可及早發現並處置,不致錯過發展的黃金期。

寶寶出生後即領有《兒童健康手冊》,編碼第一頁即為「兒童預防保健補助時程及服務項目」,除了出生6天內的新生兒健康檢查是在嬰兒房進行,其餘7次都需要父母按時程定期帶寶寶到醫療院所接受免費健康檢查(需要支付掛號費)。

對於這項健康檢查,大安婦幼醫院兒科門診主任楊為傑表示,「這是最低標準的健康檢查」,他以美國為例,有兩項檢查是台灣所沒有的,一是對孩子進行情緒反應測試,「看孩子對一件事情的情緒反應是否恰當,過猶不及,EQ表現差,對日後影響甚鉅」;二是包含媽媽與家庭的關係評估,兒科醫師看完小孩後,還要為媽媽評估產後憂鬱的狀況,若察覺有異樣,可及早介入以防止悲劇發生。「不過,台灣的現況一般來說是難以執行,觀念的建立也還有待努力」。

按時接受檢查.及早發現問題

台灣的兒童健康檢查主要發現生長與發展的問題,楊為傑醫師指出,「生長是指身高、體重與頭圍的發育狀況,發展則是指生理與心智發展,簡單說,6個月以前會翻身、七坐八爬這些能力是否遲遲未出現,及早發現問題,可協助改善,讓寶寶跟上發展進度」,透過按時接受檢查,有比較的基準點,以利觀察寶寶是否有生長與發展的問題。特別是6個月大到1歲的階段,他建議,「9個月大時應安排一次健檢,因為這時可檢視寶寶成長是否達到里程碑,如爬行、長牙,甚至確認母乳寶寶是否有貧血狀況」。

他進一步指出,「雖然這些遲到的心智發展能力,過了黃金期再追也是可以,但愈早發現愈好矯正,因為嬰幼兒的神經發展充滿了可塑性,年紀愈小,透過復健訓練,得到的治療效果愈好」。根據研究,3歲以前的治療效果遠遠勝過往後10年的療效,因此,父母千萬不要忽略兒童健康檢查的重要性,楊為傑醫師強調,「很多家長以為接種疫苗是最重要的事,其實健康檢查才是主要活動,然後看狀況順便接打預防針」。


兒童健康檢查時程

免費兒童健康檢查之項目

根據國民健康署官網的內容,檢查項目包括:

1.身體檢查:個人及家族病史查詢、身高、體重、聽力、眼睛、口腔檢查、生長發育評估等。

2.發展診察:針對粗、細動作、語言溝通、語言認知、身邊處理及社會性發展、兒童聽語及自閉症篩檢。

3.衛教指導:母乳哺育、營養、發展狀況、口腔保健、視力保健、事故傷害預防等。


檢查重點

楊為傑醫師表示,「臨床上,主要看寶寶的生長發育,透過身高、體重與頭圍了解生長曲線走勢,評估是否落在正常範圍內,1歲以前,長太大或太小都需要找出問題」。再者,參考照顧者事先所填的發展狀況,並視情況進行簡單測試,評估寶寶是否需要接受進一步的篩檢。

其實最花時間的就是對父母進行衛教,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內容,包括:

‧滿1個月的健兒門診→預防嬰兒猝死:由於1歲以前容易發生嬰兒猝死症,為了降低發生率,「必須讓父母了解,不要讓嬰兒趴睡,不過度以衣物包裹嬰兒,讓寶寶遠離二手菸等防範方式,特別是讓寶寶與父母同室不同床」。畢竟台灣的居住空間有限,加上不放心寶寶獨自睡的心態,不僅跟寶寶同室也同床,大人一個不注意很容易壓到寶寶而釀成憾事。

‧滿4個月的健兒門診→營養是否均衡攝取:寶寶4個月大可開始接觸副食品,「在適當的時機給適當的量與種類,由於食材種類的選擇與食用時機都是父母替孩子決定,因此,父母需要多了解怎麼吃才能均衡攝取營養,而不是之後再來擔心偏食問題。關於吃的習慣,大人需要以身作則,但是量的多寡,請尊重寶寶,千萬不要用逼的」。

他分享自身養育孩子的經驗,「我們花上4至6個月的時間,才讓寶寶好好吃進第一碗粥,剛開始吃的時候,不但不吃,還吐在我的臉上,吃副食品就是要慢慢練習,就像打籃球一樣,要很厲害的話,先前一定要練習,不練習就不會厲害。有的孩子天生就好餵,但有的孩子大人必須用更多的耐心陪孩子練習吃副食品」。

‧滿9個月的健兒門診→幫寶寶潔牙:其實在寶寶未長牙前,就不能忽略口腔清潔的重要性,可在喝奶後20分鐘內,以紗布纏繞手指或棉花棒,順著寶寶的牙床清潔一圈;長牙後,如有兩顆乳牙相鄰,可開始用牙線幫寶寶潔牙,若冒出更多牙齒,則可用小的軟毛牙刷幫寶寶刷牙。若是經常吃完食物後未清潔口腔,容易形成蛀牙。

楊為傑醫師提醒,「乳牙不健康,恆齒就會容易有問題!」長出第一顆乳牙後,應該去牙科做第一次口腔檢查,目前國民健康署提供6歲以下小孩每半年一次價值500元的公費塗氟服務,父母可善用此一服務以確保寶寶的乳牙健康。

就診提醒

楊為傑醫師長期執行兒童健康檢查,想要提醒家長以下事項:

1.就診前填寫相關資料

寶寶的成長一直在進行,透過具體事項的觀察,有助讓父母了解寶寶的發展狀況,楊為傑醫師指出,「帶寶寶就診前,請父母將平日觀察填寫在《兒童健康手冊》的「家長記錄事項」,藉此可檢視寶寶成長概況,也能讓兒科醫師在最短的時間內了解寶寶的狀況」。不過,遺憾的是,多數的紀錄欄是空白的。

他提醒,「為了孩子好,請父母觀察並填表,儘量不要任其空白」。楊為傑醫師表示,為購買育兒用品或玩具等,父母願意花很多時間「做功課」,但在孩子的生長發育上,似乎就比較少做這樣的功課,也許是風氣使然。希望大家可以多幫孩子注意生長發育的細節,並且做好紀錄。

2.不要一直換醫師

楊為傑醫師提醒,「固定由一位醫師幫寶寶進行健康檢查,更能掌握寶寶的成長狀況」,當然在這之前,父母得花時間選擇自身願意信任的醫師,「若覺得不錯,就不要輕易更換」。

3.若有疑問再帶大便

透過觀察大便顏色可提早發現寶寶是否罹患肝膽疾病,通常父母自行將寶寶的大便比對手冊上的「大便卡」,若屬於正常的7〜9號,就沒有問題。反之,若有疑問,如:便便顏色介於1-6號的顏色,在滿1個月的第一次健兒門診時,或者是提前帶來門診,需要將寶寶的大便帶給醫師確認。

4.事先寫好問題

不少父母會利用健兒門診的機會,向醫師詢問關於育兒的大小事,楊為傑醫師建議,「事先把問題寫下,才不會有所遺漏,也能避免問題重複」,這樣做也方便兒科醫師瀏覽紙上所列問題,迅速了解並彙整父母所想要了解的問題,以簡明但不重複的內容回答。由於他本人有經營「白袍旅人」部落格,若父母的問題曾是他寫過的文章,還會請父母上網查看更詳細的內容,「希望能解決父母的疑惑」。他觀察到新手父母剛開始跟寶寶不熟,也沒經驗,通常在第1、2次門診問比較多的問題,之後,問題慢慢減少。

告知接種流感疫苗

每年10月起流感疫苗開打,不免有父母關心是否要讓6個月以上的寶寶接種,楊為傑醫師會花時間讓父母了解接種流感疫苗的重要性,善盡告知與提供建議的責任,但把決定的權利交給病人。「有父母讓孩子接種之後,還特地謝謝我先前所給的建議」。

父母關心的問題

楊為傑醫師表示,父母最常問的問題為以下3個:

1.為什麼不吃東西

他說,食量大小是基因決定,有的人是「大胃王」,有人則是「小鳥胃」,但不論是大胃王或小鳥胃,基於求生本能,餓了就一定會吃,無須過於掛念。

2.寶寶怎麼好小一隻?

楊為傑醫師會請父母回想一下自己小時候,是不是也瘦瘦小小的,如果答案是的話,孩子真的胖不到哪兒。「其實高矮胖瘦有一個生長範圍,但不會是一個定值」。多數的體型是由基因決定的。

3.寶寶呼吸為何有聲音?

他說,曾收集了100多位爸媽的經驗分享。其中有86位父母說:小孩在嬰兒期會有鼻音╱鼻塞╱打呼聲等現象。而這些現象幾乎都會在4〜6個月大以前完全消失。少數有一兩位則表示:如果感冒了,會有容易鼻塞的現象。

楊為傑醫師解釋,嬰幼兒的鼻腔非常狹窄,只要有一點髒東西(灰塵、鼻屎、分泌物等等),就容易造成阻塞而產生鼻音。尤其空氣汙染愈嚴重的話,鼻子的分泌物就會愈多,鼻塞發生的機會愈高。另外,鼻子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加熱與加濕吸進去的空氣。所以外界的溫度太低或濕度太低的時候,鼻子的血流就會增加,而導致鼻塞的感覺。加上嬰兒通常無法自己挖鼻屎或把鼻涕擤出來,因此,就經常會覺得寶寶的鼻子又塞住了。

何時吃副食品?

楊為傑醫師表示,建議寶寶4〜6個月大吃副食品,是一個粗略的建議。實務上還是要看孩子是否「準備好了」?怎麼知道孩子有沒有做好準備?他提供以下4點供父母參考:

1.頭是否可穩定的抬起來?要餵食副食品,孩子的頭部控制一定要已經很穩定,不會晃來晃去的才有辦法。

2.會不會對食物打開嘴巴?用湯匙把食物送上門時,可以輕碰孩子的嘴唇,看他會不會打開嘴巴?父母也可以先示範動作給孩子看,並且鼓勵孩子。

3.是否能把副食品吞下去?吞嚥副食品對孩子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每次餵食時,他都會把東西吐出來,可能代表他還無法吞嚥該副食品。此時,試著把食物再稀釋,調整到與母奶╱配方奶近似的濃度,方便孩子吞嚥。剛開始可以比較稀一些,再慢慢的提高濃度。

4.體重夠大了嗎?一般來說,建議至少等體重長到出生體重的2倍以上時,再給予副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