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親子> 親子教養> 從小幫孩子建立自我肯定的價值.表現將會更出色

從小幫孩子建立自我肯定的價值.表現將會更出色

能自我肯定才能展現自信!有自信的人,不僅接受自己,也懂得欣賞他人,更能展現出良好的社會適應力,而不會輕易受到他人好惡的影響而牽動自身情緒。

演藝圈的美女多不可勝數,但看到台日混血諧星渡邊直美,不得不承認她的美更具獨特性!比起高顏值、好身材,充滿自信的人更能流露出不凡的魅力。體型圓潤的她,從未因自己「不一樣」的曲線而感到自卑,反而以自信+個性+充滿朝氣的笑容,創造出她獨有的胖妹時尚,有人這麼形容她:有她胖的沒她時尚,有她時尚的沒她胖。其實渡邊最受人注目的,並不是身上的衣服或飾品,而是眼裡充滿的自信與無與倫比的氣勢。 

有自信.到哪都出色

最近網路流傳一張姚明低頭看曾志偉的合照,附上的對話是,姚明問:「矮是什麼感覺?」曾志偉說:「所有人見到我都抬不起頭!」對身高226公分的姚明而言,159公分高的曾志偉確實是矮,不過,曾志偉的回答卻讓人深刻感受到,「這不是自信,什麼才是自信?」

然而,這樣的自信卻不是人人都有,相對於沒自信的人,有自信者的表現就是不同,可言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梁仲怡表示,「有自信的人能夠愛己愛人,因為接受自己的種種,也能懂得欣賞他人,進而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與社會適應力,雖然這未必等同『成就』,但置身群體社會,能有此難得表現已經勝過不少人了」。

其實有自信者勇於將其優勢在眾人前展現,往往比一般人容易爭取到好的機會,又有好的人際關係做後盾,在來自各方的襄助下,自然勝任愉快。她指出,「由於有自信的人,不需要透過別人的肯定來肯定自己,心情就不易被他人的好惡所影響,進而能保有穩定的情緒」。情緒穩定心情好,更能匯聚正面的能量面對所有的挑戰! 

孩子探索的原動力

成人需要自信以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孩子更需要帶著自信向外展開探索,當他帶著好奇心走出去,願意勇於一次又一次地嘗試,就代表他對自己有所自信,相信自己能做得到,不斷累積經驗的孩子,無形中,就此踏上擁有自信的成長之路。

梁仲怡心理師說,「帶孩子去公園玩,可以看到孩子玩著玩著總會回頭望望父母在哪裡,確定父母在視線所及之處後,又繼續放心玩,因為孩子相信父母就在一旁關心著他,如果有什麼事,他能隨時得到父母的安慰,油然而生的安全感,讓他毫無後顧之憂地繼續沉浸遊戲中。她強調,「在愛的環境中成長,將讓孩子更有安全感,累積更多的自信」。

尤其隨著孩子的年紀增長,更需要自信讓他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人家怎樣,我也跟著怎樣,不然擔心被同儕排擠,相信不少父母聽過孩子講類似的話,「小寶說不要跟小可玩,所以,我也不要跟小可玩,如果我跟小可玩,小寶就不跟我玩了,不過,小夢不怕小寶喔,他還是會跟小可玩……」,也許孩子原本跟小可玩在一起,卻受到小寶影響而不跟小可玩;但也有像小夢這樣的孩子,完全不受小寶影響,因為他能獨立判斷自己是否要跟小可玩。雖然,同儕的認同很重要,然而,也不能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特別是在辨別是非黑白時,有自我的價值判斷做為基準,不致在隨波逐流中迷失了自我。 

從安全感中建立自我肯定的價值感

自信來自何處?梁仲怡心理師表示,「自信來自『自我肯定』,認同自我存在的價值感就是自我肯定,而這份認同感並不是一朝一夕可養成,必須仰賴父母從小開始幫孩子建立自我肯定的價值感」。然而,建立自我肯定的價值感之前,必須先建立安全感,「父母給孩子安全型的依附關係,自然讓他有安全感,當他感到自己是值得被愛的孩子,逐步建構自我肯定的價值」。

她說,孩子在嬰兒時期還無法用言語表達,而是以哭聲傳達自身需求,當寶寶哭泣時,父母應適切給予回應,使其生理需求得到滿足,同時,這也是滿足其生存的必要條件。對寶寶而言,為了「我要活下去」而哭的需求,得到了父母的回應,並在互動的過程中,累積感受被關心、被肯定的情意,逐漸意識到自己的存在價值。

梁仲怡心理師引用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rikson)的理論指出,0至1歲的嬰兒是處於「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衝突期」,若主要照顧者能長期滿足寶寶的需求,將讓寶寶對外界建立安全感與信任感的基礎。想一想,當寶寶哭著表達能被舒服的照顧的需求時,是多麼希望照顧者可以及時且規律的回應,一旦得到照顧者及時且正確地回應自身需求,寶寶感受到讓身心皆感愉快的經驗,就會開心展現笑顏。長期下來,自然能發展出對照顧者的信任感,對自身存在的價值感到受到肯定,因為寶寶對自身的感官知覺與判斷充滿自信,又能安心接受照護,即使受到挫折,也知道有值得信賴的人會適時提供支持與協助,這番體認對日後的發展大有助益! 

從小培養自我肯定的意識

相信誰都想要看到孩子充滿自信的模樣,因此,請重視從小幫孩子建立自我肯定的意識,不要讓他在日益成形的自我概念中,否定了自己,認為自己是沒有價值的人。梁仲怡心理師指出,父母可以這麼做:

及時給予回應

當寶寶處於只能以哭泣表達需求的階段時,父母應注意是否提供良好的回應及照顧,即使不能馬上付諸行動,如:餵奶、換尿布、抱抱,也可先用聲音回應寶寶,讓他明白「我知道你想要××××,但媽媽在忙,要請你等一下,媽媽就會幫你××××」,而不是哭了很久,卻無人理會。就在一次又一次感受到自己被照顧或拒絕的經驗累積下,寶寶會逐漸發展出對自我、他人與環境的肯定,並轉換為內在的運作模式,而持續影響其日後的人格發展與社會適應能力。

接納孩子的特質

孩子有長處,也有缺點,「應該多看孩子的長處,至於缺點,儘量協助改善,而非只要求孩子表現完美」,縱使孩子表現不如人意,與其挑剔否定,不如用鼓勵的方式,讓他萌生想要做好的念頭,並願意努力一再嘗試。無論孩子未來是否成龍成鳳,畢竟是自己懷胎十月所生下的,你不愛他,又有誰會愛他?「讓孩子意識到自己是值得被愛的,比什麼都重要」。

信任孩子的能力

孩子偶爾會懷疑自身能力,但父母的關愛與信任,卻可讓他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得到!梁仲怡心理師表示,「允許犯錯,才有機會學習怎麼做才對,因為孩子就在一次又一次的學習中培養出能力」。她以如廁練習為例,孩子並非一次就能達到父母的要求,但對於做不到的孩子給予包容,讓他有信心在下一次做得更好,即使會害怕,也因為有父母的鼓勵而願意再試一試,總有一天會達到不用包尿布,並來得及到廁所解決的目標。

避免不當管教

不少父母採取打罵的管教方式,但梁仲怡心理師強調,「打罵的效果可能有限,且不會讓孩子變好」,因為孩子年紀小時對於父母打罵時的態度很兇,被打很痛、被罵很難過的情緒記憶較強,至於為何被打被罵,可能並不清楚或很快就忘記了,這樣就失去管教的目的了。孩子長期被負面情緒對待,無法體會到什麼是「安全感」,自然難以順利建構自我肯定的概念。

她提醒,有些孩子小時候由祖父母或保母照顧,大一點才回到父母身邊,孩子剛開始並不了解父母的要求為何,難免經常受到責罵,「孩子心中一定有疑惑,以前這樣做沒問題,為什麼現在會被罵?提醒父母,這時更要耐心以適當管教的方式教孩子,才不會讓孩子還不清楚世界是怎麼回事前,就先在責罵中失去了自我肯定的價值」。

先同理情緒再教導

梁仲怡心理師表示,「現代人因少子化,往往太過順從孩子而少教導」,甚至過於給予讚美,而讓孩子過度以自我為中心而產生自戀感。她提醒,孩子還未有足夠能力做好一件事時,應先同理他做不好受挫折的情緒,不是他做得不夠好,而是能力還不到,再來才是針對行為能力的「教導」,講出孩子哪部分做得不錯,哪部分該怎麼再加強,讓他的學習有方向可循。 

鼓勵的話要具體

多給予孩子肯定固然是件好事,但不能只是以泛泛的言詞誇獎,如:「你好棒」、「你好厲害」,她提醒,「針對孩子做到的部分或特質,給予具體的鼓勵與肯定,如:『你好細心喔,連媽媽都沒注意這裡還有紙屑要收』,有助於孩子增進對自我的了解,而不是看孩子少了什麼」。

設定標準比能力高一點

父母總希望孩子能有傑出表現,而為孩子設立了遠大目標並努力督促達成,梁仲怡心理師提醒,「父母應檢視這樣的要求是否合理?建議設立的標準比孩子的能力高一點即可,讓他需要用一點力氣才能達到,努力的過程有助孩子建立自信,然後,再向上調整目標值,引導孩子持續努力,終有一天可以達到原本看似可望不可即的目標。否則再怎麼努力,卻永遠達不到標準,哪有自信可言,只怕不用多久,直接放棄,讓目標更是難以達成」。

自信的父母教出自信的孩子

孩子看著父母的樣子成長,父母平日所展現的人生智慧,就是最好的身教!梁仲怡心理師指出,「有自信的父母教出有自信的孩子,因此,父母的角色很重要,然而,父母對於教育孩子卻常感到手足無措」,或許父母自身的成長過程並不順遂,一旦面臨教養孩子,可能不經意將自身曾受過的傷「複製」到下一代。

她表示,「父母已是成年人,有能力改變自己與孩子的關係及管教方式,不受過往成長的牽絆,避免讓自身的傷口複製到下一代,尤其現代資訊發達,教養孩子有很多資源可運用,如:取得學校老師的協助、心理諮商的輔導等,只要父母的問題解決了,孩子與父母的關係應不致有太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