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兒> 嬰兒照護> 「我的地球.我來保護」天天都是地球日,愛地球從小開始!

「我的地球.我來保護」天天都是地球日,愛地球從小開始!

隨著人類在科學上的進步與經濟上的發展,我們賴以為生的家園正逐漸受到破壞,地球不僅屬於我們,相反的我們也屬於地球的一份子。讓孩子從小開始學習如何保護地球,並建立愛地球的價值觀,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珍古德曾經說過「我們由上一代繼承這個地球,卻同時向子孫處借來,不、不是借,是偷來,偷來未來的資源,且仍繼續在偷。」這句話一點也沒有錯,截至目前,由於人類過度消耗了地球資源,科學家預估在2030年人類的生態足跡必須要有兩個地球才能負荷。



 信念教育.從小開始 

讓孩子從小開始建立「信念」,對於重要的事情應該寄予何種態度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推薦文章:親子野餐:平凡的日常.不一樣的假日臺北市私立浩恩幼兒園園長馬文華表示,若是在教導永續環境的課題中,還能讓孩子理解,這不僅僅是一個對於自身很重要的課題,而是對於全人類有很大的益處,何樂而不為;對於「永續環境」這個議題,我們可從兩個方向引導孩子,一個是建立信念,另一個則是習慣教育。我們知道,在日常中養成一個良好習慣,必須先建立信念加上每日的習慣培養,無形中便會自然而然地融入我們的生活,因此兩者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即刻救援有限的地球

對於孩子而言,永續環境是一個抽象概念。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常務董事林玉珮強調,環境教育一定要向下札根,讓孩子從小涵養永續環境的素養非常重要,因為我們生存的地球環境有兩大特性,一是有限性,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因為過度耗竭地球資源造成環境負荷加劇,如果耗盡了地球,那麼孩子也沒有未來可言;另一個則是急迫性,地球自有氣象紀錄以來,年均溫最高的18年中,有整整17年都集中在21世紀。出生在千禧年之後的孩子可謂「熱世代」,他們無從察覺所處環境與30、50年以前的不一樣,對春夏秋冬的時序節氣愈來愈無感,但他們卻必須承受氣候變遷的苦果,也因此永續環境對年輕世代有著危急之秋的急迫性。


「好奇」最佳的助攻手

孩子的好奇是天性,伴隨身體五感的發育,不論是透過故事、繪本等方式,讓孩子沈浸在探索及發現自然環境的樂趣中,都是與其建立連結很好的管道。繪本是學齡前孩子最早接觸的圖畫書,學齡前的孩子認知能力有限,透過淺顯易懂或是簡單的故事配合圖畫,讓孩子可以在玩樂中學習,亦或是以互動式方式設計問題,將討論的範圍擴大延伸至生活周遭,不僅如此,親子共讀也是許多人推薦建立親子關係的方法之一。(推薦文章:親子共讀‧寶寶和你想的不一樣)將探索的空間留給他們,才能激盪出更多不一樣的想法及愛護地球的方式。


 帶領.成為好榜樣 

從小將愛地球的信念建立起來,讓他們學會尊重、友愛身邊的事物,對於孩子人際課題的發展具有正向影響力。馬文華園長提到,這些發展不僅有助孩子對於人與人之間情緒覺察有很大幫助,且也能培養孩子具責任感,願意主動關注別人與人分享、了解別人的需求,家長從小帶領孩子學習這些事情,日後這些也都會成為孩子一輩子珍貴的寶藏。她也強調,養成這些習慣不僅僅是幼兒園的責任,家長的配合也相當重要,在家中若是家長能以身做則當孩子的榜樣,孩子便能了解原來這些行為都是大家正在做的事情,有了一致的想法,在孩子性格養成也能更加事半功倍。


保護地球.包在我身上!

與其給於孩子道德律令、限制孩子的行為,不如讓孩子了解當環境遭受破壞時,所可能帶來的連鎖效應及衝擊;一旦孩子了解自身的行為可能導致的後果,他們反而會更慎重的看待自己的行為。


 體會.成為一份子 

愛護地球的方式有很多種,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日行一「綠」,亦即每天至少做到一項生活環保,例如:不要浪費食物、自備水壺、環保餐具、購物袋,不要使用用完就丟的塑膠品等。林玉珮常務董事特別提到,在建立這些行為及習慣前,不妨先讓孩子理解地球與自己的緊密關連度,才有機會進行永續環境的教導,永續環境包括4個層面的概念。第一個層面是必須讓孩子了解自己是環境中的一份子;第二是讓他們必須節制且妥善地利用周遭環境的資源;第三是要避免讓環境遭受汙染和破壞;最後一個則是,當環境被汙染破壞時,要找出方法修護並好好的維繫。(推薦文章:BOBO愛學習

她舉例,當家長不知道該如何傳達「愛地球」的概念時,大家可以帶著孩子走出室外去看看一棵大樹,讓他們主動去觀察樹上有什麼,再透過引導的方式讓他理解:一棵樹承載、孕育多少種類的生命,以問句的方式問孩子「如果有一天樹被砍倒了會怎麼樣?」「如果樹上的水果被人摘光了,會發生什麼事?」,讓孩子體驗我們的行為與周遭環境及其他生物,會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相關性,這樣的機會教育更能讓他們深植永續環境的重要性,而非停留在片段、單點的資訊當中。



 珍惜.不浪費食物 

每年全球生產的食物,至少有1/3(約13億噸)在未經食用的狀況下遭浪費及耗損,以至每年出現約7,50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和龐大的環境成本,事實上,在這些遭浪費的食物中,僅需提供其中的1/4食物量,即可足夠供應世界上仍處於飢餓中的人們。浪費食物的問題不僅限於食物本身,而是在這過程之中投注的環境成本最為嚴重,因此減少食物的浪費,從源頭開始降低生產食物投入的農藥、化肥及能源,培養孩子少吃加工食物,惜食與減少廚餘的產生量,讓他們理解食物鏈每個細微的環節,都會對環境造成很大的負擔及影響,這些問題不僅很重要,也都是必須受到重視的課題。


 感知.培養綠食力 

綠色飲食教育又稱為綠食育,是林玉珮常務董事在2008年提出的新概念,她認為,「飲食」是扮演著翻轉自然環境重要的交叉點(推薦文章:新手爸媽必知的「便便知識」;在飲食上,若是人類繼續過度依賴石化產業,勢必會將自然環境推向更差的方向。而若是人類選擇以友善環境的方式來生產,那麼人、環境、食物3者可以維持在最完美的步調中持續正向發展。綠色飲食教育首先要做得是:讓孩子自覺我是「食物從產地到餐桌,再從餐桌回到產地」食物鏈當中的一份子,在食物鏈中,所有的人、事、物都會影響到自己的健康和幸福。最終的目的是要讓孩子用心飲食、培養出綠食力,亦即孩子對食物的來龍去脈會有感知並能參與其中,進而會選擇好食物來滋養身心,從中體會敬天惜食的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