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兒> 嬰兒照護> 「黑眼圈奶爸」徐嘉賢醫師,理解父母心.讓診間的囑咐更貼心

「黑眼圈奶爸」徐嘉賢醫師,理解父母心.讓診間的囑咐更貼心

在社群媒體上擁有13萬粉絲的醫師奶爸徐嘉賢,因著一份愛孩子的心,將翻遍所有育兒照護文獻後的心得與筆記記錄於部落格中,卻也同時發現自己在育兒中所遇到的問題與大多數爸媽心中所疑慮的問題類似,自此開啟了黑眼圈奶爸部落格的育兒經分享,期望透過淺顯易懂的文字,讓焦慮的爸媽有所依循。徐嘉賢醫師坦承,即便每日與無數孩子於診間相遇,但在升格爸爸後,他才能真實體會診間無數家長焦慮的心情從何而來。



當兒科醫師開始焦慮.腦內劇場更複雜

想起年輕時,老醫師曾說過:「還沒當爸爸前,都不算兒科醫師。」徐嘉賢醫師回想起來,深有同感,「教科書上寫的知識,多半與疾病的認識有關,對於『照顧』則沒有太多著墨」。2012年,女兒出生,初為人父的他才發現有許多育兒上的困難,教科書上根本找不到答案。他以腸絞痛舉例:教科書上對腸絞痛有完整的介紹,包含症狀、特徵、治療方式等,但卻沒說,寶寶發生腸絞痛時,可能影響媽媽情緒,甚至連累夫妻感情,他忍不住笑著說:「真的是牽連廣大」。

 

當上爸爸後,徐嘉賢醫師有種「重頭學起」的感慨,他強調不只重頭學,而且還學很多。許多家長以為兒科醫師照顧小孩理當游刃有餘,徐嘉賢醫師表示,對於一般的小兒疾病照護,他確實比起其他家長更能穩定自己與太太焦慮的心情,但也因為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他一旦開始焦慮,可能比其他爸媽更失控,例如:他還記得小兒子剛出生時,跟著所有家人站在嬰兒室外看寶寶,當親友都在欣賞兒子的可愛睡容時,只有他不安的隔著玻璃數著孩子的呼吸與心跳、猜測孩子下巴過尖是不是有什麼潛在病因,一刻都不敢輕鬆以待。

 

 

理解父母心.讓診間的囑咐更貼心

開始親力親為照顧自己的孩子後,徐嘉賢醫師開始明白當孩子生病,家長遇到的並非是單純的疾病問題,以腸病毒來說,不只要認識病程、擔心孩子什麼時候好,還要處理家中大小物品的消毒問題,且看著孩子持續不舒服,揪心的感受也無法忽略。因此當他回到診間,面對家長的不安,徐嘉賢醫師開始能以「照顧」的角度與家長溝通、同理家長的感受並給予提醒,而非只是針對疾病交付醫囑。(推薦文章:「白袍旅人」楊為傑醫師.以專業協助父母不在資訊海中迷失

 

放輕鬆.不是說說而已

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徐嘉賢醫師的奶爸資歷已屆6年,面對新手爸媽的焦慮,他認為放輕鬆是一件重要的事,「現在網路訊息太多且複雜,很多訊息假假真真,或是有些極端的少數案例,在未經證實或被錯誤解讀下,可能不經意地就引起爸媽極大的焦慮。」因此他認為,放輕鬆、採取正確的管道認識育兒訊息,可避免在照顧孩子時有太多的不安與恐懼。

 

他建議爸媽對於網路訊息可以稍加篩選,並可多花點心思在辨識真實的知識來源上,如:來自醫療單位或源於醫療人員的訊息、有註明出處或引用來源的文獻等,也可以親至診間請教醫師。此外,徐嘉賢醫師強調,醫學發展與時俱進,很多育兒資訊不斷更新,如果有長輩協助帶孩子,除了勤溝通新舊觀念之外,將長輩同時帶進診間請教醫師也可行,千萬不要因為育兒問題與長輩衝突或傷害彼此感情。(推薦文章:兒童職能治療師陳宜男.陪孩子成長與玩遊戲的好朋友

 

陪伴孩子.點滴片刻都收藏

醫師的工作雖然繁忙,但徐嘉賢醫師仍不願犧牲親子相處的時間,無論是假日或門診時間外的空檔,他都很願意陪孩子念書、打打球。「我爸爸也是一位醫師,小時候因為看診忙碌,比較沒時間陪伴我,他曾經對我提過他的後悔與遺憾,所以我希望自己不要有同樣的遺憾」。想起自己忙碌的父親,徐嘉賢醫師希望自己可以給孩子更多的陪伴,甚至從孩子出生的那天,他就開始拿起攝影機,不分大小事地記錄孩子生活中的點點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