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常見6問題,專業泌乳顧問來解答!
Q1:哺乳時發現硬塊怎麼辦?
哺乳期間,發現硬塊在所難免,媽咪可觀察:如果硬塊會隨著奶水移出逐漸變小,並在7~10天內消失,則不需過於擔心,但若乳腺反覆阻塞、硬塊經常出現,就必須尋求專業意見、了解原因。發現硬塊時,除了可嘗試變換哺乳姿勢,也可檢視是否為肩、背部肌肉過於緊繃使然,有時身心的壓力也可能造成泌乳不順。要紓解乳房硬塊,寶寶的吸吮是緩解阻塞的最佳方式,建議親餵時,也可嘗試將寶寶的下巴對準硬塊方向,以舒服的方式哺乳。
(推薦文章:塞奶三進程‧乳腺管阻塞、乳腺炎、乳房膿瘍)
Q2:職場集乳每日要擠多少才夠?
寶寶6個月大之前,一天600~800c.c.的母奶量應足夠應付孩子所需,月齡4~6個月後,可逐步於寶寶的飲食中添加副食品,媽媽亦可不用擔心需要隨著孩子月齡增加擠奶量。且每次集乳,奶水排出最多的時間點是奶陣(噴乳反射)被引發的那個階段,若噴乳反射之後,奶水流速趨緩,媽媽就可準備停止擠奶。
一般而言,每次擠出的奶水相當於上次移出的奶量,奶陣過後,即便拉長時間,增加的奶水量也有限,建議每次擠奶時間不要超過30分鐘。同時,吸乳器的力道無須執著於強度,只要調整至適當力道,可順利擠出奶水、乳頭也不會感到疼痛即可。
(推薦文章:塞奶‧與天生體質無關)
Q3:媽媽感冒或罹患乳腺炎,還可以繼續哺餵母乳嗎?
一般而言,除非是罹患癌症必須使用抗癌藥物的媽媽,不適合繼續哺乳外,若媽媽只是感冒,繼續哺乳並不會影響寶寶健康,還可以將對抗感冒所產生的抗體傳遞給寶寶;而若擔心藥物的作用,媽媽也只需要在就醫時告知,請醫師開立適合哺乳服用的藥物,即可放心繼續哺餵母乳。
當媽咪罹患乳腺炎時,持續哺乳與移出奶水有助症狀好轉,媽媽無須因此停止哺乳,即便治療期間有服用抗生素的需求,也不會影響寶寶健康。惟若寶寶為早產兒時,照護上仍必須多加留意,建議要尋求專業醫護人員的確認與建議。
(推薦文章:塞奶&發炎拉警報)
Q4:坐月子想好好休息,親子同室覺得很累,該如何克服?
寶寶出生後,陌生的子宮外環境容易讓寶寶感到不安,如果待在媽媽身邊、持續感受到媽媽的存在,嬰兒通常會顯得比較平靜、安心。親子同室、依寶寶需求哺乳,有助降低寶寶初期的不安,反而減少無故哭鬧的機會,因此月子期間,媽媽若能建立起與寶寶之間的哺餵默契與安全感,可以降低初期寶寶因不安所產生的哭鬧,離開月子中心後回到家中,媽媽也比較容易覺得寶寶好帶。
建議媽媽月子期間學會側躺的親餵方式,不但不用起身花時間擠奶、清潔奶瓶,且親餵時,催產激素的分泌也會讓媽媽感到放鬆。
Q5:何時該進行哺乳諮詢?
哺乳的過程中,最擔心媽咪因為不了解而嘗試錯誤方法,造成乳腺阻塞與泌乳不順,寶寶出生後,建議可以尋求專業醫護人員,建立正確的哺乳觀念,或是當有哺乳上的疑問時,積極求助專業人員提供正確建議。此外,如果媽咪能夠接受產前泌乳諮詢服務,也鼓勵孕媽咪於妊娠34周後,尋求國際認證泌乳顧問的協助,提早認識有關哺乳的大小知識,可避免產後手忙腳亂之餘,還要分神焦慮哺乳問題。
相關服務機構如:華人泌乳顧問協會 與 台灣母乳哺育聯合學會,或是撥打專線諮詢母乳問題0800-870870。
Q6:何時該離乳?應把握什麼原則?
建議若情況允許,可以哺餵母乳至寶寶2歲,因為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乳鐵蛋白及溶菌酶等免疫物質會持續為寶寶的健康與免疫力帶來好處,亦可補足食物無法給予的活性因子。
若因故需停止哺餵母乳,建議需以循序漸進的方式逐漸減少擠乳或哺餵的次數,才不會造成突然的乳腺阻塞與乳房疼痛,例如:每日4次擠乳、每次150c.c.,決定離乳時,先以減少擠奶量的方式慢慢減少(即維持一天4次、每次130c.c.),待乳房適應後,再持續減少擠出量,以達溫和離乳的目的。
(推薦文章:離乳計畫慢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