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需要剖腹產的狀況
20項剖腹產適應症‧健保有給付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官方網站資料指出,若選擇剖腹產的孕婦想要申請健保給付,需符合下列任一情況:
1.胎兒窘迫(需附胎兒監視器報告)。
2.產程進展不良。
3.產前出血(如:前置胎盤、胎盤早期剝離)。
4.胎位不正。
5.臍帶脫垂。
6.催生失敗者。
7.生殖道疱疹者。
8.前次剖腹產(請註明前次剖腹產之理由)。
9.先前有子宮手術者。
10.陰部或陰道長尖形濕疣。
11.胎兒先天不正常可治療者。
12.子癇前症(包含:子癇症等等)。
13.嬰兒體重<1,500公克(限有NICU設備者)。
14.骨盤畸型。
15.胎兒超音波預估體重過重>4,000公克。
16.胎頭骨盆不對稱。
17.難產(如:子宮肌瘤、卵巢腫瘤)。
18.主要內科併發症。
19.經診斷為HIV(+)者。
20.其他特殊適應症,但須詳細說明。
基本上,婦產科醫師大多會依據這20項適應症,評估孕婦是否有剖腹產的必要。王樂明醫師表示,整體來看,這些適應症可歸納為「母體」和「胎兒」2大類狀況,分別說明如下。
母體相關的適應症
王樂明醫師表示,前述剖腹產適應症中,近一半與母體相關(本身是否有症狀、子宮問題等等)。
本身症狀
如果母體本身有些狀況,則可能會對自身(孕期或產程)、胎兒等造成不同的影響。舉例來說,當母體患有生殖道疱疹或陰部或陰道長尖形濕疣時,若採取自然生產,則胎兒在通過產道時,被這些症狀感染的可能性會偏高。
另外,若孕婦被檢測出罹患HIV,可能透過胎盤或產道垂直傳染給胎兒,因此,除了需按醫囑接受治療外,一般也會建議採取剖腹生產。
若母體骨盤畸型,則可能不容易順產,因而多會建議剖腹產。如果孕婦有心臟病、氣喘等內科疾病,在分娩過程中,可能無法順利「用力」生產,因而也有較高機會可能選擇剖腹生產。
子宮問題
子宮是孕育胎兒的重要環境,若有問題,將危及胎兒發育、甚至是性命,必要時將可能採取剖腹生產方式,如:前次剖腹產(子宮有傷口,有生產風險,例如:破裂)、先前有子宮手術(曾進行過肌瘤手術,有生產風險,例如:破裂)、子宮肌瘤(可能有難產風險)等等。
需緊急剖腹產情況
他補充,還有一種屬於「緊急剖腹產」,指的就是在待產或生產現場面臨危機,不得不採取剖腹生產的狀況。常見情形如下:
‧產程進展不良:產程遲滯,可能與子宮收縮力量異常、骨盆腔太小或胎兒太大有關,需透過剖腹方式幫助順產。
‧催生失敗:經過催生程序,也無法順利進入自然生產過程,就會考慮採取剖腹生產。
‧子癇前症:患者通常有血壓太高、尿蛋白的問題,影響母胎健康。若病況嚴重(如:血壓總是降不下來,甚至有其他併發症等),將可能危及母胎性命,醫師會立即判斷是否需進行剖腹生產。
‧產前出血:指的是懷孕28週到分娩前的陰道出血狀況。引發的原因很多,如:前置胎盤、胎盤早期剝離或子宮破裂等等,需緊急剖腹產,以免傷害母胎狀態。一般來說,前置胎盤在產檢中可提早被察覺。然而,早期胎盤剝離的情形較難預知,往往是孕婦感覺到劇痛、陰道出血時,就醫檢查後才知道。
胎兒相關的適應症
王樂明醫師表示,胎兒的發育狀態,如:構造異常與否、體重過輕過重,同樣會影響生產過程。此外,胎位的狀況(胎位不正、胎頭骨盆不對稱),更是最後選擇生產方式的關鍵之一。
發育狀態
透過產檢,發現胎兒發展上「先天不正常」,若經評估出生後可接受治療,則會考慮採取剖腹產,亦可避免自然產過程中可能的突發狀況。
另外,若胎兒體重預估超過4,000公克,也會考慮剖腹產,對於母體和胎兒比較安全。
胎兒位置
一般來說,愈接近預產期,胎兒在子宮內的位置,會慢慢轉成頭下腳上的「頭位」,屬正常胎位,以利於後續的分娩過程。然而,如果胎位不正(臀位、足位或橫位),造成難產的機率大,因而可能需剖腹產。
而「胎頭骨盆不對稱」指的是「胎兒頭圍相對於孕婦骨盆來說太大」,也會有難產的疑慮,所以通常也會採取剖腹產。
需緊急剖腹產情況
如果胎兒有以下情形,則可能需進行緊急剖腹產:
‧胎兒窘迫:在後期產檢或待產過程中,若透過胎兒監視器察覺到胎心音不穩(或下降),則代表胎兒可能有缺氧、甚至窘迫的狀況,由於這會危及性命,通常會立即緊急剖腹產。
‧臍帶脫垂:通常發生在孕婦提早破水,胎兒臍帶掉落至陰道的狀況。此情況易造成臍帶受壓迫,導致胎兒缺氧,嚴重時可能致死,因而須緊急剖腹產以保胎兒平安。